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旅遊 > 【西部地理】柴門關遺址:古陰平雄關,扼甘川咽喉之地

【西部地理】柴門關遺址:古陰平雄關,扼甘川咽喉之地

柴門關遺址:古陰平雄關,扼甘川咽喉之地

【西部地理】柴門關遺址:古陰平雄關,扼甘川咽喉之地

打開今日頭條,查看更多圖片

柴門關附近險峻的白水江峽谷

【西部地理】柴門關遺址:古陰平雄關,扼甘川咽喉之地

雍正年間的摩崖石刻

【西部地理】柴門關遺址:古陰平雄關,扼甘川咽喉之地

柴門關新修葺的城牆

柴門關距甘肅省文縣縣城40公里,是古陰平四大雄關最為險峻的一座,拱衛階州門戶,現在四川九寨溝縣境內,唐時便是入蜀必經要道。

1 一個奇異的地理單元

從蘭州坐火車到隴南市,再坐班車去文縣,仍然花了近8個小時。從隴南市到文縣的這段路途,212國道一直在白龍江的峽谷中穿行迴繞,公路兩邊的山體有的冷峭高峻,有的突兀而起,有的怪石崢嶸,有的搖搖欲墜,而腳下尚在枯水期的白龍江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爍著青綠色的光芒。

瞬間駛入了一個奇異的地理單元。

文縣,古稱陰平。文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麓,東接四川廣元市,西連隴南武都區,南達九寨風景區,北鄰陝西與寧強縣隔江相望。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在文縣境內觸目所及,便是四周突兀而起的大山,分割了視野,割裂了空間。原來文縣處在秦嶺和岷山兩大山系接壤處,自東向西由亞熱帶丘陵區向高山峻岭、深山峽谷區展布,形成西高東低的地形。

在這些縱橫的大山之間,像樹葉上的網狀葉脈,密密麻麻分布著兩江、八河、三百六十多條小溪,跌跌宕宕尋找出路,境內的白龍江、白水江由西至東穿流而過,匯入嘉陵江。

自古以來,進出大山的文縣先民們便踩踏出了一條通往山外的陰平道。清平年代時逆江而上或順江而下,交換生活必需品,若是遇到烽火戰亂,本來順暢的古道便被層層阻礙或者攔截,於是山水相逢的文縣就多了一種人設的風景——關口遺址。

在文縣,當地人們時常會自豪地說古陰平有兩江之險、四大雄關之固,為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兩江指的是白龍江和白水江,那麼四大雄關何指。當地文友解釋說是玉壘關、柴門關、臨江關、青塘關。

玉壘關、臨江關、青塘關在如今的文縣境內。玉壘關位於縣城東30公里的玉壘鄉境內,緊鎖白龍、白水兩江之口。三國時蜀魏相爭,諸葛亮取此關欲得隴南全境,蜀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令陳式取陰平歸蜀。後來鄧艾偷渡陰平亦過此關。宋時蒙兵闊端西上、明傅友德南下皆過此關。

臨江關實際上就在我們來的路上途經的臨江鎮,在縣城北30公里,白龍江洶湧而來,難以跨越,古為船渡。明初傅友德、明末李自成都曾經過此關。

青塘關,在縣成南60公里處。宋時開通,是陰平與蜀地以引商旅的隘口雄關,它所在的摩天嶺,便是大名鼎鼎的鄧艾偷越奇襲成都的那座大山。

臨江關拱衛階州入文門戶,玉壘關控扼通隴去蜀之咽喉,青塘關以防偷襲者弄險,柴門關則是攔截松(松潘)、扶(九寨溝縣東北)進關去秦到隴甚至下川北的鎖鑰,數地安危全繫於一身。

那麼,柴門關遺址在何處?

