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CCTV「耕戰頻道」分家,國家級軍事頻道呼之欲出

CCTV「耕戰頻道」分家,國家級軍事頻道呼之欲出

據多家媒體報道,8月1日起,央視「耕戰頻道」——CCTV-7軍事·農業頻道將正式走下歷史舞台,代之以新的CCTV-7國防軍事頻道、CCTV-17農業農村頻道。

這意味著,獨立的國家級軍事電視頻道,將於一個多月後首次亮相。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張召忠、尹卓、羅援、傅前哨、金一南等軍事專家都曾亮相CCTV-7,眾所周知的「海帶纏潛艇」梗也源自這裡。

央視的軍事·農業頻道,被網友們親切地稱為「耕戰頻道」,並由此衍生「外國間諜看央視7套最後變成養豬專業戶」的笑談。提到它,就不得不提到「局座」張召忠。廣為人知的「海帶纏潛艇」梗,就誕生在這裡。

2013年3月,張召忠做客《防務新觀察》節目時稱:「敵人的核潛艇如果到黃海、東海,根本不用中國海軍,海帶繩就絞螺旋槳上了。」頗為巧合的是,同樣屬於該頻道的《科技苑》欄目就播出了如何養殖海帶的節目。

雖然張召忠後來多次就「海帶纏潛艇」的誤讀發聲,無可奈何的是,它已經成為一個著名的標籤,助推張召忠「走紅」網路。

實際上,除了張召忠,軍事專家尹卓、羅援、傅前哨、金一南等,也都曾在軍事·農業頻道頻繁亮相,普及了許多國防軍事知識,也擴大了自身知名度。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此次軍事與農業分立,已經不是CCTV-7首次分家。1995年11月30日,以播出少兒、軍事、農業、科技四種類別內容的CCTV-7正式開播,獲名少兒·軍事·農業·科技頻道。

隨著網路時代的到來,4塊內容不斷豐富,一個頻道涵蓋如此多類別,顯得愈發臃腫。終於在2001年7月,獨立的科教頻道開播,留下了「三兄弟」。

很快,2年之後,也就是2003年12月,少兒內容也划出,成為單獨頻道。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早在2006年5月,央視「數字國防軍事頻道」就已經上線,只不過它屬於收費觀看頻道,目的也是傳播國防知識為主。

為何當初會把軍事與農業這兩個看似不搭的類別捏到一個頻道?除了上述歷史原因,還在於二者的特殊性——它們均不歸央視製作,後者只提供平台。

原來,葉劍英元帥曾發出指示,從事軍事新聞報道的應由現役軍人承擔。於是在1979年,中央電視台軍事組改為軍事部,列為軍隊編製,設立機構為師級單位,接受原總政治部和中央電視台雙重領導。

待到1995年CCTV-7開播次年,經中央軍委批准,我軍唯一的全軍性質的電視宣傳機構——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組建,央視軍事節目的製作和播出任務正是由它承擔。

至於農業節目,是由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製作。後者隸屬於農業農村部,前身是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6月29日,現已發展到擁有11個在播的農業電視欄目,每天播出8小時。

為何要成立獨立的國家級軍事電視頻道——CCTV-7國防軍事頻道?或許「局座」張召忠在一次接受採訪時的話能給我們一些啟發。

自1992年就走上央視參加軍事評論節目的張召忠發現,近年來,軍事類節目的收視率有走低的趨勢。「以前我在央視的直播節目,1.5左右都算是低的。而2015年7月的幾期節目,都在1.1到1.56之間。」

「如果年輕人不再關心時事政治和國防軍事,如果整個民族的科技素質日益低下,未來的中國誰來保衛?高質量的兵員從何而來?人民戰爭的基礎又在哪裡?戰爭動員潛力還有多大?這可能是杞人憂天降,言過其實,但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張召忠認為,所有媒體都應該義無反顧地支持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因為這是關係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千秋偉業的大事。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新民周刊、人民前線、微博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長安街知事 的精彩文章:

書記省長繫上紅領巾

TAG:長安街知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