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反覆腹瀉多年,近幾月便秘

反覆腹瀉多年,近幾月便秘

病例

患者男性,33歲,腹瀉多年,每天排便3~5次,溏薄,有少量黏凍,無血,進食生冷食物後更容易腹瀉,有時左下腹疼痛,解大便後能緩解。近3月大便不暢,費力難解,3~4天一次,無便血。

人一直比較瘦,但近幾個月無明顯體重減輕,胃口一般。

分析

患者為年輕男性,腹瀉多年,近來又便秘,有時候腹痛,首先考慮腸功能紊亂,就是腸易激綜合征可能性大。

該病是腸道功能性疾病,可以腹痛不適、腹瀉、便秘、或腹瀉便秘交替發生。

目前腸易激綜合徵用 Rome Ⅳ標準診斷, 主要癥狀為腹痛伴排便習慣(排便次數、大便性狀)改變,病史長達6個月以上,近3個月內平均發作至少1日/周。分為:腹瀉型、便秘型、混合型。

其可能原因:腸道敏感性增高,腸道動力紊亂,腸道菌群失調,對某些食物不能耐受,心理因素等等。該病腸道無器質性病變,如糜爛、潰瘍、癌症等,因此,診斷該病必須排除器質性疾病。

進食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及大量飲酒都易誘發腸易激綜合徵發作。

心理壓力過大,會出現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這些不良情緒使人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從而導致內臟敏感性增高、胃腸運動功能紊亂、分泌失調,從而引發腹痛、腹脹、腹瀉、便秘等癥狀。

內臟敏感性增高,通俗地講就是患者胃腸道過於敏感。患者對正常生理反應可感到不適,如胃腸蠕動本是正常生理反應,但患者可感覺到脹痛不適;對傷害性刺激呈現強烈的反應,如患者腹部受涼或進食寒冷食物後腸道蠕動明顯加快,發生腹痛、腹瀉。

腸道菌群失調。人類腸道中有超過100萬億微生物,這些腸道微生物影響著我們的生理、代謝、營養和免疫功能。研究發現,大多數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存在腸道菌群失調,有害菌增多,益生菌減少,從而導致腹痛、大便異常。

對食物不耐受,比如麩質(小麥、大麥類食物)、乳製品、雞蛋、花生、海鮮,在腸易激綜合征患者中也很常見。這些不耐受可能是食物過敏,也可能是慢性的不耐受。

患者腹瀉多年,近來又便秘,有時候腹痛,已達腸易激綜合征診斷標準,為腹瀉便秘混合型。但需要排除器質性病變。

年輕人炎症性腸病發病率較高,結合患者的情況,尤其潰瘍性結腸炎難以排除,必須做全結腸鏡檢查以明確診斷。

結腸癌雖然以中年以上好發,但近幾年來發病年輕化,35歲左右患結腸癌的明顯增多,尤其患者開始腹瀉而近來便秘,更有必要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排除。

其他如小腸多發性潰瘍,需要膠囊內鏡檢查才能明確,但從患者的情況來看可能性更小。

從中醫角度,吃生冷刺激食物容易拉肚子,屬於寒性體質,治療時必定大量使用燥熱類藥物,使腹瀉好轉反而便秘。

另外,患者一直比較消瘦,吃不胖,這與你消化吸收不良有關,但更主要的原因可能還是體質關係,與遺傳有關。

建議

1. 做全結腸鏡檢查,以排除腸道器質性病變。

2. 首先調整飲食,不要吃生冷、刺激性食物,不要吃油膩過多食物。排便不暢時多吃含膳食纖維豐富的食物,多進食蔬菜水果粗糧,多喝開水,但腹瀉期間且要相應減少,否則腹瀉加重。要避免腹部受涼。強調鍛煉,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瑜伽等舒緩運動,不是劇烈運動,目的是放鬆心情,調節植物神經,由此可降低患者內臟敏感性。

3. 雙歧三聯活菌膠囊2粒每日3次飯前口服,以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腹痛腹瀉便秘,需連續服用2~3個月。

4. 對症治療,腹瀉期間可加用:曲美布汀2粒每日3次飯前口服;便秘期間,可服乳果糖每天1支口服以通便。

作者:王伯軍 來源:王伯軍大夫談消化

投稿郵箱:DDP@high-med.com

關注消化界,每天更精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化界 的精彩文章:

如何處理胃ESD術後息肉狀結節瘢痕,切還是留?
胃病到胃癌的路很長,你有時間踩下剎車

TAG:消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