2 來甘肅走親戚,轉完又回四川了

它就在縣城西40公里的白水江邊,但按行政區劃,如今卻屬於四川的九寨溝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我們沿著白水江逆流而上,從文縣縣城出發去往文縣石雞壩鄉。這條去九寨溝的公路所走的路線,與古陰平西道暗合,它向西經哈南寨過柴門關、南坪鎮(九寨溝縣)翻弓杠嶺到松州(松潘)。

陰平古道西線當時的功用有兩點:加強中央朝廷與地方之間的聯繫,兼顧與民族地區互惠互利的「茶馬貿易」;沿線處在漢藏彝民族走廊,出山入山之道必然有軍事用途,歷朝歷代兵事頻仍。

與公路一路相伴而行的白水江,真是一條有趣的江河,它幹流全長296公里,發源於四川松潘縣和九寨溝縣交界處的弓杠嶺,從柴門關附近流入文縣境內,在玉壘鄉關頭壩匯入白龍江,浩蕩南下,又在四川廣元市境內匯入嘉陵江。這種感覺就像是來甘肅走親戚,轉完又回四川去了。

清修文縣誌上說:「柴門關在縣西一百里,距哈南寨二十里。負山臨河,勢極險隘,峭壁鐫『秦蜀咽喉』四字。出關五里,即四川南坪界。」

去年深秋,記者曾去踏訪過被列入中國首批傳統村落名錄的哈南村,它位於白水江上游南岸,其實離號稱「秦蜀鎖鑰」的柴門關僅6公里。正在修建的武九高速公路沿白水江南岸過境石雞壩村,在石頭雞壩設置互通立交,經哈南村、宛平、水溝坪,以隧道穿越柴門關止於終點青龍橋(甘川界),順接四川省規劃的綿陽至九寨溝高速公路。天塹將變成通途,但現在從哈南村去往甘川交界的青龍橋,仍可慢速行駛,從容欣賞瑰麗的峽谷風光。

白水江兩邊是高聳入雲的山巒,靠近江水的崖壁壁立千仞,讓人望而生畏。當地文友還在耳畔報著那些地名:媳婦崖,吊兒嘴、亮虎嘴、大嘴上、二嘴上、鍋鼎嘴、蠻頭嘴、架梁嘴……光從字面就能想像到地勢的險惡奇崛。

就像一位丹青妙手,斧劈、披麻、雲頭、荷葉、雨點、折帶、解索、米點各種山水畫的皴法,在我們面前盡情展示。加上峽谷間勢若奔雷的白水江激流飛湍,石崖上開鑿的棧道洞孔更是令人目眩神移。

3 濃烈的三國文化味道

一跨越青龍大橋,距柴門關遺址所在的青龍村就只有2.5公里了,附近的海拔只有千米左右,是九寨溝縣最低處。

青龍村只有二十來戶人家,村口就是柴門關,如今在這裡已形成景區。

離柴門關村二百來米的石崖上,我們清晰地看到一方摩崖石刻上面鐫刻著「秦蜀交界」四個大字,從落款上可以看到它刻於清雍正九年(公元1731)五月二十六日,距今已有380多年的歷史。而更早的古代駐軍關門處的歷史見證「秦川鎖鑰」看著字跡並不明顯,當地村民說,早在2012年時由於千百年以來風吹日晒,岩體變得酥軟,刻有「秦川鎖鑰」字樣的大石便垮掉了一部分。

一位村民在河道里和山腳下一點一點去找,最終找回了9塊刻有文字的石頭碎片,其中就包括有「鎖」字的半邊石塊。

青龍村村民們在政府的組織下,投工投勞、就地取材,用山上的青石打磨成片,對柴門關170餘米長的城牆進行修繕復原。同時,用仿古黑磚、軍旗、蜀兵石像加以修飾,飄舞的旌旗、古樸的棧道、熱鬧的驛站,於是這裡處處透露著濃烈的三國文化的味道。

2006年,在柴門關遺址還發現過一塊約3米長、2米寬的石碑,上面記錄了守關卡軍事編製等情況,碑喉上就有柴門關。為何稱之為入川之咽喉?九寨溝文士馬忠有詩云:「內似川江外是秦,一夫據險萬夫訓。邊關啟閉曾雄壯,鎖住風光不漏春。」

通過這首詩,我們就可看出柴門關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險峻的地勢,是名副其實的入川咽喉之地。

文/圖 蘭州晨報/掌上蘭州記者 劉小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