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格力股權花落誰家?大概率厚朴攜高瓴資本格力管理層接盤

格力股權花落誰家?大概率厚朴攜高瓴資本格力管理層接盤

【獵雲網(微信:ilieyun)北京】6月10日報道

格力電器15%的股權爭奪戰自今年4月打響,股價一度大漲,4月19日達到峰值65元,漲幅9.24%,但近期已回調了許多。多家接盤者中,厚朴資本備受矚目,有可能聯手高瓴資本、格力電器管理層共同以69億美元收購格力電器15%股權。

此次厚朴牽頭的集團與格力方面展開深入談判,涉及交易價格為6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6億元)。但格力一位內部人士表示:「目前收購價格還未確定,69億美元不是最終價格。還需關注談判情況。」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6月5日表示,決策權不在她手裡,珠海國資委會處理這件事。但據每日經濟新聞,珠海國資委表示對「接盤事宜」一概不知,「最好等官方的回應」。

格力為何引發搶購?

從2018年財務報表來看,格力電器盈利262億元,而截至今年一季度末,賬上現金約1132.88億元。現金凈流量長時間保持在較好的水平,甚至還略高於凈利潤水平,處在健康發展的階段。充足的現金流可以支撐公司擴張發展,進一步推動產品升級,提升業績,支持格力未來豐厚的股息。從4月的估值來看,賣方底價約為45.79元,對應市盈率為2018年券商一致預期的10.1倍,處於近年來的低位,較3年平均市盈率折扣15%,較行業可比公司估值折扣30%,行業近3年平均市盈率14.5倍。另有研究人士指出,格力是全球家電行業無可爭議的龍頭,空調產品市佔率連續十餘年國內第一,同時長期領跑全球市場主打中高端產品,產品均價高於本土品牌,毛利率顯著高於競爭對手。從短期來看,渠道去庫存周期在2020年將進入尾聲,並開始重新進入補庫存周期;就中期而言,空調行業未來3年的增長較為確定;從長遠來看,三線及以下城市及農村地區目前家電滲透率較低,為行業發展提供可持續增長空間。

有備而來的厚朴

厚朴今年已在珠海成立3家公司,或為接盤做準備。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厚朴投資在今年1月初分別在珠海成立了3家公司。尤其是5月24日剛成立的澳控控股(珠海)公司,主業務為自有資金投資控股、投資諮詢,厚朴此舉更可能是為收購格力電器做鋪墊。

厚朴投資什麼來歷?為何胃口如此之大?

作為業內罕見的不公開官網、不公布聯繫方式的投資機構,厚朴憑藉三位創始人的影響力已在業內獲得了極高知名度。

2007年成立的厚朴基金,創始人是高盛高華原董事長方風雷、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原大中華區主席何潮輝和高盛亞洲投資銀行部原聯席主管王忠信。2008年完成首期基金融資,共募得25億美元,其中淡馬錫投資8億美元,高盛投資3億美元。

如今,厚朴投資的資產管理規模已達140億美元,國內眾多行業巨頭都接受過厚朴的投資。2009年7月厚朴60億港元入股蒙牛乳業;2010年4月以1.65億美元入股雨潤食品,目前厚朴旗下基金已投資了蘑菇街、小米、商湯科技、馬蜂窩、蔚來汽車等企業。其中投資蘑菇街、小米均獲高回報。

(圖表數據來源:天眼查)

厚朴投資管理公司創始合伙人之一何潮輝曾表示,該基金的投資方向均與中國概念相關,一是直接投資中國企業,二是協助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三是協助海外企業投資中國。「不分行業、不分地域,我們最關心的是企業本身。」

厚朴於2017年攜手萬科及其他財團,以總計790億代價,收購亞洲最大的物流地產商、在新加坡上市的普洛斯。厚朴投資當時占股21.3%、萬科集團占股21.4%、高瓴資本占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占股15%、普洛斯管理層占股21.2%。

厚朴與中國地產龍頭萬科有著緊密聯繫。除了聯手萬科收購普洛斯外,厚朴還曾欲牽線萬科收購北京海航大廈。2016年9月,厚朴養老諮詢與萬科達成合作,為萬科投標深圳福田區福利中心PPP項目提供全程服務。眾所周知,沒有房地產,空調的市場也將不復存在。此外,厚朴在物流和投資領域的布局亦可以助力格力電器線上渠道的拓展,產品升級和業務多元化發展,並實現外延式增長。值得注意的是,厚朴還持有ARM中國。ARM中國將提供人工智慧開發平台,可以支持格力開發定製化IoT晶元,助力公司完成更低能耗、更高性能的產品升級。去年,格力董事長董明珠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格力當年不分紅是為了研發晶元,去年8月14日格力成立全資晶元子公司。董明珠曾說:「哪怕投資500億,格力也要把晶元研究成功。要想長期持續發展,必須掌握核心技術。」厚朴若能入主,格力 「芯」想事成的概率無疑會大幅上升。

厚朴接盤「三道坎」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副秘書長張劍鋒表示,新投資者進入還有三道坎要過。「對很多機構來說,單獨一家掏出400億元的真金白銀難度還是很大的,全額或者部分收購格力電器15%的股權均有可能;從董明珠前段時間表態「不讓野蠻人進入」來看,新投資者還必須得到現有管理層認可;國資委方面的力量和阻力也不容小覷。張劍鋒表示,「不排除後面還有新的投資者進入和參與,最先出現未必是最終的買家。最終這場交易,還是應該按照公平公正的股權轉讓的方式進行。」

然而厚朴投資在收購時自身可能會面臨一些問題,團隊成立後保持「火箭式」發展速度,但其發展團隊不甚穩定,曾在幾年前被傳團隊面臨解散,公司整體或逐漸淡出PE界。彼時,方風雷對外坦言「管理團隊(GP)和投資人(LP) 在協商之中,我們在做一些調整。」

2010年11月,有多家媒體報道稱,厚朴投資團隊面臨散夥,而這背後與創始人團隊不團結密切相關。厚朴投資三名創始人之一方風雷則在當年的財新年會上表示,公司在做一些調整,也在做一些思考。

據報道,何潮輝和王忠信先後計劃退休,並稱厚朴現有基金將繼續投資,但不再募集新資金,公司整體將逐漸淡出。創始人之一的王忠信已在港自創私募股權基金RRJ。

據第一財經報道分析,無論誰將接盤格力電器這15%的股權,如果與以董明珠為首的格力電器管理層成為一致行動人,將更有利於格力電器未來的平穩過度與發展;如果不與格力電器現任管理層成為一致行動人,且新進入的投資方掌舵者也是一個強勢人物,未來格力電器的決策平衡時將會遇到困難,畢竟「一山難容二虎」。

最終格力股權花落誰家,決定權在珠海國資委。在粵港澳大灣區加快建設的大背景下,珠海市政府如何給當地的「明星企業」格力電器找到一個好「婆家」,誰能既帶來互補的優質資源,又完善公司的治理機制,同時協調好新進入的投資方與格力電器原管理層的關係?

參考:證券日報、第一財經、同花順財經、東方財富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獵雲網 的精彩文章:

千億茶飲市場的資本戰局:最終競爭對手是瑞幸?
互聯網「鐵王座」爭奪史

TAG:獵雲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