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點擊右下角「關注」我噢~

作者|默默&川媽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今年春節,橫掃賀歲檔票房的電影《流浪地球》,成功在國內掀起了一陣科幻熱潮。

川爸是個超級科幻迷。他說,看科幻小說和電影,常有豁然開朗的驚喜,感覺自己正在接近廣袤的宇宙、遙遠的未來。再回頭看眼前的人事物,心境會更淡定,視角會更寬闊,思想的限制也少了

因為深知其中的好處,他喜歡帶著小川一起看,也一直在找適合孩子看的科幻作品。

意外之喜,新加入我們團隊的默默老師,不但是位科普作家,還是科幻小說作家

,名副其實的「寶藏男孩」!

近水樓台先得月,我立馬請他為我們推薦一些適合孩子閱讀的科幻小說,要覆蓋國內外、不同類型的作品。

很少見的科幻書單,適合6歲以上的孩子,快來一睹為快吧~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相對於有一定文學和科學知識積累的成人,給孩子推薦科幻小說要難得多。

為此,我調查了好幾個孩子,撓了幾天腦瓜子後,終於弄明白,給孩子推薦科幻,必須抓住他們特點和喜好。

孩子們特點是啥呢?愛玩,好動,強烈的好奇心,非凡的想像力,有時候他們對於世界的思考比我們甚至更多。

明白了這些,也有了推薦的方向。

1好奇心改變世界—《地心遊記》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地心遊記》1874年版封面

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一句話:「我並沒有特殊的才能,只是有強烈的好奇心。」

很少有人知道,日常生活離不開的全球定位系統和導航系統的建立,就有這位好奇心「頑童」的一份功勞。

正是因為他的相對論,科學家解決了全球定位衛星與地面時鐘的時間差難題,這才有了精確定位和導航。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3歲時的愛因斯坦

全球定位系統是現代人離不開的「活地圖」。筆者推薦的第一部科幻小說,與一張羊皮紙上記錄的信息以及「地圖」有關——儒勒·凡爾納的《地心遊記》。

小說講述了科學探險家李登布洛克教授與他的侄子阿克塞,按照古老書籍中羊皮紙上的信息,來到冰島奈絲菲爾火山處,找到了通往地下世界的入口,開始了一場充滿合理科學推測的地下世界之旅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進入21世紀,科學家們已經把距離我們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表面全都「掃」了一遍,製作了解析度超高的月面地圖,但我們依然並不很了解地殼下面的事情。

而《地心遊記》,這本文字友好、不艱澀,充分滿足孩子旺盛好奇心的科幻探險小說,將成功地把他們的注意力引到地下。


2科技無異於魔法—《與拉瑪相會》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擁有旺盛好奇心的孩子,大都具有一定的探險精神。

如果孩子對於《地心遊記》這類探險小說缺乏抵抗力的話,那麼應該也會對「魔法類」的小說有興趣。

這位朋友大吼道:你等等!不是推薦科幻小說嗎?怎麼魔法都出來了?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世界科幻三巨頭之一的阿瑟·克拉克

科幻領域裡,有一位給任何人(包括孩子)推薦科幻小說時絕不能繞過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他有一句名言:任何足夠先進的科技,皆與魔法無異。

初讀這句「名言」似乎有些荒謬,但仔細回味後確實很有道理。2000多年前,秦始皇東遊時,最快不過是乘馬車去往東海,往往要花費數十天、幾個月的漫長時間。

而今天,在全國任何一個機場乘飛機去往國內另一個目的地,時間不過超過一天。這對於秦始皇無異於魔法。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克拉克有許多著名的作品,這一次我想推薦的是《與拉瑪相會》

22世紀,一個五十公里長的圓柱形外星太空船闖入太陽系,人類派出探險隊前去調查,並將這個外星物體命名為「拉瑪」。

與劉慈欣《三體》不同的是,這艘巨大的宇宙飛船里,並沒有外星人,那它來到太陽系的目的是什麼呢?

小說以超凡的想像力構架了拉瑪飛船,同樣值得一讀的是全世界對這艘飛船的討論。

雖然這只是一部「探險小說」,但會帶給孩子很多深入的思考。當人類遭遇外星文明時,應該如何面對呢?


