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直叫囂要脫亞入歐,那為何不廢除漢字?

日本在「明治維新」後,一直叫囂要脫亞入歐,那為何不廢除漢字?

近代以來,由於西方列強不斷侵略擴張,西方文化隨之傳播至全球各地。在此期間,許多被殖民國家被迫接納西方文化甚至被強制同化,最終放棄了自身傳統。 相對而言,歷史上受西方侵略影響最大的是漢語文化圈,日本、蒙古、越南及朝鮮等漢文化國家,在西方列強鐵蹄蹂躪下先後放棄漢語,蒙古和越南甚至還將西方字母作為國語運用在各個領域,漢語文化圈瀕臨解體。至於日本,更是多次叫囂要「脫亞入歐」,為加入歐洲甚至不斷貶低漢文化。然而令人費解的是,日本最終並沒有改用西方字母,仍在堅持使用漢字。

事實上,漢語及漢文化在日本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早在三國時期,邪馬台女王卑彌呼派遣使者出使曹魏,接受魏文帝曹丕封賞,這是中日交流最早的記錄。隋唐時期,日本多次派遣使者、學者和僧人前往中國求學發展,這些遣唐使回國後幫助統治者建立了一系列政治制度,並將漢字和漢文化帶回日本,深刻影響了日本的文化。在日本嘉永六年(公元1853年)前,日本也像清朝那樣閉關鎖國,因為信息閉塞錯過世界變革,最終淪為亞洲弱國。

「黑船事件」發生後,美國以堅船利炮強迫日本幕府打開國門,並簽訂《神奈川條約》,美國趁機成為日本最惠國,享有港口補給、派駐領事等特殊待遇。在美國成功攫取利益後,英、荷、俄等列強蜂擁而至,強迫日本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日本國民因此大受刺激,蘭學家們不斷鼓吹「脫亞入歐」,號召國民從政治、軍事、科技和文化等各領域全面學習西方。在此期間,不論是日本天皇還是普通百姓,都以穿西裝吃西餐為榮。日本為徹底西化,甚至還曾提出「換種計劃」,計劃用各種方法與西方白人聯姻,試圖通過混血逐漸改變種族基因,實在是既卑微又瘋狂。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日本以大國身份參與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與英國、法國、美國等帝國主義國家平起平坐,在政治上初步實現了「脫亞入歐」的目標。在二戰結束後,日本作為戰敗國接受美國監督,美國方面曾要求日本捨棄漢字,像越南一般使用西方字母。不過日本並沒有答應這一項要求,國民至今仍在使用漢字。從國際上來看,日本也是古代漢語文化圈中唯一一個沒有捨棄漢字的國家。說到這裡,許多讀者或許會納悶,日本那麼希望改頭換面成為歐洲國家,為何卻不願改變語言捨棄漢字呢?在子淵看來,主要原因有以下三點。

第一,日本天皇裕仁的強烈反對。上千年來,日本一直受到儒家文化熏陶,信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統治理念,這也是日本天皇控制百姓的倫理基礎。日本若是捨棄漢字改用英語字母或其他西方字母,幾乎等同於捨棄儒家文化,傳承多年的社會結構和道德規範將徹底崩潰。屆時,天皇不僅無法控制治下百姓,連其存在意義也會遭到質疑。因此,裕仁天皇不論何時都公開表示反對捨棄漢字。

第二,日本不願遺忘歷史。漢語文化與日本歷史密切相關,日本大部分歷史典籍都是用漢字書寫。日本如果捨棄漢字改用西方文字,其歷史典籍在翻譯過程中肯定會失去大部分精華,後人很難正確理解日本歷史、繼承傳統文化。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已經發展成為世界強國,對於本國文化的認同度和自信心有所恢復,不再全盤否定自身,所以對於民族歷史和文化非常重視。美國之所以要求日本捨棄漢字,就是為了控制日本人的思想,避免新生代日本人受到戰前宣傳物的影響,從而成為「思想純凈」的新生代。一個國家沒有歷史便沒有未來,日本政府很清楚,一旦捨棄漢字,其歷史文化將受到致命打擊,對其長久發展非常不利。

第三,神道教方面強烈反對。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早已跟日本天皇、儒家文化融合在一起,三者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日本「脫亞入歐」之時,無數日本民眾因崇洋媚外,摒棄神道教,改信天主教、基督教等西方宗教,神道教的國教地位受到極大影響。神道教若是再失去漢字,其教義肯定無法順利傳播,社會影響力必將越來越弱。因此神道教充分發動自己的信徒和影響力,通過各種渠道表示反對。在三方面因素的推動之下,日本於1946年正式頒布《當用漢字音訓表》,規定小學生畢業前需掌握1006個漢字,初中畢業時必須掌握1850個常用漢字,從法律層面上徹底確定了漢字的地位。

參考文獻:

《新編日本近代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觀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歷代帝王都對諸葛亮加封不止,有一皇帝卻予以斥罵,理由令人深思

TAG:趣觀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