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蘇軾第一書作——《羅池銘辭》,遒勁古雅

蘇軾第一書作——《羅池銘辭》,遒勁古雅

《羅池廟碑》,全稱《羅池廟迎享送神詩碑》,或稱《羅池銘辭》、《荔子丹碑》等,碑石以蘇軾的真跡刻石而成,碑刻於南宋嘉定十年,碑文為正書,十行,行十六字,無書寫年月。碑文於溫厚中出險辣,得氣得勢。許多文字末尾均以銛利之鋒芒挾裹而出。結字上也率性而作。王世貞有評:「東坡書《羅池銘辭》遒勁古雅,為其書中第一。」

書法密碼微店

《羅池廟碑》用筆險勁,此刻更具法度,但兼有氣勢,與唐碑各家調然相異。東坡善於發展變化,融勢入碑,開宋書特有之風。蘇碑又以帖的布白,融入碑中。……自東坡倡導,宋代碑刻形成了獨特的風格。」(《論蘇黃米書藝》)

蘇 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今屬於四川)人。他和他的父親蘇洵,弟弟蘇 轍以詩文稱著於世,世稱「三蘇」。他的書法從「二王」,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徐浩,李北海,楊凝式各家吸取營養,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 努力革新。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 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推求。」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在書法藝術創造中去豐富和發 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模古。

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勢,結體扁平稍肥。這與他握筆的姿勢也很有關係,蘇軾執筆為「側卧筆」,即毛筆側卧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右斜,扁肥。

黃庭堅將蘇軾書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年姿媚、中年圓勁、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為《治平帖》,筆觸精到,字態嫵媚。中年代表作為《黃州寒食詩帖》。此詩帖系元豐五年(1082)蘇軾因為烏台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鬱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達到「心手相暢」的幾近完美的境界。晚年代表作有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此二賦以古雅勝,姿態百出而結構緊密,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其最晚的墨跡當是《與謝民師論文帖》(1100年)。

其代表作有《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寒食詩》、《醉翁亭記》等。蘇軾的書法,後人讚譽頗高。最有發言權的莫過於黃庭堅,他在《山谷集》里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附:舊拓蘇東坡荔子丹碑一種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書法密碼 的精彩文章:

書法欣賞三境:先「識形」,次「賞質」,再「寄情」
王羲之《得示帖》書法節奏5要點

TAG:書法密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