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海外僑胞觸摸地方發展脈搏

海外僑胞觸摸地方發展脈搏

5月29日,第九屆世界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餘位華僑華人社團負責人蔘會。會後,與會代表分赴上海、廣東、貴州、福建四地參觀交流,考察新中國成立70年來各地取得的成就。

「中國發展日新月異,海外華僑華人由衷自豪。」在接受本報採訪時,幾乎所有僑胞都不約而同地發出這一感慨。讓我們跟隨海外僑胞的腳步,近距離感受各地發展脈動。

「中國速度震撼人心」

「每次來上海,這座城市都能帶給我新的驚喜。」作為本屆華僑華人社團聯誼大會上海參訪團團長,美東華人社團聯合總會主席梁冠軍感慨道。

在4天時間裡,90餘位海外僑領代表走進中共一大會址、國際會展中心、浦東國際人才港、上海科技大學等地,與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親密接觸」。

廣州和深圳的新面貌同樣讓海外僑胞驚艷。「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粵港澳大灣區能比肩全球第一灣區。」英國倫敦華埠商會主席鄧柱廷直言,大灣區的迅猛發展令同行僑胞矚目。

「深圳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者和領頭羊。」大洋洲中國和平統一促進聯盟秘書長兼副主席、澳中人民友好交流協會執行會長田飛表示,深圳速度、深圳 經驗讓他「備感震撼」。

將坐標移至貴州省,旖旎的西部自有一派大美風光。大數據中心、平塘國際天文館、醫療健康產業基地……走過這些景點,一個現代化、數字化的貴州形象逐漸在參訪僑胞的心中樹立起來。

「我是第一次去貴州,原以為貴州很窮,沒想到發展速度這麼快。」莫三比克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執行會長王孝金說,貴州是西部發展的一個縮影,祖國的強盛令人欣喜。

對此,東帝汶華商聯合會執行會長陳振光深有同感。「過去談到貴州,『地無三里平,天無三日晴,人無三分銀』是固有印象。通過3天的參訪,這樣的印象完全被顛覆了。」

「為大數據奔跑」

通過實地考察,越來越多的僑胞發現,高科技與數字化已成為中國發展的關鍵詞。

「上海城市綜合管理中心令我大開眼界!從居民如何生活,到交通如何運行,再到城市運行中出現的問題,這些都能通過城市管理中心觀測與解決。」在美國紐約生活多年的梁冠軍表示,上海智能化的管理模式有利於維護社區治安,這一點值得紐約借鑒。

粵港澳大灣區的煥然一新,也令各位海外僑胞印象深刻。「8年前還是一片灘涂,想不到短短几年間,大灣區成了一個如此現代化的新興城區,若不是親眼所見根本無法想像。」田飛表示,這是黨和國家「有力量」的生動例證。

「發展中的前海就是深圳的心臟。」鄧柱廷表示,深圳的城市規劃和高科技產業充滿活力,作為「特區中的特區」,前海發展大有可為。

而對於十多年前離開福清、遠赴非洲大陸追夢的王孝金而言,這次福建行活動得以重回故土,同「娘家人」共話家鄉發展,他感慨頗深。

「『元洪在線』給海外僑胞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平台。」據王孝金介紹,「元洪在線」是福建省重點打造的跨境電商交易平台,服務對象為海內外食品供應商和採購商。「我希望藉助這個平台,將莫三比克豐富的海產品帶回福清。」他說。

在貴州,「綠色」成了僑領們津津樂道的關鍵詞。「只要能堅持貫徹綠色發展方針,貴州的前景不可限量。」陳振光表示,貴州之「綠」既離不開生態環境保護,也反映出貴州省發展大數據等高新尖項目的新思路。

「貴州的發展模式既不同於東部,也有別於西部其它省份。」中國—巴布亞紐幾內亞友好聯合會主席林華農的觀點與陳振光不謀而合。「世界都在為大數據奔跑,雲上貴州必將帶領中國西南地區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做好橋樑和紐帶」

展望未來,參訪僑領紛紛表示,搭建住在國與中國地方經貿合作平台,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海外僑胞責無旁貸。

「每一位海外僑胞都是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絕佳媒介。」梁冠軍認為,儘管中國國際影響力在不斷提升,但很多沒有來過中國的人可能會心存偏見。通過這次考察,各位僑領要爭當樹立新時代大國僑民形象的示範表率,講述真實的上海和中國故事,進一步擴大中國「朋友圈」。

對此,田飛也感觸頗深。他表示,澳大利亞的廣東籍華人很多,僑胞是拉近中澳兩國關係的重要橋樑和紐帶。在澳僑胞要爭做中澳友好關係發展的堅定推動者,做中國創新發展的堅定參與者,將更多鮮活、接地氣的中國故事帶給身邊的各界朋友。

「在宣傳貴州的同時,我們也會想盡辦法為貴州發展做一些實事。」陳振光認為,代表革命血統的「紅色」與代表發展方針的「綠色」,是貴州應著力打造的兩大金字招牌。海外僑領會通過各種渠道助力貴州發展,為各類產業的「引進來」與「走出去」添磚加瓦。

「我的願望,就是把非洲各國的僑胞帶回福清投資。」王孝金說,海外華僑華人始終牽掛著家鄉的發展。作為一名多年在海外打拚的僑領,他既鼓勵家鄉人在非洲開創新天地,也願意幫助在非僑胞與福清建立聯繫,反哺家鄉產業發展。

「海外僑胞將發揮聯通中外的優勢,進一步推動廣東走向英國,讓廣東與世界建立更長遠的聯結。」鄧柱廷表示,在中英兩國經貿合作穩步向前的大環境下,華僑華人可以積極搭建平台,推動廣東與英國在金融、旅遊、醫療、教育等行業進一步接軌。(楊 寧 陶紫東 劉 月)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9年06月10日 第 06 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外網 的精彩文章:

美國極限施壓對我國影響可控
海外網評:莫迪2.0時代開啟,印度外交將走向何方?

TAG:海外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