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3歲犧牲的年輕幹將,曾被黃埔破格錄取,主席悲嘆三個師也不換

23歲犧牲的年輕幹將,曾被黃埔破格錄取,主席悲嘆三個師也不換

民國確實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期,不論軍政文藝哪一界,都能舉出不少鼎鼎大名的人物。但可惜的是,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有一些極其優秀人,因為種種原因而過早隕落,令人萬分惋惜。

在秋收起義過程中,中共就損失了一員悍將,他的名字叫做盧德銘。他是在掩護大部隊撤退時不幸犧牲的,聽聞其死訊,毛主席悲痛萬分,說出了「還我盧德銘,給三個師也不換」的惋惜之語。

盧德銘真可謂天之驕子,出身四川富貴人家,自幼接受良好教育,若是一路坦順的話,必定能成大器。「五四運動」後,盧德銘接受了新思想的影響,立下了打列強除軍閥的決心,隨後棄筆從戎,報考剛剛成立不久的黃埔軍校。

報考軍校這條路,盧德銘走得並不順利,首先是來自家人的反對,盧父認為家裡條件好,他就該好好讀書走仕途,最不濟也能經商賺錢,總好過干那稍不如意就丟命的活兒。然而盧德銘意志堅決,他跟父親據理力爭,終於還是讓父親妥協了。

第二個困難來自軍校,由於四川離廣州著實太遠,盧德銘跑去廣州報考時已經誤過了招生日期。若是按正常入學程序走的話,他還得等下一次。

迫切想要從軍報國的盧德銘自然不願等,他動腦筋找關係,如願見到了孫中山。孫中山並不認識他,但因有熟人舉薦,他也不好直接拒絕,於是就出題考核盧德銘,問他當今革命的首要任務是什麼。

這個問題問的很大,並不好回答,但盧德銘早有準備,立馬侃侃而談,將自己的見解抱負告知孫中山,贏得了孫中山的賞識,就這樣被破格錄取進入黃埔二期學習。

在黃埔軍校學習期間,盧德銘表現十分搶眼,最為人樂道的是一次關於廖仲愷被殺一事的演講。只見他慷慨激昂,一詞一句皆擲地有聲,說得觀眾為之動容。事後孫中山毫不吝嗇地誇讚道,全校師生都應以盧德銘為楷模。

盧德銘不僅口才極佳,帶兵打仗也不遜色他人。在北伐戰爭期間,他擔任先鋒數次立功,職務晉陞飛快。後來他又響應中共部署,參加了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均有重要貢獻。

然而令人心痛的是,秋收起義失敗後,盧德銘帶隊掩護主力撤退,在與敵人交戰期間不幸胸部中彈犧牲,年僅23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話翔談 的精彩文章:

胡志明曾娶中國姑娘為妻,還與另一姑娘戀愛,可惜最後都沒好結果
古德里安位列德國三大名將,為何卻不是元帥?戰功不足並不是主因

TAG:史話翔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