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袁秉達:四場教育融為一體,彰顯黨的初心與恆心

袁秉達:四場教育融為一體,彰顯黨的初心與恆心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黨連續開展了四次大規模的專題思想教育,依次是2013年首創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2015年進行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2016年實施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今年6月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四者前後相繼、一以貫之,渾然一體,邏輯自洽,體現了黨內主題教育和思想建設的總體設計。四場黨內教育的共同點是,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這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黨內思想教育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優良傳統和有效抓手,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舉措和統一部署,體現了初心立黨、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決心、信心和恆心。

一、史上首創:第一場教育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篇,貴在握過接力棒,繼承好傳統

加強黨內思想教育,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成功經驗。在我黨歷史上曾經開展過全黨普遍的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育運動、整黨整風運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教育活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創先爭優活動等等。但是,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為主題的學習實踐活動,在黨史上還是第一次。黨的十八大以後出台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有其深刻背景和重大意義。2012年11月15日,新當選的習近平總書記發表講話表示:「今天,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手裡」。「定當不負重託,不辱使命」。他嚴厲警告全黨同志,腐敗問題越演越烈,最終必然會亡黨亡國;他強調「全黨必須警醒起來」、「打鐵還需自身硬」,顯示出黨中央決心狠抓黨風廉政建設,確保幹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

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和平建設階段,還是在改革開放新時期,群眾路線、群眾工作始終是我黨的優良傳統和一大法寶,也是我黨的真正優勢。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意義在於,把黨的群眾路線全面貫徹落實到執政治國的實踐中去,有利於教育引導黨員幹部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創新群眾工作方式方法,切實改進工作作風。人民群眾始終是我們黨的堅實執政基礎,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們一定要擔當起對民族、對人民、對黨的重大責任,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鬥,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同年12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的八項規定。以八項規定推進黨風廉政建設,整治和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這基礎上,2013年黨中央正式推出了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創新之舉。自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以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為重點,中央政治局帶頭,一場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自上而下在全黨深入開展。經過一年多的教育實踐活動,收到了「黨員幹部受教育,人民群眾得實惠」的顯著效果。伴隨著「打老虎」「拍蒼蠅」「全球獵狐」等反腐倡廉取得的顯著成就,廣大群眾普遍稱道「黨的優良傳統又回來了」。這場教育的真正目的和意義在於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深入基層調查研究,親近群眾、聯繫群眾、服務群眾、依靠群眾,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帶領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圓中國夢。

二、關鍵少數:第二場教育針對處級幹部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重在發揮好領導幹部的標杆引領作用

第二場黨內教育,是專門針對領導幹部這個「關鍵少數」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其實,前兩場主題教育是首尾相接,互有交叉的,體現了承上啟下,延展深化的邏輯關係。政治路線確定之後,幹部就是決定性因素。要把黨的群眾路線全面貫徹落實到執政治國的實踐中去,首先必須抓好領導幹部隊伍建設。

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治吏。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乾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世間事,做於細,成於嚴。「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嚴字當頭」,從嚴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們要把從嚴管理幹部貫徹落實到幹部隊伍建設的全過程,必須堅持從嚴教育、從嚴管理、從嚴監督,讓每一個幹部都深刻懂得,當幹部就必須付出更多辛勞、接受更嚴格的約束。

「三嚴三實」是在群眾路線教育活動中衍化出來的。2014年3月9日,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安徽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對各級領導幹部提出了「既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的要求。此後,黨中央在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活動進程中,及時把「三嚴三實」進一步提升到領導幹部最基本的政治品格和做人準則,作為黨員、幹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2014年10月,習近平在總結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經驗時,又要求各級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按照「三嚴三實」要求,深學、細照、篤行焦裕祿精神,努力做焦裕祿式的好乾部。這兩場黨內教育,實質上已經順利完成了無縫對接。2015年4月,中辦印發《關於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方案》,明確「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作為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延展深化,作為加強黨的思想政治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重要舉措,要融入領導幹部經常性學習教育,不分批次、不劃階段、不設環節,不是一次活動。

