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Papi醬的通透劉欣然的懂事,其實都源於「媽媽說」

Papi醬的通透劉欣然的懂事,其實都源於「媽媽說」

母愛,最終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子間的情感,應該是生命中最深厚的緣分。母親是陪伴孩子成長的重要夥伴,隨著孩子的成長,母親對其生活的參與程度必然是遞減趨勢。強烈的母愛不是對孩子恆久的佔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不然只會讓人感到壓力和歉疚。

在COCO看來,真正的母愛,是懂得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擁有自己成長的能力,經歷風雨。母親能做的,就是在背後默默支持。同時,這也是母親真正信任孩子作為個體「成人」的表現。

即算洒脫如Papi醬,面對婆媳相處還得「聽媽媽的話」,姜媽說,「婆婆要把兒媳當成女兒,但兒媳要把婆婆當成婆婆。」母親告誡女兒不能把婆婆當媽媽,把婆婆的付出當作理所應當,更不要將壞情緒傳遞給婆婆。Papi醬說,我的壞情緒都留給我那尊貴的母親

「聽媽媽的話」有時是最有效的生活智慧

世上的母子/女關係都有一段喜歡和母親過不去的日子。因為和母親關係親密,孩子總能更清楚地感受到母親身上的缺點。尤其是同為女性的女生,對母親的問題更為敏感。大家試圖修改或逃避母親的自己的控制,以示反抗。

COCO覺得雖然大家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但可以持保留意見。母親從來都不虧欠我們什麼,她不需要也不可能去改變。去討論或者試圖要求她接受一些新想法有時是徒勞,自己也心累。不如「聽媽媽的話」,她開心、你輕鬆。

比如最近頻上熱搜的「娘娘」蔡少芬一家,蔡少芬夫婦都選擇了讓步,「聽媽媽的話」,不和母親/婆婆爭執。節目組安排大家去西班牙,錄製時一家三口走散了。先生張晉想回去找蔡少芬,但母親希望先一起到達酒店再說。

張晉當時頗為為難,在異國大街母親已經走累了,不太可能和他一起去找妻子。最後他選擇和母親先到酒店。安頓好一切後他想出去找妻子,母親卻說了句「找誰啊」。這裡張晉卻沒有一味妥協,而是主動尋找失聯妻子。

蔡少芬好不容易和張晉匯合找到酒店,舊疾複發躺在沙發上休息。婆婆卻一直在旁邊碎碎念責怪當時為什麼要分開......沒什麼氣力的蔡少芬只能無奈地閉上眼睛,默默聽著,沒有爭辯。

將心比心,以誠待誠。婆媳關係的本質說到底其實沒有關係,大家不過是共同認識一個男人罷了。因此這樣的關係更適合「合則來,不合則保持禮貌客氣的婉轉距離」。就像Papi醬母親說的,不要把婆婆當媽媽,把壞情緒載入在彼此肩上,只是放大矛盾而已。

「母親」,不代表完美

它只是女人的一種身份

誠然,母愛是偉大的。從古至今的主流價值觀里,母親就代表著無私、包容。但宏觀來看,母親不過是女人眾多社會角色中的其中一種,它並不意味著完美。這世上有幾人能做到真正的無私呢?

有趣的是,可能是基因、或是長久生活的言傳身教,「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成了很多子女長大後的定律,背後是對母親的依賴或認可。就像《都挺好》中,蘇明玉最厭惡母親的不近人情,蘇大強卻說你(強勢的樣子)真像你媽媽。

承認吧,不管我們曾經如何掙扎、叛逆,成長的風雨過後,母親說的「道理」,總是會時不時地閃現在大家的腦海里。不管平常多不忿母親的嘮叨,困惑時還是會不自覺地想起或求助母親。

可見,孩子對於母親而言不僅是生命的延續,也是靈魂的繼承。母親的形象更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男孩依賴母親,母親形象將成為男生長大後的求愛標準;女孩則會不斷模仿母親、認同母親的行為,這也將投影到她之後的婚姻生活中。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真正能夠製造安全感的只有愛。家是港灣,愛是退路。感受遠比所謂的事實更重要,而在家庭中,理解並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因為愛,選擇傾聽;因為尊重,所以理解。

圖片來源

新浪微博

時尚COSMO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如需轉載,請聯絡我們獲取版權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別忘了點個贊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COSMO 的精彩文章:

范寧妹妹這條裙子火了70年,經典究竟是什麼?
想對娜扎每個髮型說:我也是,喜歡你!

TAG:時尚COSM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