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你正在使用被拒絕的方式表達需求

你正在使用被拒絕的方式表達需求

有格調的心學微刊

01

關係中的傷害和衝突往往來自彼此需求沒被看到,或沒被滿足,或者滿足的方式不對。

但你很少反思為什麼需求沒被滿足。因為你提出需求的方式不對,更可怕的是,當你用這樣的方式表達需要時,就已經把自己放在了被拒絕的位置上。

這樣的方式有很多,我大致給它們分一下類別,這些方式中有的可能並不被意識到,卻會直接破壞親密,導致失控。

第一種:反向形成

意識上你可以理解為相反的語言或行為,舉幾個例子:

比如你會說:「趕緊走吧,我再也不想看見你」,當對方真的要走,你就會更生氣。於是會說:「快點,把你東西全部拿走,再也不要回來!」於是對方真的收拾行李離開。

比如孩子寫作業拖拉,你會一把抓過作業本扔在旁邊,沖孩子吼道:「快別寫了,什麼也別寫了」,孩子真的不寫,你會更加憤怒,又喊到:「學校也別去了,上學對你來說根本沒用!」

再比如孩子有時候會和你抱怨:「數學作業太難了,我恨死它了」,當你不讓他寫他就會急得大哭:「那怎麼辦?那怎麼辦啊?」

以上都是「反向形成」,這本是心理學的一個防禦形式,在這裡我是指「用一種相反的方式表達需求」

事實上,你真正的需求是:「不要離開我」、「我希望你有效地寫作業」、「我很想把數學作業寫好」。

但給對方的感覺卻像是在「賭氣」,好似這是你真正需要的。上面例子還好,畢竟這時情緒和語言會不一致,當你說「別寫作業」的時候是生氣的,但有時情緒和語言看起來「很一致」,對方就很難區分你的真實需要。

在這種表達的「壓力」下,即便對方知道你不是這樣想的,還是會發生你不想要的反饋,比如愛人會真的離去、孩子真的不寫作業等。

之所以如此,是你採用的情緒和語言都代表「我不需要你」,這是一種攻擊狀態,很有張力,對方會本能避開這樣的張力,於是就會讓關係破壞升級。

「好吧,既然你不需要我,那我就走,你可別後悔」,後面還有一句話——「反正是你讓我走的」,對方會順勢把過錯推給你,事實也是如此,你正在用這種方式讓自己成為過錯方。

第二種:迴避。

你或許有這樣的感受:要做某個決定的時候,你往往選擇「逃開」,去哪裡吃飯、去哪裡旅行、給孩子報什麼補習班,你總會把選擇權交給對方,讓對方決定,你採用的是「你來決定吧」、「隨便吧」、「無所謂」、「你看著辦吧」等。

當對方真做了決定之後你並不滿意,甚至會抱怨:「我就知道這個不行」、「你怎麼會這樣選擇呢?」「你怎麼不考慮我的感受呢」,如此爭執在所難免,關係會陷入僵局導致衝突升級。

你把決定權給對方的同時也把責任交給了他,你在迴避自己的需要,這裡有兩種可能,第一是你也不知道自己的需要是什麼;第二種可能是你不願承擔選擇失敗造成的後果。

無論哪種,你都用迴避的方式壓抑了需求,導致自己對結果不滿,因為對方的決定都是以他的需要為出發點,很少會從你迴避的態度里猜出你的需要。

「迴避」還有一種表現就是「沉默」,沉默不代表你沒有需求,而是認為需求對方接不住,或者把對對方的不滿壓抑著,這也是充滿張力的,一種「無聲的」抗議或者「無回應」的狀態。

此時,對方會本能地忽視你的需求,或當你不存在,關係的破壞已悄然發生。

第三種:指責與抱怨。

這更為常見,現實生活中比比皆是:「你什麼家務都不幹」、「光知道躺在沙發上」、「總是玩遊戲」、「總那麼晚回來」、「為何不回我信息」,等等。

這樣的抱怨隱藏了你的真實需求:「我希望你和我分擔家務」、「我希望你多陪我一會兒」、「我喜歡你能及時回應我,否則我會很傷心」。

採用指責對方提出需要時,需要一定不被看見,當兩種情緒同時出現,另一方首先會考慮危險的情緒進行反饋,你的指責抱怨本身就是攻擊,是在傷害對方,那麼對方的反應就是逃離、漠視、對抗。

第四種:藉助第三方。

我總看到許多父母會把問題指向孩子,孩子承擔了父母的衝突,成了他們感情不合的「替罪羔羊」,甚至成了「傳話筒」,父母雙方從不正面表達對彼此的情感需要,而是把需要轉移到孩子身上。

而孩子也會感應到這個部分,變得「有問題」會更被關注,於是需求主體錯位了,這會讓家庭關係更複雜,隱瞞真實。

有的夫妻會把彼此需要轉移到工作和問題上,比如加班到深夜、經常出差或為彼此的父母、親戚而爭執。

這都是在藉助「第三方」表達。無論第三方是什麼,都無法滿足彼此需求,只能是轉移痛苦的緩兵之計。

02

那麼,為什麼你會採用這些方式呢?

