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上最強科考榜單,唐宋八大家佔了3位,北宋五子佔了2位

史上最強科考榜單,唐宋八大家佔了3位,北宋五子佔了2位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抄襲必究!】

要說歷史上最強的一屆科考榜單,非宋仁宗嘉祐二年丁酉(1057年)這一屆莫屬。你不服?看看這一屆金榜題名的都有哪些?

蘇家兄弟:蘇軾、蘇轍(「唐宋八大家」之二);曾家兄弟:曾鞏(「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布(「南豐七曾」之一);章家兄弟:章衡(該界狀元)、章惇(宋哲宗時期強力宰相);「北宋五子」:張載(「關學」創始人)、程顥(「洛學」創始人),這兩位都是理學的奠基人。

此外,還有一位「唐宋八大家」蘇洵沒有考上。

怎麼樣?服氣了吧,在這一屆的榜單里,「唐宋八大家」佔了3位,「北宋五子」佔了2位,其他的也都非泛泛之輩。

這裡我要給大家解釋一件事情,很多不懂的人容易搞糊塗,就是蘇軾的一篇文章本應該得第一,卻被主考官歐陽修降為第二的故事。

歐陽修在看過蘇軾的文章後,覺得是最好的,但他誤以為這篇文章只有他的得意弟子曾鞏才能寫得出來(當時的試卷是經過謄抄的,看不出筆記)。為了避嫌,歐陽修故意把這篇文章定為第二名,結果打開原卷後才發現竟然是蘇軾的,蘇軾那個冤啊!

於是有人就誤認為蘇軾是那屆的第二名,也就是榜眼,實則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

會試的成績並不是最終的成績,皇帝為了防止大臣們徇私舞弊,在會試結束後還要進行殿試,並且自己親自主考,通過殿試的,才是最終的進士。也就是說:即便你在會試中是第一名,你都有可能在殿試中落選,而最終無緣進士。

蘇軾當時只是在會試中獲得第二,但在殿試後就被降下來了,當屆的三甲是:章衡、竇卞、羅愷。也就是說:皇帝還有定進士名次的決定權。

宋仁宗時期,發生了一件震驚朝野的事情,就是通過會試的一名考生在殿試時被刷了下去,這名考生後來一怒之下投奔了宋朝的敵人西夏。

這件事對宋仁宗的觸動很大,所以至此以後,殿試都不再刷人下去,而變成了單純地定名次,通過會試的,基本就是進士了。剛好嘉祐二年這一屆科考好像就是第一屆這樣執行的,所以蘇軾他們應該算是比較幸運的了。

此外,造成本屆科考榜單群英薈萃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主考官是歐陽修

我們都知道,歐陽修是北宋文壇的一代宗師和領袖,之所以他有如此高的地位就是因為他敢於大膽改革,整頓文風,而他改革的重要一步就是本屆科考的進士錄取。

歐陽修是很反對晚唐五代以來的文風的,他銳意改掉這股歪風邪氣,所以他很欣賞曾鞏的返璞歸真和蘇軾的特立獨行。所以蘇軾他們能被錄取,和歐陽修的這種文風的轉變是有很大關係的。

歐陽修還因此得罪了很多頑固派的學子,他們在公布榜單後甚至還圍攻了歐陽修的馬車。改革總會有反對的聲音,但事實證明:歐陽修的做法是對的,在他和他的繼任者蘇軾的努力下,宋朝終於迎來了一個文化大爆炸的時代,也達到了中華文化的巔峰。

現在看來,還得感謝所有文豪的共同努力。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註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蜀山筆俠 的精彩文章:

看完趙構寫給粘罕的信,我臉都紅了
當「貴族文化」脫離「平民文化」,結局將很慘

TAG:蜀山筆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