3小世界—《微紀元》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在孩子眼中,世界並不大,他們所觀即是他們的小世界

讀膩了「地心之旅」,厭煩了與外星飛船相遇的宏大故事後,讓我們來關注下更小的世界。

相對於劉慈欣的《流浪地球》、《三體》等宏大世界觀的小說,《微紀元》則是一篇即可大又可小的小說。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小說講述了,地球環境遭遇異變,人類發射宇宙飛船「方舟號」去尋找可移民星球的故事。

先行者是「方舟號」飛船上唯一的人類,當一萬年後他回歸地球時,發現自己也是全宇宙「唯一」的人類了。

此時的地球已經被另一個「物種」佔領,災難後的人類把自己變小了,變成了「微人類」,他們是如何活下來的呢?

劉慈欣被公認為國內硬科幻的代表人物,這篇小說也不例外,「微世界」里的一切,合情合理,透著科學性。

他是如何解決微人類生存問題的呢?大人和孩子一起讀一讀吧,共同享受好奇心被充分滿足的暢快感。


4如果全世界只剩下—《超新星紀元》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超新星紀元》也是一部既適合孩子又適合家長閱讀的長篇科幻小說(川媽亂入~這本也是川爸很早就讀給小川聽的科幻小說)。

故事講述了超新星爆發,強烈的宇宙射線導致了人類一場巨大災難:地球上超過13歲的人類都將緩慢地死去,只剩下孩子,那時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這部小說對孩子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對於處處被家長「約束」的他們,假如整個世界突然由他們做主,肯定會是一個巨大的誘惑。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嘗試讓孩子去讀這樣一部小說,不僅可以極大滿足他們的好奇心,也可以釋放他們無盡的想像力。

同時家長也可以嘗試和孩子開展互動,假設你家娃是小說中的主人公,問問他會如何做呢?一個探索孩子性格的很好機會。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當然,也是一篇同樣適合家長閱讀的小說。

如果你同小說里的成人一樣,生命只剩下幾個月,會給孩子留下什麼呢?是傾囊相授自己在這個世界的生存技巧?還是把告訴他們「不擇手段」先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來這部小說里找答案吧。


5孩子也能拯救世界—《安德的遊戲》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超新星紀元》講述的是只剩下孩子的世界發生的故事,再推薦一部也是以孩子為主角的科幻小說——《安德的遊戲》。

《安德的遊戲》獲得過1986年的科幻圈裡的「諾貝爾獎」——雨果獎,同時也收穫了另一項與之齊名的大獎——星雲獎,名副其實的雙獎作品。

更厲害的是,這本書的續集,在第二年蟬聯了這兩個獎項。這一壯舉前無古人,恐怕後也難有來者。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在這部小說中,人類得知外星蟲族準備進攻地球。因為光速的限制,如果想在中途阻擊蟲族,必須派孩子上戰場。

於是,人類把所有希望壓在孩子身上,將他們訓練成星艦指揮官,準備把他們送上征程。

安德家原本有三個孩子適合這一選拔,但哥哥彼得太有野心、有很殘忍,聰慧的姐姐華倫蒂則多了一份軟弱,只有安德剛剛好。

安德一路成長,最終成為了最完美的孩子,但殘酷的真相也在前方等著他。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原版小說的封面

這也是一部適合家長和孩子同時閱讀的科幻小說,孩子可以在其中學到如何與大人溝通,學會與同齡人交流,在成長的同時,學會保護自己。

家長方面則享受科幻小說帶來的快感之外,還可以從大人們對安德的引導中,反思自己在教育中的得與失。

6喂!出來!—《新星一少年科幻》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前邊推薦的科幻小說大都是長篇,對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時間要求都比較高,接著再來推薦一些短篇科幻小說。

比如,日本科幻作家星新一的超短篇集。

日本科幻大師星新一的小說雖然都是超短的微型小說,但構思、創意一點都不輸前邊推薦過的任何一位作家。同時科學性沒有任何偷工減料的前提下,還能做到妙趣橫生,非常適合孩子閱讀。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作者新星一

例如,《喂!出來》故事中,人們發現了一個深不見底的洞,把任何東西丟進去,都沒有迴音。

這個秘密被發現後,人類開始肆無忌憚的往裡邊丟東西,石子、日常用品、甚至垃圾、核廢料等等各種無法處理的污染物通通都被丟了進去。

但好景不長,漸漸有人發現最初丟進無底洞的小石子,從天空里憑空掉了下來……

這樣一篇既短小,又耐人尋味的超短科幻是不是很棒呢?非常適合沒有時間陪孩子讀書的家長,每天睡前拿出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陪孩子讀一篇既有趣又耐人尋味的小說。

