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各地行政核查進度不一 網貸試點啟動存變數

各地行政核查進度不一 網貸試點啟動存變數

「如果年內仍沒有明確的答案,恐怕只能選擇離開,尋找其他的發展方向。」6月4日,在北京參加一場行業閉門研討會的王林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王林是上海一家中型網貸平台的負責人,其所在平台當前累計成交額已超過百億元,待收餘額超60億元。

眼下,網貸行業仍在「煎熬」當中。王林告訴記者,自去年網貸備案延期,且多地嚴格執行「三降」(降低待還餘額、降低出借人數、降低借款人數)要求,部分網貸機構在完成行政核查之際,以為看到了備案的「曙光」。但今年4月市場上出現的一份《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有條件備案試點工作方案》(下稱《試點方案》),令網貸平台覺得給平台備案工作推進帶來了幾分不確定性。

記者注意到,上述《試點方案》對網貸機構註冊資本金、風險準備金、債轉次數、自動投標、出借人限額等方面作出要求,並首次指出將挑選部分省市作為先行試點地區。與此同時,試點地區準備工作的啟動時間不應晚於2019年6月末。

多名接近監管的行業人士告訴記者,上述《試點方案》確實存在,但市場上流傳的並非最終版本。從現實情況來看,6月底是否能按時啟動尚存未知數。記者亦從多地網貸平台負責人處了解到,目前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已完成網貸平台的行政核查工作,而北京、深圳尚在進行當中。此外,北京地區有百餘家網貸平台進入行政核查階段。

試點備案能否如期啟動?

在2018年8月下發的《關於開展P2P網路借貸機構合規檢查工作的通知》中,監管將合規檢查總體分成三個步驟:機構自查、自律檢查、行政核查。

按照王林的說法,此前上海某區金融辦最初的反饋是,完成行政核查後,3月底-6月會進行平台的分級處置(將平台分為基本合規、沒有出險、已出險但未立案、已立案四級),5月份會給出行政核查的事實認定書。但4月份市場突然流傳出的《試點方案》,使得平台在完成合規檢查後的下一步工作面臨不確定性,只能等待監管的進一步明確。

讓不少網貸機構存在疑慮的是,監管方面能否在6月底前準時啟動試點備案?

按照《試點方案》,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網路借貸風險專項整治領導小組(下稱「兩小組」)擬在風險出清程度高、合規檢查質量較好、政府對風險把控能力強、風險底數清晰的地區中挑選部分省市作為先行試點地區。其中,試點地區省級人民政府應於2019年4月末前制定本地區網貸機構有條件備案,並報兩小組審核同意後施行。準備工作的啟動時間不應晚於2019年6月末。在2020年完成全國範圍內存量網貸機構的備案登記工作。

從當前合規檢查的進度來看,目前上海、杭州、廣州等地已完成網貸平台的行政核查工作,而北京、深圳尚在進行當中。

「試點備案啟動肯定要等北京等地的行政核查結束,但是北京地區的網貸平台數量不少,要想在6月底前全部檢查完畢恐怕挑戰不小。」一名北京地區網貸平台負責人直言。

另據網貸之家數據,截至2019年5月底,廣東、北京和上海繼續排名正常運營平台數量前三位,分別為196家、195家和93家。可以看到,即便平台數量在持續下降,但依然不少。

一名接近北京地方監管的網貸從業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北京有百餘家平台進入行政核查階段,但行政核查中監管應該也在同步進行平台的篩選、清退工作,最後實際檢查的平台數量預計會有所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有媒體報道稱「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廈門等11省(市)有望進入網貸備案試點新節奏」。但記者近日了解到,雖然部分地區已完成合規檢查,但當地監管對於進入第一批備案試點尚存顧慮,主要還是考慮到平台可能存在的風險。

與此同時,部分地區監管以北京為「風向標」,靜觀北京行政核查結束後下一步怎麼走,以此決定本地區接下來的備案推進節奏。

「敏感神經」

試點備案工作啟動時間存在的不確定性對平台來說確實是一大挑戰,但王林更擔憂的是《試點方案》中的具體要求,部分要求此前在市場上從未聽聞。

記者在向多家不同地區網貸平台了解的過程中注意到,讓網貸平台們擔憂的內容主要集中於《試點方案》里對註冊資本金、風險準備金、債轉次數、自動投標、出借人限額等方面的要求。

