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緣的孩子都具備什麼特質?12歲女孩這張小紙條里藏著答案
作者:丹老師
來源: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
前段時間,我被一個小女孩圈粉了。
小學六年級的范夢茹在坐公交車時,看到司機被乘客怒懟。
一位乘客上車掃碼支付沒有成功,公交司機提醒她重新支付。乘客有些不開心,情緒激動起來,站在旁邊指責了司機5分鐘。
作為一名老駕駛員,司機選擇了平息事態,不再說話。
事件視頻
建議WiFi條件下觀看
看到這一切的范夢茹,知道公交車司機雖然不再說話,但心裡的苦卻是實實在在的。
所以,她就想到寫張小紙條安慰下受委屈的司機。
請您不要因為一件小事情,就把你的好心情弄沒了。
可能阿姨也不是故意的。
這個小女孩,不僅安慰司機,還為「暴躁」的阿姨解釋,既能理解司機被怒吼後的苦,又能體會阿姨憤怒情緒下隱藏的感受。
司機說:「公交駕駛員經常受這種窩囊氣,但看到這張小便條,一天心情都是很好的。」
網友們紛紛評論:
溫暖的小天使。
老阿姨看到這種很暖的新聞就要哭。
我要是這司機,能改變幾年的從業心情。
暖心的小朋友,家裡父母的小棉襖,社會的大棉襖。
這麼善良有愛懂得為他人著想的小女孩,太讓人溫暖和喜歡了!
小學生范夢茹如此受關注的背後,是懂得換位思考的共情力。
共情力指的是站在他人的角度,用他人的視角看問題,感受他人的想法和情感,與他人擁有一樣的情緒的能力。
共情力越強,越能到他人內心裡去感受痛苦和體驗情緒,做出的回應也更能滿足他人情感上的需要,讓人有被看見、被理解、被懂得的感覺。
正如公交車司機內心的委屈被范夢茹看到一樣,他的心情一下好了一大半。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生活、家庭中又怎麼會不受歡迎?
最近電影《海蒂和爺爺》熱播,看完電影真希望跟海蒂這樣的孩子做朋友。
海蒂被賣到富家女克拉拉家當陪讀,克拉拉至從母親去世,就不明原因地只能藉助輪椅生活。
雖然克拉拉學習上有專門的家庭教師,生活上有管家和僕人照顧,但海蒂還是感受到了克拉拉對陪伴和外面世界的嚮往。
她冒著被責備的風險,把克拉拉帶出城堡,讓她感受不一樣的世界。
海蒂的出現,在克拉拉心裡就像一道閃耀的星星一樣,使得她封閉的內心一點點的打開。
能感受到他人需要的孩子,也會被他人喜愛和信任。
朋友11歲的兒子浩浩,雖然成績、特長各方面都一般,但在學校卻有好人緣,每次班級投票選舉,他都得票最高。
浩浩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一次,學霸同桌發揮失常,氣的大哭,他就在旁邊陪著,一句話也不說。這種陪伴居然有神奇的治癒力量,同桌感覺好多了。
在學校,不管成績好的,成績差的,浩浩都能跟他們玩成一片。
美國成人教育之父卡耐基說:
一個人要成功,15%靠知識,85%要靠人際關係和與人交往的能力。
共情力強的孩子,擁有感受愛、付出愛、接受愛的能力,他們更能理解、信任、親近他人,更富有同情心。
這樣的孩子,在未來的婚戀、工作等人際關係中也將會獲得更多的友誼和信任,擁有更多的快樂,會更幸福。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測試,用簡筆畫畫了高興、生氣等各種表情的人臉,去學校讓孩子們分辨。
結果發現,那些在學校里經常欺負他人的校園小霸王,完全分辨不出這些表情,覺得生氣與高興沒有什麼區別。
這些校園小霸王,感受不到別人的痛苦,完全沒有共情力,所以才會做出很多傷害他人,自己卻覺得很正常的事。
還記得讓人毛骨悚然的中國留學生群毆事件嗎?
僅僅因為一點小事,幾個留學生就對一個女孩群毆5個小時,扒光她的衣服,用打火機燒她的頭髮,還用手機錄下全過程,並把這個女孩的裸照發到網上。
他們肆意踐踏同伴的尊嚴,絲毫不顧及被打女孩絕望到滴血的內心。
零共情的孩子,太可怕!