「三嚴三實」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修身、律己、用權要「嚴」,做人、謀事、創業要「實」,突出了修身第一、做人為本,抓兩頭、帶中間。只有修好身、做好人,才能用好權、律好己、謀好事、創好業。領導幹部唯有具備「三嚴」之心,才能落到「三實」之行;同樣,「三實」落到實處,「三嚴」才能內化於心。「三嚴三實」,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黨性修養與人民情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知行合一的心學。自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以踐行「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為主題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鞏固了反腐倡廉的重大成果,力圖使領導幹部守住底線,不踩紅線,不碰高壓線,是反腐倡廉態勢從「不敢貪」「不能貪」,朝「不想貪」方向發展,有利於確保領導幹部成為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逐步形成常態化的制度安排。

三、主體提升:第三場教育側重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意在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兩學一做」專題教育的對象是全體普通黨員,是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延伸和深化。黨員是黨的細胞,是黨內的主體。在每一次全黨範圍內開展的思想教育中,都或多或少程度不同地受到教育啟迪和鼓舞。實質上,廣大普通黨員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進程中,已經蘊含著「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主題教育的基本要素。

2012年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大當選總書記的第二天就提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並提出黨章是黨內的「根本大法」和「總規矩」。在各級黨組織的全部活動中,都要堅持引導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自覺「學習黨章、遵守黨章、貫徹黨章、維護黨章」。黨章是黨的最高行為規範,是黨內政治生活和黨內關係的基本準則。講政治規矩是對黨員幹部黨性和對黨的忠誠度的重要考驗。與此同時,習近平高度概括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根到底一句話: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武裝全黨,成為當時黨內思想教育的頭等重要的政治任務。由此可見,學黨章、學理論是每次黨內思想教育的題中應有之義。只不過在不同階段、不同對象、教育的側重點有所不同而已。在領導幹部的「三嚴三實」主題教育告一階段,並且進入常態化之後,全面從嚴治黨延伸到對普通黨員的主題教育,便成為黨內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必然歸宿了。領導幹部也是以普通黨員的身份參加「兩學一做」主題教育。

2016年2月以來,黨中央決定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並將其常態化制度化,進一步解決黨員隊伍在思想、組織、作風、紀律等方面存在的問題。要求黨員帶著問題學,針對問題改,著力解決一些黨員理想信念模糊動搖、黨的意識淡化、宗旨觀念淡薄、精神不振、道德不端等突出問題。在學習教育中要強化四個「鐵」的主心骨,著力建設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黨員隊伍。堅持以學促做,引導廣大黨員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按照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做合格共產黨員。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

隨著「兩學一做」主題教育的深化,黨中央及時抓實基層黨支部建設,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發展,加強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基礎性建設。

四、建黨強黨:第四場教育注重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旨在建設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新時代第四場主題教育,是前面三場教育依次推進、順勢而為、健康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長期積累、精心準備、夯實基礎的自然升華。四場專題教育,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形成辯證統一的整體,揭示了思想建黨和理論強黨的基本規律,有利於建設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領導人民決勝小康、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首要政治任務是學精悟透用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這一新思想武裝全黨、武裝頭腦。要組織幹部認真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重點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全面把握思想理論體系、深刻領悟精髓要義。第一,不忘初心,就是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第二,牢記使命,就是牢記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第三,歷史擔當,就是為世界人民作貢獻。中國共產黨98年前在上海石庫門和南湖紅船上誕生,就是銘記這個初心,就去擔當這個使命,就此永遠奮鬥。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我們黨帶領人民再往前走,不管走多遠,始終想清來路、看清今路、搞清去路。不管暴風驟雨、亂雲飛渡、驚濤駭浪,始終做到初心不忘、初心不變、初心不改。這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主心骨。

本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有一些顯著特點值得關注。

第一,準備時間長。從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黨的十九大上宣布在全黨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到2019年6月全黨正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期間實實足足準備了一年零八個月的時間。

第二,基礎工作實。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形成了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五位一體,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的新布局。十九屆三中全會通過了《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大力推進黨、政府、軍隊、群團四大系統的機構改革。黨中央連續出台了《關於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和規定,積極推進「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常態化、制度化進程,抓好領導幹部和普通黨員兩支隊伍建設。正風肅紀一刻不松、半步不退,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等,都是在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作鋪墊。

