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面還有一句更值得深思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面還有一句更值得深思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下面還有一句更值得深思

中國曆來都是一個禮儀之邦,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傳統文化自然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而,幾千年發展中,也流傳下來無數諺語,俗語,成語,歇後語。這些都是老祖宗們經驗的總結,細細分析,都是很有道理,對我們的生活,工作,甚至人生都會有很大幫助的。那我們一起來分析幾句。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三人不抱樹,其實後面還有一句:獨坐莫憑欄。這些話肯定不是聳人聽聞,空穴來風。應該都是古人們曾經的親身經歷,後來有了不好的結果,所以編成俗語用來告誡後人。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很簡單:一個人的時候最好不要去寺廟,兩個人不要一起去井邊看,三個人不要一起抬樹木,一個人的時候不要靠著河邊的欄杆獨坐。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一人不進廟:古代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律法不完善,大家的整體素質也都不高,社會治安也比較混亂,也沒有現在這麼普遍的電子監控。而寺廟中一般都會有比較貴重的東西。如果一個人去了,財物丟失,那麼責任就很難說清了。

另外就是,古代好多人犯罪以後,都喜歡躲進寺廟,並且由於寺廟大多比較隱蔽,比較容易逃避官府,也常常成為不法分子進行違法犯罪的活動場所。據史書記載,唐朝時候,有些人打著寺廟和尚的旗號,打劫過往商人,危害一方。這樣的情況下官府自然要派兵圍剿,最終也是事情敗露。此後好多富商都不敢再隨意出入寺廟,就算出入也是偽裝成平民百姓的樣子。

二人不看井的來由是兩個秀才的故事。兩個窮秀才進京趕考,本來就很窮酸,路上花光了盤纏,趕路趕得又餓又渴。隨找了半天終於找到了一口井,其中一個秀才就到井邊想取水喝,另一個同伴殺心頓起,把他推到水中淹死了。並且拿走了他剩下的財物,獨自進京趕考。這樣一來不僅自己有了盤纏,還讓自己少了一個競爭對手。而且當時沒有目擊者,只有他們兩個人,沒有人證,這個案子最後也沒有辦法破。

三人不抱樹,其實就跟三個和尚沒水吃差不多。一棵樹一個人可以抬動,兩個人的話,可以省點力氣。可是如果是三個人,都想著自己省點力氣,互相推脫,就很容易鬧矛盾。獨坐莫憑欄,因為一個人情感低落的時候容易回想起不好的事,在水邊更容易有輕生的念頭,所以才會有了這句話。

古人的智慧都是生活經驗的總結,對於今人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應該好好揣摩古人這些心思,作為對我們生活的指導,為人處世的道理,也是我們人生的一筆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敏恆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揭秘古代的「重男輕女」現象,遠比你想像的更可怕!

TAG:敏恆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