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歷史的冰面在我們眼前炸開裂痕

當歷史的冰面在我們眼前炸開裂痕

智谷君語: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幸運的時代。而我們自己甚至都沒意識到這種幸運。我們也沒意識到這種幸運是何等地不尋常。又是何等的脆弱。」這是一篇可以增長見識的好文,拉長時間段來看我們現在所處的歷史片段,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一個巨變即將發生。

作者 |押沙龍yashl

來源 |押沙龍yashl(yashalong2000)已獲授權

大半年來,我一直在喜馬拉雅上做一個世界史節目。以前我對歷史一直很有興趣,但這麼長時間集中地寫世界史,對我來說也是第一次。

寫著寫著,實現世界中發生了很多事情。

所以說這半年多來,歷史和現實在我腦子裡是糾纏在一起的。這讓我產生了一種感覺,那就是現實中的這一切並不新穎。

如果我們把眼光拉到足夠長的時間看,很多事情幾乎是一定會發生的。我們吃驚,是因為我們很少用長時間段的眼光來看問題。

人類的生命太短了,這麼看問題確實也不符合人類的本能。

歷史很有用處,它能訓練你用長時間的眼光來看問題。

但我們也可以說,歷史沒有什麼用處,因為我們永遠生活在歷史的一個片段里。這個片段就是我們的全部。

01

歷史告訴我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奇特的歷史片段里。

這個世界非常和平。

當然在某些角落裡有戰爭,但整體來說,它非常和平,非常安全。所有的大國家境內都沒有戰爭。彼此之間也幾乎沒有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

我們可能覺得這很正常啊。世界就該是這個樣子啊。

不對。

這一點都不正常。

我們看看十九世紀。

歐洲從一開始就在打仗,一直打到1815年。十五年里幾乎天天打仗。然後又是克里米亞戰爭,普奧戰爭,普法戰爭等等。

中國爆發了太平太國戰爭和同治內亂,死了差不多一億人。印度爆發了大起義,很多城市變成了廢墟。美國打了五年的內戰,傷亡超過百萬。

然後是二十世紀。

二十世紀上半頁更是慘不忍睹,死成了屍山血海。這大家都是知道的。

二戰之後也有幾次熱戰,但更恐怖的是核戰爭的威脅。

現在時過境遷,我們覺得這只是虛驚一場,可在那個年代,無數人都在擔心自己被原子彈炸的屍骨無存。古巴導彈危機的時候,整個世界屏氣凝神,等著看世界末日會不會到來。

只有進入80年代以後,世界才真正有了安全感。

因為蘇聯衰落了,接著它又徹底崩潰了。

兩個大國之間爆發核戰爭的可能性,徹底消失。

中國有人對蘇聯的消亡頗有遺憾。但是有一個基本的事實:蘇聯的衰落帶來了幾十年的世界和平與繁榮。

這幾十年的經濟繁榮是世界歷史從未經歷過的。互聯網革命,韓國和台灣進入發達經濟體行列。當然還有中國的崛起。我們習慣了這種繁榮,覺得這很正常。

還是那句話,放在歷史上看,這一點不正常。

在人類的歷史上,災難、恐懼、戰爭才是常態。全球維持長達四十年的和平與繁榮,是非常罕見的。

一個人一生中,沒有經歷戰爭,沒有經歷經濟崩潰,沒有經歷社會動蕩,這是也非常罕見的。

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幸運的時代。

而我們自己甚至都沒意識到這種幸運。

我們也沒意識到這種幸運是何等地不尋常。

又是何等的脆弱。

02

這個不尋常的時間為什麼會發生?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全球化。

美國作為全球化的核心,搭建了一個經濟框架,在這個框架里,主要國家之間沒有戰爭,技術、資本和商品可以流動。大家可以放心地嵌入到這個經濟框架里去。

這樣的經歷在歷史上出現過一次。那是在十九世紀。英國成為是經濟全球化的核心。

它的關稅是多少呢?是零。

我不管你的關稅是多少,我的關稅就是零。

至於技術,幾乎所有國家都從英國學技術。有的是購買,有的就是偷。美國就偷了。偷技術是不好的,但是就是因為偷技術,工業革命才快速普及到了其他國家。

英國容忍了這些。因為它算了賬,覺得統共算下來,自己還是能佔便宜。

在它眼裡,世界不是一個零和遊戲。別的國家繁榮起來,自己也會有更多的貿易,也有更多的投資機會。

英國算的並不錯。它確實從全球化里佔到了便宜。它有了更多的貿易,得到了更多的投資機會。英國更富了。

但問題是:其他國家佔到了更大的便宜。德國和美國嵌入到英國的全球化體系里去,快速的成長起來,最後變得比英國更強大。

然後這個體系就崩潰了。

二十世紀上半葉全世界的大混亂,歸根結底就是因為英國的這個體系崩潰了,但是其他體系沒有建立起來。

我這樣輕描淡寫的一句話,背後是幾千萬條生命。

03

混亂過後,美國在更大規模上重建了這個體系。

上一次,英國體系還只覆蓋到了歐美國家,因為它的遊戲門檻太高。這次美國體系覆蓋了大部分國家,在蘇聯衰落以後,基本覆蓋了全球。幾乎所有有起碼能力的國家都可以加入到這個體系里來。

