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文/幸知在線特約作者 栗子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

都是因為沒有界限感

剛結婚不久的表弟給我打來電話,委屈巴巴地向我訴苦,說真不想離婚。

我很驚詫。

原來,表弟有個女同學,從幼兒園一路讀到高中,一塊兒做作業一起上課放學回家的那種,但別人都以為青梅竹馬可以修成正果的一對,最終卻各找各草,另結新歡。

我偷問過表弟,他調侃說,太熟了,不忍心下手。

成家後表弟還是和女同學走得很近,經常一起嗨歌、吃飯、打遊戲,甚至可以聊天到深夜,弟媳有時覺得自己倒像個外人,心裡不爽,找他吵架,但他反倒怪她小心眼,不應該對他的「哥們」吃醋。

有一天,女同學病了,打電話給他,說老公出差了,不想一個人去醫院。表弟立馬趕去送醫院,又因為照顧女同學,一晚上也沒回家。

這下,弟媳炸毛了,罵那女同學是第三者,無論如何也要離婚…

這傢伙電話里還一口一個「冤枉」:「就是看人家可憐嘛,幫幫朋友而已,我又沒做什麼越軌的事!」

我真是又氣又恨。

我在電話怒懟他:

「世上沒有被冤枉的第三者,只有分不清界限的糊塗蟲!你是有婦之夫,為了陪另一個女人,還一晚未歸,是什麼意思?你考慮過自己的老婆感受沒?你讓她怎麼想?」

氣憤之餘,我還是幫表弟分析了原因,他才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行為。

後來,表弟在我的強烈建議下,斷了與女同學的來往,並真誠地向弟媳道歉,保證不再犯錯,他們才重新和好。

說實在話,每一個所謂清白的第三者,都不是無辜的,他們之所以容易被人誤會冤枉,都是因為界限感的缺失,或多或少在玩曖昧,明明沒有資格去佔據別人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卻還是喜歡越界,自以為無傷大雅。

就像李小璐在pgone家深夜討論劇本,畢瀅穿睡袍隨便進入張丹峰的房間,周一圍與女助理共用一根吸管……

交往越多,關係越靠近,心也越靠近,如果這種親近超過了自己跟伴侶的距離,難免就會產生誤會和家庭矛盾。

在婚姻中,夫妻雙方如果沒有把握好各自的界限,沒有恪守承諾與責任,試圖貪享與婚外異性一時的歡愉與激情,遲早會玩火上身。

正如周國平在《人和永恆》中說的:

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楚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源於無意中突破了這界限。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婚姻里的界限感

是以伴侶的感受為前提

保持對感情的敬畏

記得在《我可能不會愛你》的劇中,程又青和李大仁也像表弟和女同學一樣,從小就認識,倆人雖然各自成家,但是對方還是不能割捨兒時的情感,頻繁往來,關係很好。

甚至李大仁要自己的女人包容程又青在他生命中的存在。

李大仁的女人Maggie,終於忍受不了三人之間這種奇怪的相處關係。說了一段讓很多關係曖昧的男女無地自容,啪啪打臉的話:


「我最討厭你們這種人了!明明心裡有鬼,卻用"好朋友"這個頭銜就以為可以無限上綱,讓我們作你們的墊背,去證明你們彼此有多適合、多有默契、多特別,如果我們吃醋、我們嫉妒,那就是我們小心眼、我們不夠包容、我們膚淺、不懂得你們崇高的友誼……根本都是放屁!」

三毛說過:朋友再親密,分寸不可差失,自以為熟,結果反易生隔離。

不要拿我們是朋友當借口,尤其是異性交往,要保持與朋友間該有的距離,自己的愛人在人生中的排序,應永遠是第一位的,婚姻里有界限感,是對伴侶的尊重,也是對感情的敬畏。

心理學上認為,個人邊界主要包括兩種類型,一是身體層面的,二是心理層面的。

你跟一個人說話時,對方突然離你很近,你下意識的動作可能是向後退,這就是你感受到了自己的空間受到了侵犯,需要重建。這是身體層面的邊界。

當有人未經你的允許用你的杯子喝水,或者坐了你的椅子,躺在你的床上睡覺,你會很不高興,這時,就是心理邊界在發揮作用。

在心理層面,界限是對於自己與他人為不同個體的認知,因為這種不同感,所以每個人是具有獨特且獨立的身份,而且在這份界限感之上,我們會明白哪些該做哪些又不該做。

兩性關係中,我們需要自己的原則與底線,才不會介入別人的邊界,也不至於自己的人際邊界模糊不清,讓人誤會。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對伴侶的信任

應該建立在維護彼此邊界和安全距離之上

為什麼在婚姻中,明明知道有些行為不妥,還是有很多人打破界限,借朋友之名,行曖昧之實?

很多女人往往過分依賴男性朋友,遇見一點困難就找朋友幫忙,受點委屈就與朋友傾訴。

心理學上認為,這是一種時刻尋求安全感的童稚心理。

同樣的情況可以投射到小時候過分依賴父母,會把安全感寄托在父母身上;長大後,又把這種安全感寄託到戀人或朋友身上,在這種心理作用暗示之下,異性交往很容易升溫,使友誼變質。

有些邊界,一旦跨越,就像開弓不能回頭的箭,後悔也來不及。

對「伴侶」百分百的信任當然沒錯,但必須讓對方知曉自己容忍的底線,而不是一味地為了維持表面的虛榮,或者害怕失去對方,而假裝大度,委屈自己的內心。

在有些看似簡單的小事面前,你的態度很重要,面對另一半的越界行為,如果你能堅守底線,申明立場,對方就會越來越清晰邊界,適可而止!