第三、寓意很深刻。黨的十九大首次宣布將要在黨內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代會結束後僅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就帶領中央政治局常委專程從北京趕往上海和浙江嘉興,瞻仰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回顧建黨歷史,重溫入黨誓詞,宣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習近平多次強調,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2019年5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黨中央決定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僅隔一周,5月20日至22日,習近平總書記專程到江西於都當年紅軍長征出發地考察,強調四個「不能忘記」:我們不能忘記黨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忘記革命理想和革命宗旨,不能忘記革命先輩、革命先烈,不能忘記革命老區的父老鄉親。他強調:「以百姓心為心,與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是黨的初心,也是黨的恆心。事業發展永無止境,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第四,節點把握好。習近平善於把握重要歷史環節和時間節點,及時推出第四場主題教育,體現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決心和恆心。「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也是我們黨在全國執政第70個年頭,在這個時刻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正當其時。」中國共產黨奮鬥了98年,經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我們黨即將迎來百年華誕,經過主題教育的「洗禮」,我黨百年風華正茂,永葆青春。正是在這樣的大歷史觀中,方能感受到這次主題教育的諸多迫切需要和具體要求。

第五,新意亮點多。這次主題教育提法新、創意多、思路活;要求高、任務重、目標明;重點清、舉措實、指導強。特別是明確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鍊忠誠乾淨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鬥的根本任務,努力實現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具體目標,確保這次主題教育取得扎紮實實的成效。其中有不少新提法、新要求、新舉措值得高度關注、認真落實。例如:思想建黨、理論強黨;「堅持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思想政治受洗禮」「要把』改』字貫穿始終,立查立改、即知即改」;「領導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先學一步、學深一點,先改起來、改實一點」;「派出巡迴指導組,開展督促指導」;「宣傳正面典型,深刻剖析反面典型」;「主題教育本身要注重實際效果,解決實質問題」;延續糾正不良四風的一貫思路,進一步「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等。

共產黨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中,面對國內外錯綜複雜形勢和國際風雲變幻,面對嚴峻挑戰和百年未遇的世界大變局,黨內思想教育的削弱、淡化和缺失,是萬萬不行的。但是,思想教育也不是萬能的。我們不能單純寄希望於搞幾次黨內教育就徹底解決所有問題。四次教育是黨內主體的思想品德、優良作風和內在素質的養成教育體驗過程,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的偉大實踐,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創新舉措,經過長期探索和歷史積澱,有利於逐步形成一整套確保黨內教育常態化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在前三場主題教育實踐基礎上,我們及時抓緊制定新的制度,持續完善已有的制度,及時廢止不適用的制度,進一步加快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建設步伐,實現黨的思想建黨、理論強黨與依法治黨高度融合、有機統一。例如,2018年黨中央共印發了70多部黨內法規,2019年5月6日起實施的《黨員幹部教育管理工作條例》等。通過這些年來設置的一系列黨內教育常態化的制度安排和長效機制,使制度化的硬約束與思想教育的軟約束相輔相成,軟硬配套、法理交融、多管齊下,永葆百年政黨風華正茂、青春不老,帶領人民決勝小康、建成強國。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黨集中而連續開展的四場主題教育是一個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的系統工程,前面三場教育是鋪墊,第四場教育是深化和升華。其內在邏輯和歷史走勢是:由黨的十八大產生的新一代領導集體,握過接力棒、續寫大文章,開場教育突出群眾路線,繼承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和根本優勢,體現我們黨不忘初心、不丟本色,不辱使命;其次善抓關鍵,在領導幹部和領導班子中開展「三嚴三實」教育,確保黨的堅強領導和清廉作風;緊接著突出抓黨內主體的全員教育,以「兩學一做」教育推進黨員隊伍建設和發揮先鋒模範作用;然後在鞏固前三場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基礎上,結合新中國建立70周年契機推出第四場教育,升華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新境界,不忘初心強定力、不辱使命求始終。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四場主題教育,一以貫之的是我黨的「初心」「使命」與「擔當」。這是從嚴治黨的永恆課題和鮮明主題。初心,是中國共產黨與生俱來的剛強意志和偉大動力。因為有初心,我們黨才會有造福於民的使命感和實現民族復興的責任擔當;因為守初心,我們才能行穩致遠,永遠奮鬥、夢想成真。建立中國共產黨、建立新中國和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證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後繼、英勇奮鬥的根本動力。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才能做到歷盡滄桑巨變,初心不忘不變;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初心不改不動;面對任何驚濤駭浪,初心不離不棄。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主題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略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這項生肖系列兒歌大賽為何30多年曆久彌新?新時代呼喚新兒歌
端午節將至,品嘗粽子的時候你可想過:粽葉是干垃圾還是濕垃圾?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