我們眼裡看到的世界經濟的繁榮,本質上就是這個體系在順利運作。

美國在全球化過程里佔到了很大便宜。但是有很多國家佔到了更大便宜,所以我們看到了很多新興經濟體,早期的日本,七八十年代的亞洲四小龍,還有現在的中國,和未來的印度和越南。

美國體系會不會重蹈英國體系的覆轍?沒有人知道。

但是如果拉長時間段來看,這是一個大概率發生的事件。

可即便它發生了,我們也不知道這個體系會用什麼樣的方式走向終結,終結和重建的過程又會帶來多大的災變。

有的時候,我們一天又一天的過日子,就會產生幻覺,以為明天會跟今天一樣,後天會跟明天一樣。歷史巨變只是寫在歷史書上,跟我們沒有多大關係。

直到歷史的冰面就在我們眼前炸開巨大的裂痕。

04

歷史告訴我們的另一條教訓,就是人類處理物質的能力可以發展得極快,但是人類處理社會關係的能力,則發展得極慢。

有的時候,甚至幾百年過去,都沒有本質的進步。

我是一個工程師,對技術有一種強烈的信賴。我深信技術可以改變世界。技術會帶來技術之外的進步。一旦技術發生變化,不管大家願意還是不願意,都會被技術推著往前走。

這是一種幻覺。

技術只是提供一種可能性。我們可以在互聯網時代,繼續做出原始時代的選擇。

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無數像我這樣的進步主義者,都認為國家之間不可能有戰爭。因為德國也好,英國也好,法國也好,它們的經濟都深深嵌入在一起。要是切斷這種關聯,代價太大了,沒有哪個國家能承受得起。

這種想法被事實打臉了。

事實證明,人幾乎可以承受任何代價。國家也幾乎可以承受任何代價。

我從歷史中學到的一點,就是人不是經濟動物,也不是技術動物。

本質上來說,人首先是政治動物。

05

我們還是拉開長時間段來看。

如果拉開長時間段看,中國的崛起是一個自然現象,就像蘋果自然會向地面墜落一樣。

原來屬於中國文化圈的國家,包括中國、韓國、日本、越南,它們最終都會成為富裕的經濟體。

即便我們現在覺得最最落後的朝鮮,用長時間段來看,也一定會這樣。沒有任何懸念。只不過這個時間段有多長,會不會被我們這短促的人生所親眼目睹。

所以我說,拉開長時間段看問題,有時候也沒什麼用。因為人生太短。

而歷史的一個猶豫、一個轉念,都可以很長很長。

東亞近代史上所有的災難,幾乎都是一件事導致,就是調整自己,去適應西方文明帶來的劇變。

調整的過程有兩步,第一步是重建秩序。第二步是激發活力。

每一步都有極大的經濟效應。只要不是太糟糕的秩序,只要重建成功,都會刺激出巨大的經濟力量。

東亞文明先天的有秩序感。我們自己身處其中,往往意識不到。但是如果我們有歷史對比的眼光,就會很清楚地看到這一點。在非洲或者拉美建立一個穩定的秩序,要比中國或者日本難得多得多。而且在東亞國家,秩序一旦建立,很少會有發生根本性的大倒退。

我們被近代史上的無序所嚇倒,其實用歷史的眼光看,那是罕見的特例,而絕不是時代的常例。

我們所經歷的崛起過程,並不是一個奇蹟。

它是在東亞國家反覆出現過的事情。只要有一個經濟全球化的環境,有一個穩定的國內秩序,這種進程幾乎是不可遏制、一定會發生的。

我們現在經歷的經濟增產率,放在東亞國家的歷史進程里看,是一個很溫和,很穩健的增長率,既沒有任何奇蹟的味道,也沒有任何失控的味道。

只是我們沒有那麼幸運。中國的體量太大,它的崛起本身就影響到了美國的全球化體系的穩定性。我們下一個時代的核心任務,可能就是如何去應對一個改變了的世界環境。

至於它如何應對,那就不是歷史能夠預測的了。

06

《權力的遊戲》里說,Winter is coming。

我不敢說冬天就要到來,因為第一,我不敢。第二,我確實不能確定那是不是冬天。但是我敢說,一個改變就要到來

我只是有點詫異,為什麼我以前會那麼樂觀,堅定地相信一切會在既有的軌道上繼續前行。我讀了這麼多年的歷史書,為什麼沒有把自己的時代放到長時間段里,去仔細審視過?

也許,我只是太渴望中國一切順利了。

就像我以前曾固執地相信,年輕一代一定比我這一代強,年輕人一定要比我們這撥人要好。

為什麼我以前沒有懷疑過?

說來說去,就是因為我太喜歡這個想法了。

如果你想知道智谷趨勢更多文章的獨家解讀,把握決策動向,請購買智谷趨勢會員體系。

智谷趨勢會員體系的三大承諾:

私密成果 : 不便公開的獨家分析

快速反應: 最快速度讀懂重大事件

財富覺醒: 利用認知套利,優化財富決策

專屬會員的高峰論壇、主編閉門交流、財富報告、家庭保單診斷、稅務籌劃,線上課程……

助你掌握世界的真實邏輯,穿透宏觀、區域、樓市、國際政經背後的真相。

認知升級,財富升級,盡在智谷趨勢會員體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智谷趨勢 的精彩文章:

靠PPT圈錢的時代早已過去了,現在大佬們都得拿這個「數」說話
殘酷現實:拒絕洋垃圾之後,中國和垃圾的一場長期戰爭,才剛剛開始

TAG:智谷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