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丘成桐:華為說有700名數學家,但有多少純理論數學家?

丘成桐:華為說有700名數學家,但有多少純理論數學家?

科技日報記者 張蓋倫

工業界在呼喚數學家。前段時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兩萬多字的採訪實錄中,他提了數學近30次。「晶元砸錢不行,得砸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被認為最有希望在材料科學、晶元、人工智慧等領域上做出突破,解決「卡脖子」困局。

但數學家丘成桐也指出,發展像數學這樣的基礎科學,目的並非直接為經濟和技術服務。9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ICCM)在清華大學開幕,來自世界各國的千餘名中外數學家齊聚這一盛會。「很多人以為,基礎科學指的是技術上的原理和方法。」大會主席丘成桐在大會開幕式後接受媒體專訪時表示,一些地方政府官員和企業對基礎研究的認識仍有偏差,「他們說重視基礎研究,重視的無非還是解決實際問題的應用研究而已。」

科學家研究電磁學,是因為不了解電和磁的關係;發現量子力學,是因為對光到底是粒子還是波產生了疑問。對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來講,他們感興趣的是自然現象,想理解的是自然規律。「我們認為數學重要,尊重數學,因此我數學做得好;如果你告訴我,今天做數學是為了某幾家公司的技術進步服務,那我就算做得再好,(影響)也有限。」丘成桐強調,「做數學就是做數學,只有這樣,才能打牢基礎,幫助我們往前走。」

數學家們渴望純粹,也有自己的驕傲。2019年ICCM數學獎金獎獲得者、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數學系教授朱歆文說,數學是非常小眾的學科,常常不為人關注。「其實我們也不是特別希望得到太多關注,這樣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太過急功近利,做不出原創性的成果。」

數學,不是因為可以解決工業界問題而變得重要——它本來就很重要。

丘成桐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他不反對數學家投身工業界,解決實際問題,只是,「我們還需要保留一小群做基礎數學研究的純數學家,把他們養起來,哪怕就幾百個。」他強調,如果沒有這麼一批人,中國科技的發展仍會受到阻礙。

而和應用數學家相比,純數學家確實很難真正得到工業界青睞,需要政府給予重視。

「我在報紙上看到,很多大公司的負責人講他們有多少多少數學家。不過,到底是數學家,還是做數學的工程師?」任正非此前表示,華為至少有700名數學家。「我們在座的都是數學家。」丘成桐看了看自己兩側的本屆ICCM重要獎項的得主們,「但我不認為他們跟華為里的700多個數學家有很多往來。」

這是因為,大家所說的「數學」,並不是同一個層面的「數學」。丘成桐想,華為的數學家,可能還是解決硬體和軟體問題的應用數學家偏多。「真正做基礎研究的科學家,跟他們想像的是不一樣的。」

丘成桐也去過南方某以科技創新聞名的發達城市,但政府相關負責人問的仍然是——引進你這個項目組,未來幾年內能夠給我帶來多少GDP的增量?「他們還是不懂,什麼是真正的基礎研究。」

「基礎數學需要獲得國家更多的投入。」丘成桐說,這種投入的價值,不在於解決了什麼問題,為國家省了或者賺了多少錢,而在於對人類社會產生更為廣泛和深刻的影響。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編輯:陳小柒

審核:管晶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日報 的精彩文章:

美國開始拍賣5G頻段,信號將影響全球科學數據?
美研發用意念控制的武器;「科學」號採到稀有深水海兔

TAG: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