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對越反擊戰,如果由粟裕來指揮,情況會怎麼樣?

對越反擊戰,如果由粟裕來指揮,情況會怎麼樣?

粟裕大將,是我軍歷史上最為優秀的軍事家之一。他戎馬一生,戰功彪炳,為中國革命戰爭,特別是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他指揮作戰,謀深計遠、多謀善斷;善用奇兵,以奇得勝;因變用智,克敵制勝。他勤于思考,勇於實踐,不拘一格地運用兵力和轉換戰法,甚而至於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是天才的謀略型統帥。用《宋史岳飛傳》中的「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來形容他的軍事指揮藝術,再恰當不過了。

1979年初春,中國人民解放軍遂行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時,粟裕72歲,任中央軍委常委、軍事科學院第一政委。這一仗,是我軍自抗美援朝戰爭結束之後進行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爭,雖然時間短,前後歷時僅28天,但是參戰部隊規模不小,達到了55萬人以上,是一次典型的多兵種協同的大兵團作戰。

不管是戰時還是戰後,都有很多人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大兵團作戰,正是粟裕的強項,如果由他而不是由許世友來指揮廣西方向作戰,會不會戰果更大?會不會傷亡更小?會不會進程更順利?會不會場面更好看?

粟裕的軍事指揮水平比許世友高,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如果僅僅因為這個原因,就認為粟裕出征就一定比許世友打得漂亮,部隊的傷亡肯定會更小,這恐怕有些想當然,有些一廂情願了。

打仗,是一個整體工程,不單單只靠指揮員的運籌帷幄,深謀遠慮,臨機應變;還離不開戰鬥員的出生入死、衝鋒陷陣、前仆後繼。也就是說,再高超的謀略,再正確的決心,也要靠部隊以實實在在的作戰行動去貫徹,去實現。要是部隊的軍事素質有限,戰鬥力有限;要是部隊對自然環境不熟悉,也沒有相關地形條件下的實戰經驗;即便統帥再睿智,指揮再高明,對於作戰的影響也是有限的。畢竟,打仗不是下棋,做不到那麼輕而易舉的如臂使指。

那麼,1979年作戰時,部隊的整體軍事素質如何呢?

首先是訓練不足。受到特殊時期的衝擊,軍事訓練長期在低層次、低水平徘徊。而且占陸軍師主要比例的乙種師平時主要執行農業生產、工程施工、營房建設等任務,真正可以用于軍事訓練的時間很少。以武漢軍區43軍128師為例,這個師受領南下參戰的任務時,已經連續搞了兩年的生產和施工,所轄3個步兵團里只有383團8連在進行訓練。

其次是新成分大量增加。這次參戰的29個陸軍師,乙種師佔了21個,部隊臨戰擴編,補入的新兵多,新提升的幹部多,新組建單位多。還是以128師為例,新老兵比例為1比1.5,而擔負主要作戰任務的基層戰鬥連隊補入的新兵佔50%還多;新提升的幹部佔了幹部總數的22.5%,9個步兵營長裡面,沒有一個搞過實兵戰術演習,27個步兵連長裡面,只有3個搞過連進攻演習。

再次是實戰經驗缺乏。大部分參戰部隊自50年代初期之後就沒有再打過仗,長期處於和平環境之中,對於戰爭已經非常陌生,特別是完全沒有和越南軍隊作戰的經驗。

以上三點用五個字來概括,就是戰鬥力有限。

接下來我們再看地形。戰場是位於距離國境線50公里(圖上直線距離)以內的越南北部淺近縱深地區。這一地區地處亞熱帶,屬於山嶽叢林地形。除了曾經參加過1961年中緬邊境勘界警衛作戰的少數部隊外,參戰部隊絕大部分不熟悉這一地形,更談不上實戰經驗。前所未見的陌生的地形,是擺在我軍面前的主要困難之一。

越南北方路少、路窄、路況差,嚴重影響了部隊進攻路線的選擇和機動的速度,使得我軍的優勢兵力和重裝備無法充分發揮作用。北線擔任戰役穿插的部隊為了按時到位,只能一個勁的往前猛衝,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和兵力來鞏固所經過的走廊。沿途的越軍還是在交通線上不斷搗亂,這樣就搞得自己成了無後方作戰,比如121師失去後勤保障長達一個星期的時間。連後勤都不能保障,仗能打得好看嗎?傷亡能不大嗎?(但是注意,不要拿這個來黑我軍的後勤保障,因為121師的情況是特例,不是普遍現象)。南線擔任戰役穿插的42軍主力遇到越軍炸壩放水,在班翁地段形成泥濘路段,附近又沒有迂迴道路可供利用,導致交通嚴重堵塞,部隊前進困難,極大地影響了攻克高平的時間。

總而言之,除了部隊軍事素質不高,戰鬥力有限之外;在越北的惡劣地形上,對陌生敵人作戰的組織指揮、戰術運用、後勤保障都是全新的課題,只有通過在實戰中交出必要的學費去解決。粟裕不是神仙,面對全然陌生的戰場,真的由他來指揮,情況也未必好到哪裡去,不會有大的改觀。(更何況他離開部隊,離開軍事主官的位置多久了,你心裡就沒點數?)

為了方便理解打個比方:一個班絕大多數人頂死就是一個上二本的水平。你換個班主任,然後要求三個月後百分之八十上211,你覺得可能嗎?

不顧客觀條件,以為打仗只要有一個優秀的指揮員就能萬事大吉,你那是古代文人創作的章回小說看多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疆烽煙正十年 的精彩文章:

TAG:南疆烽煙正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