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清風奏樂繞雲飛:欣賞八首中國鋼琴曲

清風奏樂繞雲飛:欣賞八首中國鋼琴曲

當克里斯托弗里製造出第一台鋼琴的時候,不會想到他的樂器與中國有什麼關係。當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肖邦、李斯特等作曲家寫下他們的鋼琴曲的時候,他們沒想到會對中國鋼琴的創作起了重要的影響。

然而,後來,出乎意料,鋼琴與中國人的音樂生活卻發生了日益密切的關係。這是中西音樂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歷史中,最令人驚奇、意義深遠的現象之一。

牧童短笛

牧童短笛原名《牧童之笛》,是馳名世界的中國優秀鋼琴作品之一。在1934年,中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在上海國立音專求學,當時歐洲著名作曲家、鋼琴家亞歷山大·齊爾品來中國徵集「國風味的鋼琴作品」,在國立音專的招貼欄貼出公告,如果誰獲優勝將能得到免費出國求學資格,並獲獎金100元,賀綠汀知道後,就夜以繼日地創作,最後以《牧童短笛》、《搖籃曲》和《往日思》三首作品參加比賽。

1934年,正是國家風雨飄搖,在《牧童短笛》賀綠汀把牧童、短笛、老牛融為一體, 形象地描繪了山川秀美、生活安寧、天地和諧的美麗情景,這與狼煙四起、槍炮隆隆的戰爭背景形成了鮮明對比,強烈表達了人們對戰爭的憎惡、對國家和民族的深切憂患,以及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另外,作品的旋律始終是積極、激烈、舒緩的,似乎又傳達出人們崇高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以及人們對中國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最終,《牧童短笛》獲得了一等獎。此後齊爾品把這首鋼琴曲帶到歐洲親自演奏,並在日本出版。從此,這首鋼琴曲聞名國內外,成為各國鋼琴家們的常備曲目,也成為音樂會中最常演奏的中國作品之一。

採茶撲蝶

《採茶撲蝶》原是中國福建、安徽等地的民樂,後改用鋼琴演奏。整首曲子描寫了茶農們愉快採茶的場景,曲子的旋律高昂、優美。很容易使人身臨其境。

《採茶撲蝶》創作源自民間歌舞《採茶燈》,這是一首優美的福建民間歌舞,兩百多年來,《採茶燈》代代相傳。2005年,《採茶燈》被列為福建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撲蝶》這段音樂成為《採茶燈》的高潮部分,後改名《採茶撲蝶》。

1953年《採茶撲蝶》代表中國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並榮獲銀獎。從原生態的《採茶燈》,到改編後美輪美奐的《採茶撲蝶》,這一切的背後,是民間和專業文藝工作者對民族文化遺產的虔誠守護。

珊瑚舞

《珊瑚舞》選自中國鋼琴組曲《魚美人》,這是一部是根據我國著名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吳祖強和杜鳴心聯合創作的同名舞劇改編的一部鋼琴組曲。這部鋼琴曲充分顯示了兩位作曲家的藝術才華,作品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和很高的藝術價值。

舞劇《魚美人》音樂作品是曾經轟動一時的經典之作。深受鋼琴演奏家和廣大鋼琴愛好者的喜愛與關注。 其中《珊瑚舞》是一首歡快、輕巧的小品,表現了海底世界水光熠熠、玲瓏剔透的意境。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

《山丹丹開花紅艷艷》是一首頌揚中共紅色政權的歌曲,以陝甘民歌作為表現形式。《山丹丹開花紅艷艷》展現的是一幅歷史畫卷,它生動的描繪了一段重要的革命歷史史實——中央紅軍到達陝北。

這段歷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從此之後,中國革命的重心從南方移到了西北。西北成了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延安成了中國革命的聖地。全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從勝利走向勝利,直至建立新中國。鋼琴曲根據原民歌改編。

夕陽簫鼓

《夕陽蕭鼓》原是一首琵琶古曲,1923年由上海大同樂會的柳堯章先生將這首古曲改編為絲竹樂合奏,取名《春江花月夜》。這首音樂作品是我國民族音樂寶庫中的珍品,它的曲調典雅優美,抒情感人。深情的描繪了夕陽西下,漁舟晚歸時春江花月夜的迷人景色,抒發了對大好山河的讚美、欣賞之情。全曲採用了我國民族音樂傳統中「換頭合尾」的自由變奏的手法,使音樂主題不斷地循環發展。

鋼琴改編曲《夕陽蕭鼓》則是吸收絲竹樂合奏《春江花月夜》的素材,如「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深雲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瀨」、「矣欠乃歸舟」。由黎英海改編的這首鋼琴曲共分為11個部分,樂曲中各段可獨立成章,每段都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

百鳥朝鳳

《百鳥朝鳳》原是流行於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被稱為「鼓吹樂」或「鼓樂」的民間吹打樂合奏曲,後由嗩吶演奏家任同祥將其整理改編成為嗩吶獨奏曲,樂曲形象地描繪了鶯歌燕舞、鳥語花香,生機勃勃的大自然景象,表現了廣大人民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充滿了活潑、粗獷的生活氣息。

1973年,著名作曲家王建中先生又將嗩吶獨奏曲改編為鋼琴獨奏曲。

鋼琴獨奏曲《百鳥朝鳳》中最精彩的就是裝飾音的大量運用。通過創造性的裝飾音、不協和音、半音進行等鋼琴織體,在傳統鋼琴演奏技法上結合新的音色技法,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各種各樣的鳥鳴聲,惟妙惟肖地再現了嗩吶演奏法的趣味。

向陽花

《向陽花》原曲《社員都是向陽花》是一首創作於二十世紀60年代,在全國廣泛傳唱的優秀群眾歌曲,張士燮作詞,王玉西作曲。這首歌曲音調優美暢快,情緒輕鬆活潑,反映了當時農民群眾戰勝自然災害的樂觀精神和走社會主義道路的堅定信心。後由原上海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林爾耀改編成鋼琴曲。

綉荷包

長期以來,以陝北民歌為代表的民歌音樂因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風格特徵被中國作曲家當作創作素材,廣泛運用到鋼琴音樂的創作中,鋼琴曲《綉金匾》就是很好的例子。原曲在抗日戰爭時期流行於陝甘寧邊區,歌曲的曲調來自於陝西關中的傳統民歌《綉荷包》,充滿著濃郁的西北風情。

結語:音樂無分國界。中國憑著自己深厚的底蘊和兼收並蓄其他民族優秀音樂文化成果的巨大能力,最終形成了具有中國自己特色的中西融合音樂,為豐富了人們的音樂生活作出了重大的貢獻。

如果你還想聽哪位歌手的音樂,

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讓我們不斷帶來更優質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影音新生活 的精彩文章:

店訪 | Meridian(英國之寶)全新旗艦級品鑒中心,一步到位打造您的試聽室
推薦 | 高品質極致家庭影院體驗,由高品質影音傳輸決定!試用FIBBR 8K HDMI線

TAG:影音新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