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董明珠:20億造晶元即便沒能成功,但我們積累了技術經驗

董明珠:20億造晶元即便沒能成功,但我們積累了技術經驗

科技秘曝6月10日消息,我們都知道,格力電器先是花費了不少的資金「造手機」,但卻並沒有獲得很好的市場回饋。隨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都在質疑嘲諷格力手機「只能給自己用」,因為有媒體報道格力員工被公司強制使用格力手機。

手機「失敗」之後,格力宣布「造芯」,卻迎來一遍質疑

格力做手機失敗之後,緊接著格力電器又宣布進軍晶元產業,董明珠高調宣布,投資10億元,在珠海建立零邊界集成電路有限公司,致力於發展半導體、集成電路和晶元等項業務。

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過去半年裡「格力造晶元」也逐漸被人遺忘。畢竟在外界看來,晶元產業的發展前景雖然很廣,但前期的投資至少在千億元人民幣以上,所以就產生了一些質疑的聲音,認為「格力造晶元」或只不過是營銷「噱頭」罷了。

董明珠回應「造芯」:即便沒能成功也有技術積累

面對這樣的質疑,董明珠後來以個人的名義投資了珠海銀隆,同時,還拉上了王健林一起。特別是就在最近,董明珠在安徽衛視品格節目中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我20億(做晶元)沒有了,我覺得也是值得的。培養了一個隊伍出來,為未來做準備。

也就是說,董明珠認為,初期投資做晶元即便沒能成功,能留下一個做晶元的團隊也是值得的。她也堅信,投入20億不會沒結果,只是初期中期還是達到完美結果的問題,但在這過程中,會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在未來某一天一定會成功。

華為海思晶元也曾遭遇質疑

事實上,不僅是格力董明珠「做晶元」在早期面對質疑和困難,就算是華為的海思晶元也曾經被這樣聲音質疑過。初代的海思晶元還不夠成熟,一經推出之後罵聲一片。「海思恆久遠,一顆永流傳」,就是用來形容海思晶元像一顆老鼠屎。

實際上,即使現在依舊有很多質疑聲音,認為華為海思晶元並不是自研技術,而是「買」別人的技術。這樣毫無根據的質疑真是又毒又壞,或者我們稱之為「造謠」更合適。

因此,我們常常見到經典的國罵,不是因為我們真的造不出晶元,而是人們習慣性地認為國內技術就是比別人的差,這種想法不在少數。根本原因,就是過去我們的技術確實很落後,長期下來形成了「自卑」意識。儘管現在的我們並沒有比別人差多少,甚至是領先,他依然要罵。

但是,隨著我們綜合國力的增強,很多關鍵技術已經徹底掌控,甚至有些技術已經全球領先。就拿華為的5G通信技術來說,先進得讓美國也要以「傾國之力」來打壓華為,試圖讓我們中國的5G布局停滯不前。

華為被「禁」事件就說明了我們的技術並不比別人的差,為何還要一而再地嘲諷?畢竟,國外的所謂先進技術也是從零開始的,給自己來點自信吧,不要再做一些阻礙我們發展的「帶路黨」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技秘曝者 的精彩文章:

華為基站建到珠穆朗瑪峰上,任正非:不賺錢,但能挽救登山者性命
華為新晶元大曝光,EUV光刻麒麟985處理器:台積電已量產

TAG:科技秘曝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