7如果恐龍沒有滅絕—《恐龍文明三部曲》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常常聽到孩子們問一些「奇怪」的問題。

「如果太陽是冷的呢?」

「如果月亮比地球大呢?」

「如果恐龍沒有滅絕呢?」

問諸如此類「奇怪但合理」的問題,是孩子們有著旺盛的好奇心的表現,表明他們已經開始對這個世界開始主動思考。我們不應該扼殺孩子們的好奇心,但這些問題如何解答呢?來讀科幻吧,這裡有許多奇怪問題的答案。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被稱為加拿大科幻教父的羅伯特·索耶的作品「恐龍三部曲」(《遠望》《化石獵人》《異族》),就是這樣的作品。

一顆巨大的氣態行星的衛星上生存著一群恐龍,還進化出了自己的智慧,它們有自己的達爾文、哥倫布、麥哲倫。假如太陽系中有這樣一顆星球,恐龍們會不會造出宇宙飛船,來地球拜訪我們呢?

對動物、昆蟲以及恐龍有興趣的孩子,推薦讀一讀這個系列,家長也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點——恐龍達爾文又是個什麼樣性格的傢伙呢?


8帶孩子去看另一個宇宙—《給孩子的科幻》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適合孩子閱讀的科幻有不少,中國的、外國的,上世紀的、近十年的,科技感十足的、主打詼諧路線的等等,但有沒有一本書包含以上所有類型科幻?

現在有了。

由著名詩人北島主編,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韓松選編的《給孩子的科幻》已經出版。

幾位老師精心挑選了15篇獲得世界大獎的科幻故事,同時親自撰寫獨家導讀+推薦語。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早在民國時期,魯迅先生就曾翻譯出版過凡爾納的小說,用來啟迪民智。許多國內外文學家也一致認為,科幻能擴展或者打開一個人的思想。

這本書,同樣有著這樣的功能。

這本書收錄了阿瑟·克拉克、雷·布拉德伯里、特德·姜、劉宇昆等數十位風格迥異的科幻名家名篇;彙集了科幻黃金時代的經典作品,也收錄了中國新生代的科幻佳作。

可以說是,目前為止最為全面的科幻選集,最最重要的是,這些小說都非常適合孩子們閱讀。

少見的科幻書單|不要把孩子的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

編者韓松說:「一個人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有一段時間,是由科幻相伴的,這樣他才不會乏味,也不會孤獨,而且,他能比別人多擁有一個世界,比別人多用一雙眼睛來觀察人生,這既有趣又有用。」

所以,讓我們帶孩子們去看另一個世界,另一個宇宙吧。或許孩子的生命之路因此而變得更加多彩。


川媽說說

孩子長大了,上學了,功課越來越多,可拿來閱讀的時間越來越少了。

但一直覺得,無論孩子再忙,也不能放棄閱讀。它應該成為一種習慣,貫穿孩子的一生。所以,隔三差五地為大家推薦各種類型的書單,哲學、自然,STEM等等。希望能幫助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讀到真正有深度、有價值且豐富的書。

這次,默默老師推薦的科幻小說又是比較少見的一種,特別適合進入學齡期的孩子來閱讀。既能滿足孩子無止境的好奇心,迎合他們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又能激發他們關於世界、關於自己和他人的深度思考。喜歡的話,點個贊鼓勵一下他吧。

陪孩子一起看,或者讀給他聽。想起之前董卿在《朗讀者》節目中說過的話:無聲的文字,有聲的傾訴,我帶你去遇見大千世界

我想用科幻小說,帶孩子去遇見另一個世界。

對了,大家還有什麼要想的書單,留言告訴我。

推薦閱讀:春天來了,你們要的自然書單我給收集好了,快帶孩子去踏春吧!

最全育兒書單|當媽手足無措時,看看這些育兒書就好多了!

別把孩子的黃金時間,浪費在沒有深度的閱讀上|寒假書單


mom看世界:踐行自然教育,追求自然養育,崇尚自然生活,期待更多的姐妹與我攜手同行。對啦,目前我在「頭條號、公眾號」兩個平台發布文章,名字均為【mom看世界】,歡迎關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