前瞻性著作《全新思維》的作者丹尼爾·平克說:
我們正在從一個講求邏輯與計算器效能的信息時代,轉化為一個重視創新、共情力與整合力的感性時代。
共情力,已經成為未來人們最需要的技能之一。
電子郵件市場營銷公司MailChimp,視共情為其品牌和產品的核心。
在快速創新的時代,什麼才能讓你的產品或品牌脫穎而出呢?最好的方式就是站在客戶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迎合客戶的需求。
「青少年研究院」的項目負責人,就讀於北大和麻省理工學院的孫海虹,在設計思維創新領域工作18年後發現,搜集他人的真實需求、換位思考的能力是一個人最核心的競爭力。
作為家長,孫海虹從小就有意識地通過做遊戲和對話的形式,來培養女兒換位思考的能力。
女兒上幼兒園時,有個同學過生日,她選了一件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想要送給同學。孫海虹就建議她,要想一想同學喜歡什麼,這樣同學才會非常高興。
未來產品的設計,將更加關注他人的真實需求,提供更加切實需要的服務。
共情力強的孩子,才能更加敏銳地捕捉到這些需求,擁有更好的未來。
03
怎麼培養孩子的共情能力?
《共情的力量》中寫到,共情的實質是要把你的生活擴展到別人的生活里,把你的耳朵放到別人的靈魂中,用心去聆聽那裡最急切的楠楠私語。
共情能力的培養,浸潤在點滴生活里。
肯定和接納孩子真實的感受
日劇青春勵志電影《墊底辣妹》里,沙耶加是一個學習成績非常差的學生,在補習班學習很長時間,成績依然沒有多大進步。
老師、同學甚至是自己的父親和弟弟都對她冷嘲熱諷,沙耶加徹底崩潰。
她瘋了似地跑出教室,在大雨中嚎啕大哭,媽媽發現後,只是把女兒緊緊擁入懷中。
並且溫柔地對她說:「如果覺得太累,放棄也沒關係,你已經很努力了。」
沙耶加的脆弱、無助、痛苦,媽媽看在眼裡,疼在心上。她堅定地告訴女兒:「不管周圍的人怎麼說,就算與全世界為敵,我也一定會在你身邊。」
媽媽最大程度上共情了沙耶加,使得她有勇氣奮力前行。
一個被深深共情過的孩子,才會懂得理解和接納他人的感受。
教孩子理解非語言信息,真正聽懂他人
美國語言學家艾伯塔·梅瑞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7%的語言 38%的音調 55%的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身體語言往往傳達著更豐富的內容,耷拉的肩膀、下垂的腦袋和沮喪的臉都是一種信號。
平時在生活中,教會孩子進行一些簡單的觀察,他的共情力將得到發展。
引導孩子聽出話外之音,他才能更準確地理解他人的感受。
引導孩子進行換位思考
根據心理發展學,6歲以前的孩子還處於以自我為中心階段,難以站在別人的角度想問題,隨著孩子年齡長大,才會漸漸懂得換位思考。所以父母的引導很重要。
還記得《爸爸去哪兒》里的小公主夏天嗎?
很喜歡夏克立對夏天的教育。夏天的共情能力就很強。
有一期節目是在陝西,孩子們出去找食材時軒軒的麵粉掉了,手足無措地想要把麵粉都撿起來,一旁的大竣忍不住笑了起來。
夏天卻特別嚴肅的說:「這有什麼好笑的,不要笑啦。」
夏天立刻就感受到了軒軒的窘迫和尷尬。
還有一次,爸爸們要去製作飛上天的燈,有一些危險,孩子們都在下面給爸爸鼓勁,而此時夏天發現了軒軒躲在後面。
她立即跑過去抱住軒軒,說:「姐姐來保護你好不好。」
過了一會兒又鼓勵軒軒站出去:「爸爸看到你,才會更加勇敢。」
大家都沒發現躲在後面害怕的軒軒,只有夏天發現了。真的很喜歡這個很懂得共情的女孩。
夏克立說其實夏天小時候也沒這麼懂得換位思考。
以前在幼兒園還突然就不跟小朋友玩,還跟人家小朋友直接說「我不想跟你玩了」,弄得小朋友特別傷心。
後來夏克立就問夏天:「如果別人也這樣跟你說,你會不會很傷心?」夏天才漸漸明白要懂得去體會別人的感受。
《共情力》中寫到,情感上的被理解絕對能給人安慰,比任何語言都有用。
生而為人,我們都需要共情。
共情這束光,會讓我們收穫內心的平靜和幸福。
*作者簡介:丹老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高校教師;擅長情感虐待問題的診斷和研究,致力於傳播反對家暴的理念,幫助更多女性走出情感傷害的陰影。
青欖家長地帶(ID:educool):百萬中小學生家長聚集地,專門研發趣味小課,讓孩子愛上學習。《跟著青欖學古文》音頻節目正在熱播,內容涵蓋1-9年級語文教材的古文篇目,每天10分鐘,幫孩子解決學古文難的問題。
陪孩子聆聽書中好故事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讓孩子愛上閱讀、堅持閱讀
《帶上孩子,跟著青欖聽名著》


※19歲男生誤殺父親後自殺:培養孩子這項能力真的很重要
※廢掉一個媽媽的最好方式,是讓她忙到沒時間成長
TAG:新東方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