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盜墓卻天天挖土,遇到槍支彈藥就興奮,難道想去賣廢鐵?
撰文:利刃龍貓
"挖土黨"這個名詞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有點生疏,但是對於軍迷來說,這個詞有著特定的意義。因為這個詞專業指向的是二戰期間最為波瀾壯闊的戰場之一,蘇聯衛國戰爭的戰場。而挖土黨們所挖掘的,正是那段戰爭歷史的塵封記憶。
二戰蘇德戰場大概是戰況最激烈,雙方投入部隊最多,且軍隊傷亡最大的戰場。上千萬的雙方士兵在蘇聯的國土上廝殺,很多戰死者甚至根本沒有留下任何記錄,就這樣被黃土掩埋。如今,70多年過去,這些被掩埋遺骸遺迹,正在逐步被挖土黨們四處挖掘。
俄羅斯"挖土黨"的存在,是因為在軍迷中,很多人對於武器裝備都有著不同程度的痴迷,而且在二戰時期量產的各類武器裝備,如今因為數量稀少,很多已經成為收藏的珍品,在市場上價格昂貴。所以很多軍迷一方面是源於自身的興趣愛好,一方面也有受到利益的誘惑,所以在俄羅斯的田野上到處"挖土"。
其實不只是俄羅斯,世界很多國家的軍迷愛好者們,都多多少少存在"挖土黨"成員。只不過大家"挖"的東西大不相同。早在十多年以前,美國的二戰愛好者們曾經在格陵蘭厚厚的冰層中"挖"到一批二戰時期的美軍P-38閃電式戰鬥機,初步推測,這批飛機可能是因為迷航導致燃料耗盡而在冰原上迫降的。在冰雪覆蓋下,這些飛機的金屬部件依然完好無損,經過整修甚至還能繼續飛行。
其實俄羅斯挖土黨眾多,和俄羅斯當地的自然氣候和土壤狀況有很大關係。俄羅斯的國土大多是屬於凍土環境,土壤酸鹼度呈中性,因此儘管是長期埋在潮濕的土壤中,各種金屬質地的槍械彈藥、甚至飛機坦克等,也沒有多少鏽蝕,很多甚至撈出來後,重新擦拭維修,還能開動。很多人據此認為是蘇德當年武器裝備性能好,其實並非如此,這其實是俄羅斯獨特的自然環境所造成的原因。
在我國也時常能挖出二戰時期遺留的武器彈藥。不過由於我國的大部分國土屬於酸性土壤,因此無論是我軍還是當年日軍的武器裝備,大多數已經嚴重鏽蝕,這樣的武器彈藥是很危險的。在上個世紀90年代時,我國很多地方,特別是東三省地區,經常出現挖到二戰時期日軍埋藏武器的報道,而且,由於日軍當時在華設立多處秘密武器埋藏點,但是,在戰後日本方面始終沒有向我國提供在華武器埋藏點的詳細資料,特別是日軍當初在我國不但埋藏有一般的武器彈藥,還有大量的化學武器,曾經造成過多起人員傷亡事件,所以在我國,很難出現類似於俄羅斯那種"挖土黨"。
如今,俄羅斯挖土黨的名聲已經傳遍了全球。在挖土的過程中,挖土黨們還會就地安葬被挖出的士兵遺骸,無論是德軍士兵還是蘇軍士兵,在那場驚天大戰之後,所有的逝者都有得到安息的權利。同時挖土黨們還會儘可能尋找雙方陣亡士兵的線索,儘可能聯繫上其後人,以便還原當時真實的戰爭。根據統計,在二戰結束至今,挖土黨們在俄羅斯大地上已經挖出了近50萬士兵的遺骸,相當於整個蘇德戰場上蘇軍陣亡將士的十八分之一。也許這些人只是一些挖土專業戶,但是他們的挖掘,還原了歷史,緬懷了先人,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依然有著不可低估的歷史意義。


※心比天高!日漸強大的「藍水海軍」,真的能夠成為印度洋霸主嗎?
※航母最新動態:第6次海試歸來,飛行甲板出現期待已久的重大變化
TAG:谷火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