這時要懂得區分「表面需要」和「深層需要」,或者說是「顯性需求」和「隱性需求」。

越是深層需求越不容易表達,甚至本人有時也意識不到,因為這部分需求會和自己的「不安全因素」相關,當你真正表達需要會有以下潛意識的「風險」:

我是弱小的、我是自卑的、我是羞愧的、我是低自尊的、我是低價值的。這些體驗都會讓你失控,認為自己正處在危險邊緣。

你的需求有可能被拒絕,或不被接納,這就讓需求處在了真空狀態,好像發出的求救信號沒人接收,好像墜落時候沒了支撐點,把最脆弱一面呈現出來,沒了保護層,外界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傷到自我。

比如,當你向對方表示:「不要離開我,我需要你的呵護」,對方一旦沒理解到,你遭受的傷害會更深,你的需要就會掉在地上碎掉,以後就更不可能輕易暴露需要,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就會有「沒人可以理解我」、「沒人懂我」、「我很孤單」這樣的體驗。

此時你往往會本能地選擇安全表達就像「反向形成」:「你走吧,我不需要你」,像「迴避」那樣沉默或者高冷狀態,和對方保持距離,這樣即便對方真的離開,你也不會特別傷心,因為這是你可控的,這是為了「保護自己」而產生的結果。

此刻你往往有怨氣,認為對方並沒看到你的真實需求,因為真實需求「被隱藏了」。

再深層原因可能是你人格層面慣有的模式,這些模式來源於早年你所感受到的「關係體驗」

比如小時候表達真實需求是不被允許的,甚至會被指責、打擊、嘲弄,接下來就會壓抑,呈現出來的便是虛假的需求。

再比如父母總按照他們的標準來要求你,你想要漂亮的文具盒,他們覺得不實用,給你買了笨笨的顏色單調的,類似事情久了你就會認為自己需求不重要,重要的是滿足父母需要。

當真實部分不被允許,同時壓抑的就會有憤怒,成人之後總會因為小的事件顯露這種憤怒情緒的要求,從而讓對方先感受到你的憤怒,其次才是需要,或者會看不到你的需要。

還有更隱晦的,比如父母和和你沒太有問題,但他們之間的互動卻是這樣的:爸爸強勢蠻橫無理,媽媽弱懦忍受,當你認同媽媽就會潛意識認為女性願望是不可以表達的,是會被男性打壓的。成人之後你很可能重複媽媽的忍耐,壓制需要,或外部表現很強勢打壓男性,這都是有可能的。

03

如何改變表達需要的方式呢?

第一,要去體驗結果帶給你的感受。

用不恰當的方式和對方互動之後,自然有一個結果,這樣的結果往往是不歡而散,那時你的感覺是怎樣的?傷心?失望?無助?憤怒?在這種感受中多呆一會兒,而不是快速轉移注意力。

第二,感受其他聯想或相似體驗。

這很重要,當你呆在這種苦澀感受中時,一定浮現很多自由的念頭,它們是什麼?以往出現過嗎?在其他關係中?在小的時候和父母的互動中?

這樣的聯想就像一個思想鏈條,鏈接了你很多相似或相反的感受、事件、情景,它們都是打開你潛意識之門的鑰匙。

第三,體驗久了可以適當有意識調整。

別有太大變動,這種模式跟了你多年,對你也起到了保護,不可能一下把它甩開。

先從一個小點開始略微變動,可以在雙方熟悉的互動中加入點小變化,比如你常抱怨伴侶下班晚,這次當他回家你不再像往常那樣指責和冷落,也不再抱怨和諷刺,而是溫和地表示關注,可以說:「以後不要那麼晚回來了,注意身體」,這時你再觀察對方的反應,一定讓你吃驚。

當你用理解對方的方式表達需要時,曾經的傷害式遊戲就玩不下去了。

你可能會說在當時忍不住會發火,也沒關係,只要你有了這種意識,過程就會不同,因為你學會了自我覺察,而不像往常那樣熟視無睹,內心深處的思想被自己看到了,它並沒有溜走。

當你學會用反思的理念審視需要、覺察互動、體驗情感,這本身就是成長。

當然,若想深層改變背後動力來源,還需要仔細探究人格,人格結構千差萬別,所採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王陽明心學 的精彩文章:

王德峰:讓王陽明思想告訴我們,如何在這個時代安心立命?
王陽明:靜亦定、動亦定

TAG:王陽明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