在中國,缺乏界限感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因此引發了很多痛苦。

而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的邊界就是模糊不清的。

父母秉持著「我為你」的宗旨,一次次跨越界限,什麼都要管,小到吃什麼喝什麼,大到讀什麼大學找什麼工作,都要插手。

由於父母的過度入侵,孩子已經喪失了界限感,覺得學習是在為父母學,好壞無所謂;工作是為父母找的,只要能交差就行。該自己的做的,做不了也不想做:一遇到挫折挑戰,要麼逃避責任,推給父母,要麼無力承擔,跳樓自殺。也分不清哪些是自己不該做的,不懂得拒絕:明明不想替人帶班,卻不懂得說不……

尤其是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他們會完美地繼承父母的無界限感。過度關注他人,打聽別人的隱私,不管別人是否喜歡;明知道對方有家室,感覺到了對方的不懷好意,卻不知道該如何拒絕,做出逾越關係的舉動,害人害己;把對方對自己的好當作一種愛慕,哪怕已經有了家庭,也以為可以隨心所欲、無所顧忌地相處;在與伴侶相處中,什麼事都要過問,讓對方感覺到異常壓抑……

美國心理學家霍爾提出過「交際距離理論」:

人與人相處的距離領域可以劃分為四種類型:親密距離、個人距離、社交距離和公共距離。小於45cm就屬於親密距離。

親密關係里的安全感多數都跟距離有關,所以你跟異性的距離有多清晰,另一半的安全感就有多足!

雖然我們現在常常說不要控制欲太強,要有彼此的私人空間,可這並不意味著,你可以和其他異性距離過近,隨意而為。因為婚姻里的界限感,遠比新鮮感、心動感來得更重要。

真正的界限感,是能清晰地區分自己和他人的邊界。在婚姻中,懂得維護自己的邊界,不隨意去觸犯,才是夫妻相處正確的打開方式。

已婚人士在與異性交往中,心裡必須有一道屏障,設定一段安全距離,我不會貿然跨越這條紅線,走入他人的地盤,更不會稀里糊塗的讓別人破壞自己的設防。

其實,婚姻的安全距離,就像《西遊記》里,孫悟空為師傅唐僧畫的那個圈,在圈內怎麼著都是安全的,若出了那個圈,那些偷窺者,就會來招惹和試探。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所謂清白的第三者,沒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婚姻的邊界,就像一堵防火牆,這堵牆越嚴密,越堅固,外面的火是怎麼也不會燒進來的。

很多人都在問,感情里的界限感到底是什麼?

有一個網友是這樣回答的:你愛的人就是你的尺度,她不喜歡的事情你做了就是越界。

曾在網上流行過「擰瓶蓋」的測試。

男人帶老婆去看電影,有一個坐在男人後排的美女,突然遞過來一瓶礦泉水,說自己擰不開,想要男人幫忙擰開瓶蓋子。

請問這個男人應該怎麼做?

網友們大多有兩個回答:


當然要幫忙,美女嘛,何況這是舉手之勞! 肯定不能擰,擰了的話,回家後老婆會把自己的腦袋擰下來!

怎麼辦?這忙幫還是不幫?

不用糾結,羅振宇在《時間的朋友》演講中給了我們正確的答案:


姿勢是這樣的,拿過礦泉水瓶,說:「老婆,你要不要幫她這個忙?」 老婆說:「我也擰不動。」 「那好,老婆,我幫你擰開。」

有時候,不是不幫忙更不是不能幫,而是取決於看你怎麼幫,用何種方式去幫。

這個測試中,男人心中的界限感,是建立在照顧老婆的感受和排除不必要的麻煩之上的。有了這個前提,去幫助別人,這才是對自己和別人都負責任。

如果一個男人真的愛你,他不會太靠近異性,更不會撩騷,他會時刻把控自己的邊界,會讓心愛的人有滿滿的安全感。

邊界感是替他人著想的體貼,是對自我身份的認知。

有界限感的人,縱使上個節目,做個遊戲,也很注重行為細節,心中時時考慮另一半的感受,顧及另一半的體面,懂得找合適的借口,為自己貼上標籤,因為他們都明白,和其他異性過分親密,是無界限感的胡為,會讓自己的伴侶感到不安。

有界限感的人懂得避嫌,不會和任何異性有什麼過分的舉動,會很自然地與異性保持距離,因為這是對彼此關係的重視和保護。

成熟的夫妻,懂得維護自己的婚姻。他們心中有清晰的界限感,即便伴侶不在現場,他們也不會去做可能令他/她傷心難過失望的事情。

這是一種深到骨子裡的自覺與教養,是對另一半最真誠的尊重和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的精彩文章:

黑暗中的十個情人:男人最狠的一招,所有女人都會深陷
曾被富豪包養,狠心拋棄吳奇隆的她,憑什麼遇到寵妻狂魔?

TAG:心理情感導師潘幸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