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邦去世後,呂雉為什麼密不發喪,還要殺光元老大臣?

劉邦去世後,呂雉為什麼密不發喪,還要殺光元老大臣?

劉邦去世的時候,天下並不太平。呂后不發喪是為了安全考慮的。

那時候劉邦躺在床上,一病不起之時,他聽說燕王盧綰反叛了。所以,他就派了樊噲去平叛盧綰去了。

可是,當樊噲平叛到一半的時候。劉邦又聽說樊噲也有可能要反叛自己。盧綰反叛劉邦是為了幹掉劉如意。

畢竟劉如意的母親戚夫人,仗著劉邦的寵愛一直欺負呂后。樊噲作為呂后的妹夫,對這件事早就忍無可忍了。

所以,樊噲一直在等機會,只要他等到劉邦蹬腿的時候,就會帶著平叛盧綰的軍隊,殺到都城去。把戚夫人和劉如意起義趕掉。

劉邦一聽有人想要謀害自己的愛子劉如意,他就徹底的惱怒了。劉邦顧不上確認事情的真偽,他就派了陳平和周勃,去燕地力斬樊噲。

正是在陳平和周勃去殺樊噲的路上,劉邦去世的。

可以說這時候的朝廷是十分的動蕩的,一般老皇帝死亡,新皇帝繼位,也是最容易發生兵變的時候。

所以,當呂后知道劉邦去世後,她選擇了彌不發喪。

呂后秘不發喪,她是想殺掉開國功臣,因為她認為自己的威脅,就是來自於開國功臣。

呂后知道,自己的兒子劉盈剛登基當皇帝,而且他還那麼年輕,只有十幾歲,那些功臣一個一個的十分的飛揚跋扈,即使是劉邦,他們都不放在眼裡。

所以,他們根本不可能看得起劉盈的,而自己又是一個女流之輩,那些功臣們更不會把自己放在眼裡。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呂后想了一個狠辣的決策,她想要把開國功臣都給召集起來,然後秘密的給殺掉。

當然了這件事呂后不能給功臣商量。她只是給自己最為信任的審食其在謀劃這件事情。

審食其一直都是呂后的人,劉邦起義的時候,就把審食其安排在了呂后的身邊,照顧呂后和太公的日常起居。

當年呂后和太公在項羽那裡做人質的時候,審食其就陪伴著她們。

所以,審食其對於呂后來說,是絕對信任的一個人。

可是,審食其這個人,沒什麼才能。他一聽說呂后要把所有的開國功臣都給幹掉,他心理就有點打鼓。

他也不知道呂后這樣做,到底對不對?所以這件事,審食其還要徵求別人的意見。

酈商建言獻策,阻止了呂后殺功臣的策略,也挽救了呂后的身家性命。

審食其不知道,殺掉功臣們是對是錯。

所以,他就把這件機密的事情告訴了好朋友酈商。酈商正好是功臣派,他是劉邦鼎級謀士酈食其的弟弟。

當酈商聽說呂后要誅殺功臣的時候,他就告訴審食其,這樣的事情,千萬不能做,你一定要阻止呂后。

要知道整個朝中的兵權,全部都在功臣手裡呢,和諸侯王手裡。

樊噲帶著的士兵在燕國打仗,灌英駐守在滎陽,還有周勃太尉,劉邦的皇子們,每一個人都有統兵權。

無論哪一個都是手握重兵之人,萬一你們誅殺功臣的消息走漏之後,那麼功臣派們勢必會聯合起來,殺到長安,到時候你們可就危險了。

還有劉邦的兒子,對於這件事也不會坐視不管的。所以,這樣的事情不能幹。

這些話都是酈商在夜裡告訴審食其的。所以,審食其連夜把酈商的建議告訴了呂后。呂后反覆琢磨了一下。

她覺得酈商說的話,很有道理。所以,就打消了誅殺功臣的這個主意。

呂后聽從了酈商的建議,選擇了發喪,皇權得到了平穩的交接。

聽了酈商的建議之後,呂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宣布劉邦去世了。結果正是在功臣的協助下,劉盈順利的登基當上皇帝的。

在這期間,也沒有發生什麼變故。

所以,在最為關鍵的時刻,是酈商挽救了呂后。否則,當時不知道會發生什麼變故呢。

奉劉邦命令去殺樊噲的陳平和周勃,他們兩個帶著樊噲正在趕回朝中的路上。

當他們兩個聽說劉邦去世了,也都鬆了一口氣。

因為劉邦給他們的命令,是讓他們到了燕地力斬樊噲。

但是,他們一想劉邦馬上就要去世了。若是殺了樊噲,肯定會得罪呂后的,索性,就違抗聖旨,把樊噲給捉回去交給劉邦處理吧。

沒想到他們還沒回到朝中,劉邦就去世了。

因此,陳平和周勃也逃過了一劫。後來陳平和周勃都被呂后重用了。陳平是宰相,周勃是太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史趣聞 的精彩文章:

白起和李牧都有一個悲劇人生,假如他們相遇,誰勝算把握更大?
年羹堯本是大功臣,雍正為什麼一定要殺年羹堯?

TAG:漢史趣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