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元或面臨潰敗,中國向俄運10筆現鈔,1.55億元,事情進展

美元或面臨潰敗,中國向俄運10筆現鈔,1.55億元,事情進展

在中俄經貿去美元化及本幣化結算趨勢進程中,俄亞太銀行曾於數月前首次成功向中國的哈爾濱銀行空運了1000萬元盧布現鈔空運至哈銀行的金庫中。

雖然金額不高,但繞開了以美元為主的國際清算體系的一次跨境現鈔交易合作,並實現了盧布現鈔的雙向流動。事情的最新進展是,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9日晚報道,哈爾濱銀行與俄羅斯農業銀行及開放金融集團銀行分別簽署《現鈔跨境調運合作協議》。

俄媒稱,此舉為助推中俄雙邊經貿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哈爾濱銀行在對俄同業合作進程中取得了又一突破性成果。截至目前,哈爾濱銀行已實現對俄跨境調運人民幣現鈔10筆,累計金額1.55億元。

俄媒援引消息稱,對俄現鈔跨境運輸業務的常態化發展將對中俄兩國經貿往來發揮重要的推動作用,為中國赴俄貿易企業"走出去"提供金融支持、為在俄務工人員"走出去"提供貨幣保障。同時,在中俄兩國之間建立起人民幣現鈔供應和回籠的渠道,也將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在俄境內認可度和使用率。

上述跡象表明,繼俄羅斯向中國空運盧布現鈔後,中國的哈爾濱銀行又實現了向俄羅斯運送人民幣現鈔,這說明中俄經本幣化結算的履蓋範圍越來越大,俄羅斯對人民幣也越來越重視。而美元或也正在面臨新的潰敗,去美元化或邁出重大一步。

俄央行今年年初的報告就顯示,在俄央行所持有的外匯資產中,人民幣儲備所佔的份額突然增長了14倍增持速度超過了全球其他國家相對漸進式的加持人民幣資產的步伐。而美元儲備則在俄央行中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對此,俄高級官員謝爾蓋·拉夫羅夫近日表示,俄正與中國轉為本幣結算之中,人民幣在國際金融體系中取得很大成功,並還將進一步強化。俄獨立經濟學家經濟學家安東·沙巴諾夫認為,扮演下一個儲備貨幣角色的,很有可能將是人民幣。

事實上,對人民幣高度青睞的遠不止俄羅斯,我們近期提及,無論是亞洲多個新興市場,還是西方發達市場,都不斷向增加人民幣的使用和儲備的趨勢而行進。例如,據印度報紙《Mint》數周前不久前報道,印度正研究同中國在雙邊貿易中採用人民幣與盧比結算的計劃。

而越南在去年10月就已對進行跨境經貿的商人、居民以及相關銀行和機構授權使用人民幣或越南盾進行交易。在越南,已有7個省份可使用人民幣結算相關貨物或服務。值得一提的是,人民幣已經在越南邊境被廣泛使用了多年。

不僅如此,我們知道,蒙古國民眾常常開卡車排隊到中國北方城市二連浩特採購,而在他們滿載而歸回到蒙古國後,在一些地方也會大量使用人民幣。比如,扎門烏德貿易區是蒙古國對中國唯一的鐵路口岸,橫貫亞歐的鐵路從這裡進入中國,在這裡,人民幣的使用早已司空見慣,甚至還能收到中國通訊公司的手機信號。

在西方發達經濟體中,歐洲央行,以及德國、法國、義大利的央行分別於數月前就宣布增持人民幣外匯儲備。德國央行相關負責人曾表示,將人民幣列為外匯儲備,這是由當前世界經濟的「現實情況」決定的。

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央行行長馬克.卡尼曾預計表示,隨著全球經貿格局的變化,會出現美元以外的儲備貨幣,首先這一貨幣很可能是人民幣。在此之前,英國在使用人民幣的各國排名中已位列第一,一度占人民幣結算貿易交易的5.58%。英國央行去年還與中國央行續簽了中英雙邊本幣互換協議。卡尼同時稱,原油人民幣的作用非常大。

不僅如此,全球多個石油國也紛紛向人民幣靠近,例如,伊朗在受到美元限制之前,就宣布將人民幣列為外匯貨幣,替代美元地位。而委內瑞拉在2017年時,就呼籲全球石油國採用人民幣計價交易及結算石油。

與此同時,俄羅斯早已在向中國出口原油過程中創立了無美元化交易環境,去年二季度時,中國一家石油企業已簽署首筆以原油人民幣期貨計價的中東原油進口協議,並計劃簽署更多此類協議。這也意味著,全球或有越來越多的石油國或都將向人民幣靠近。

可以看出,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伊朗、委內瑞拉、越南、印度、蒙古國這10國已在經貿間和儲備中,高度重視人民幣,而它們還分別象徵了發達國家、新興經濟體、石油國等多種類型的經濟體。顯然,這是人民幣國際地位提升的有力注釋。

億萬富翁、商品大王吉姆.羅傑斯長期堅持的觀點是,受膨脹美債,高估美股的影響,美元或將成為徹頭徹尾的金融隱患,給人民幣一點時間,本世紀內或將替代美元。而本文中的一系列跡象,或再次佐證了羅傑斯的這一觀點。(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商業見地網 的精彩文章:

中俄印三國或即將做一件顛覆世界貨幣交易的事後,事情又有新進展
美國負債纍纍,半數人拿不出400美元,大蕭條或重演,事情進展

TAG:商業見地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