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淮海戰役中,杜聿明提出「圍魏救趙」戰術,為何最終沒執行?

淮海戰役中,杜聿明提出「圍魏救趙」戰術,為何最終沒執行?

在淮海戰役爆發之初,敵人黃百韜第七兵團就在撤退途中,被我華東野戰軍重重包圍在了徐州以東六十多公里的碾庄。這樣一來,敵人放棄了「全面退守淮河」的作戰計劃,轉而去救援被包圍的黃百韜兵團。當時,奉命指揮救援行動的,是蔣介石的嫡系愛將,擔任徐州剿總副司令的杜聿明。杜聿明到達徐州之後,根據自己對戰場形勢的判斷,遂提出了一個「圍魏救趙」戰術,從而扭轉戰略上的被動。

杜聿明的這個「圍魏救趙」戰術,其實很簡單。當時的戰場局勢是,我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從東西兩面形成了對徐州的鉗擊之勢,杜聿明認為如果直接從徐州出兵去救援黃百韜兵團,無疑是頭痛治頭、腳疼醫腳的笨辦法,在戰略上會一直處於被動,被牽著鼻子走。所以,杜聿明提出,暫時不對黃百韜兵團實施救援,並令其率部死守,牽制華東野戰軍,與此同時他自己率領徐州剿總主力部隊反其道而行之,向西進攻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原野戰軍。

這一樣一來,戰場局勢或許會出現兩種可能。一種是華東野戰軍派兵救援中原野戰軍,那麼黃百韜兵團之圍將不戰而解,完全有可能突圍撤回到徐州;另一種是華東野戰軍繼續對黃百韜兵團發起攻堅,那麼杜聿明則完全有可能對中原野戰軍發動攻勢,進而掃除徐州以西的軍事壓力,哪怕最終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那也算是死得有價值,總體來看是一換一,對己方的全局戰略有利。

實話實話,杜聿明的這個戰術從紙面上看非常高明,使得己方不糾纏於一點(救援黃百韜),改而從戰略高度去扭轉被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東西夾擊的不利局面,可以說是化被動為主動。但是,紙上談兵容易,實際操作很難。杜聿明這個戰術已經提出,就有人提出了兩個很尖銳的問題——如果向西撲空了怎麼辦?黃百韜兵團守不住怎麼辦?如果向西撲空了,就是坐視黃百韜兵團全軍覆沒,從戰略上就會更加被動,這個責任是誰也承擔不起的。如果黃百韜兵團守不住,那華東野戰軍完全有可能在快速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西援中原野戰軍

而且,杜聿明的頂頭上司,擔任徐州剿總司令的劉峙,對杜聿明的這個戰術也持有懷疑態度。因為當時劉峙心裡想的是徐州一地的安危,畢竟徐州是徐州剿總的駐地,是指揮部所在。如果杜聿明率領主力部隊離開徐州,萬一華東野戰軍或者中原野戰軍分兵乘虛奇襲徐州,那麼將會帶來更大的損失和壓力。在劉峙看來,既然接到的命令是救援黃百韜,那就去執行算了,即使將來沒有實現救援目的,那麼需要承擔的責任也不大。如果不去救援黃百韜,那就是違抗軍令,這種責任更是誰也承擔不起的。

所以,到了最後,即使杜聿明「圍魏救趙」的戰術再怎麼聽起來天花亂墜,但最終還只是一個空想,是紙上談兵,並沒有付諸行動。後來的結果或許大家都知道,杜聿明並沒有成功救出黃百韜,而且自己也耽誤了南撤蚌埠的時間,最終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如今,很多人提出杜聿明曾經那個「圍魏救趙」戰術,往往感嘆如果能執行或許結局不一樣。其實,在當時杜聿明對於自己提出的戰術也沒有十足的把握,一是黃百韜能否堅持很長時間,從而達到牽制的作用,二是萬一自己向西真的撲空了,那就真的悲劇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丁姑娘講歷史 的精彩文章:

抗美援朝時期,志願軍六大兵團司令員,一個是大將五個是上將

TAG:丁姑娘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