《試點方案》明確要求將網貸機構按照經營範圍劃分為單一省級區域經營和全國經營,其中要求單一省級區域經營機構實繳註冊資本不少於人民幣5000萬元,全國經營機構實繳註冊資本不少於5億元,同時要求網貸機構於6個月內將註冊資本補足。

一名華東地區網貸平台高管直言,註冊資本金提高之前有聽到風聲,但考慮到網貸平台本身盈利能力有限,5億並不是小數目,最後拼的就是誰的「爹」能力更強。雖然目前有部分網貸平台先後宣布增資,但是實繳資本真正到位的寥寥無幾。此外,設立出借人風險補償金等要求是否意味著網貸平台未來會扮演著信用中介的角色,有待進一步明晰。

「與此同時,網貸平台主要是通過互聯網展業,其借款人和出借人都來自全國各地,目前在運營的網貸機構大多屬於全國性經營。如何對區域經營和全國經營進行有效區分?要求區域性P2P的借款人、出借人、資產等全部在省內,那是通過 IP地址還是身份證去做出認定?」上述網貸平台高管認為,如果從資產端進行全國和區域的劃分,可能會更具有可操作性。

而在王林看來,更「要命」的恐怕是《試點方案》中對於債轉次數和自動投標的限制:同一網貸平台出借人之間債權轉讓次數不得超過3次(自債權成立起算);網貸機構不得開展自動投標及其他委託投標業務。

「債轉次數若只有三次,那就只能選擇久期不超過一年,甚至不超過6個月的產品。現在很多額度偏高的小微企業借款,基本都是2~4年期,三次債轉基本不可能實現。」王林告訴記者,禁止自動投標則對一些以小額消費類資產為主的平台影響比較大,讓用戶自行分散投資每個標的會大大降低用戶體驗。

值得注意的是,《試點方案》亦對投資人的出借餘額進行限制:平台投資人在同一平台出借餘額控制在20萬元以內,而投資人在不同機構的出借餘額不超過50萬元。對於資金端進行限制,此前行業並未有相關說法。

「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在存續的大部分P2P平台中,近20%的用戶貢獻了幾乎80%的資金。如果限定最高50萬的投資限額,平台的交易規模預計會大幅下降。」深圳某中型網貸平台負責人認為,在2018年「三降」要求以及「爆雷潮」影響之下,平台新增投資人數量下降,存量投資人復投率也在降低,整個行業資金供應嚴重短缺。如果再對額度進行限制,那日子只會越來越難過。

儘管平台可能面臨的挑戰不小,但《試點方案》出現的積極意義亦不容忽視。蘇寧金融研究院互聯網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備案的不確定性一度是網貸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網貸行業歡迎明確的預期,無論寬嚴鬆緊,有了明確的方向,各方才能採取下一步行動。

「《試點方案》明確了備案要求,對於P2P行業整改和金融防風險都能發揮積極作用。就細則要求來看,其以提高門檻、降低規模空間為主,從主要的門檻來講,合規是一票否決制,這方面平台沒有選擇餘地,至於註冊資本金要求,是可以咬咬牙達標的;至於風險準備金、風險補償金、區域限制、出借限額等要求,對平台而言,有割肉之痛但不致命,不會從根本上影響平台的備案積極性。」薛洪言說。

另據記者從多名接近監管的行業人士處了解到,《試點方案》尚處於討論修改中,並未正式下發。最終版本預計會結合地方監管及平台反饋,在當前的大框架下進行細節上的調整。(應受訪者要求,王林為化名)

來源 | 經濟觀察網

聲明 |登載文章內容僅供傳遞信息,不構成投資建議,轉載請註明來源網貸

之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貸之家 的精彩文章:

一周簡報:鳳凰金融成交漲17% 麻袋財富降33%
網貸毒雞湯:維權群內歡樂多,內奸當上群主後踢光所有成員

TAG:網貸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