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非洲至今仍未獨立的地區,大半土地被鄰國佔領,政府在難民營辦公

非洲至今仍未獨立的地區,大半土地被鄰國佔領,政府在難民營辦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民族解放運動。尤其是非洲大陸,幾乎所有國家在近代都淪為西方列強殖民地,因此在民族解放浪潮之中,這些國家先後宣布獨立,陸續建立了幾十個國家。時至今日,非洲在世人的印象中已經徹底解放,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非洲還有一個地區,至今沒能獨立建國,並被鄰國強行佔領,其政府只能暫時設在難民營中。

這一區域便是西撒哈拉。西撒哈拉,位於非洲西北部,瀕臨大西洋,與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相鄰,所轄範圍面積達26.6萬平方公里,不過由於土地以荒漠居多,很多地方不適合人類居住,因此西撒哈拉人口極少,僅有54.8萬人。如今,西撒哈拉地區是整個非洲大陸唯一一個沒有獨立的地區,這倒不是因為西撒哈拉人不願意獨立,而是實在沒有辦法——雖然土地面積高達26.6萬平方公里,但是真正掌握在西撒哈拉人手裡的還不到百分之二十,大部分被鄰國摩洛哥所佔。

公元十五世紀中葉起,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陸續入侵,西班牙人於1885年將布朗角到博賈多爾角一帶劃為「保護地」,1934年時將西撒哈拉正式置為殖民地,1958年改為西班牙的一個海外省。在二戰結束後,西撒哈拉人組建薩基亞阿姆拉和里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波利薩里奧陣線」),開始為民族獨立而不懈鬥爭,而且通過游擊戰對西班牙駐軍造成不小傷亡,令西班牙政府焦頭爛額。與此同時,阿爾及利亞、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這三大鄰國也反對西班牙繼續統治西撒哈拉。

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西班牙政府明白大勢已去,西撒哈拉地區遲早有一天會獨立。於是在1975年11月14日,西班牙組織召開會議,與摩洛哥及茅利塔尼亞簽訂《馬德里協議》,承諾在次年2月撤軍。不過西班牙在這份協議中摻了沙子,那就是鼓動摩洛哥及茅利塔尼亞對西撒哈拉予以分治,摩洛哥佔領北部薩基亞阿姆拉地區(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茅利塔尼亞佔領南部里奧德奧羅地區(面積約9.6萬平方公里),以兩國協定的方式予以確認。

雖然阿爾及利亞對此表示強烈譴責,但這並不能改變什麼。在次年2月26日,西班牙軍隊如期撤出後,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兩國軍隊迅速出兵,開始攻城略地,徹底瓜分了西撒哈拉地區。此後,西撒哈拉民族解放運動更加高漲,不斷進行武裝鬥爭,並在1976年成立「阿拉伯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準備跟摩洛哥和茅利塔尼亞兩個國家繼續死磕。另一方面,曠日持久的游擊戰,令茅利塔尼亞的經濟支柱——鐵礦石開採行業一度陷入癱瘓,該國政府也隨之下台,新一屆政府宣布放棄對所佔區域的主權,承認阿拉伯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對里奧德奧羅地區的控制權。

然而摩洛哥方面卻乾脆更進一步,國王哈桑二世立即下令宣布吞併茅利塔尼亞放棄的里奧德奧羅地區,並派遣軍隊加以佔領,並進行大規模移民遷徙活動,想要通過這種方式改變西撒哈拉地區的民族結構。八十年代中期,摩洛哥在當地修建隔離牆,將具有經濟意義的地區包圍起來進行統治,隔離牆以東的荒蕪地區(約佔西撒哈拉總面積四分之一)則拱手送給波利薩里奧陣線,後者在這一區域建有囊括15萬人的難民營,不過一直無法取得更大戰果。如今,阿拉伯西撒哈拉民主共和國政府一直設在難民營中,已與47個國家建交,還將繼續為獨立而鬥爭下去。

參考文獻:

《列國志:茅利塔尼亞 西撒哈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代帝王都對諸葛亮加封不止,有一皇帝卻予以斥罵,理由令人深思
不自由的「剛果自由邦」:利奧波德二世的野望及其投機事業巔峰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