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味覺不是唯一註腳,好奇餐廳打開你的全部感官

味覺不是唯一註腳,好奇餐廳打開你的全部感官

這是一間可以滿足所有好奇心的餐廳,每一道菜,每一個場面,每一次互動,都會讓食客忘乎所以。美食的奧妙從味覺延伸到聽覺、視覺……使感官全方位浸潤其中,欲罷不能。

它叫馬爹利好奇餐廳。顧名思義,它調動你的全部好奇心,讓你徜徉在一段全感官的另類旅程中,為你呈現一場全感官的探秘體驗。而食物是這種體驗的核心,其他感官享受源自食物,又被食物所滋養。

對於好奇餐廳而言,重重感官體驗和機關探索的背後,是一種「好奇於心,識廚解味」的核心表達,背後展現出馬爹利對廚師和廚師文化的尊重。

與主廚的相遇

落座、點餐、進食,三個動作一頓飯。當然,現代社會更智能了,這個過程就越來越效率。但,還是有人願意豐富這種體驗,而不是簡化它。

試想一下,推開一扇門,你不是直接抵達餐桌,或者直接把美味據為己有,相反,在未知的邂逅中,你展開了美妙的探索。在食慾本能之外,更多的可能性向你敞開。

好奇餐廳正是這樣:把就餐變成一場充滿趣致的全感官體驗。味覺之外,美食向所有身體感官開放,味覺、嗅覺、聽覺、視覺、觸覺,彙集一處,把胃口與感官的互動,演繹出一種極致的變幻。

要找到好奇餐廳並不簡單,可遇不可求。三月下旬在廣州,更是一票難求。去之前,我已經從很多渠道聽說過一長串廚師的大名:大董、侯新慶、段譽、黃景輝、徐氏兄弟、陶曉東、吳嶸。在中國餐飲界,他們都是大師級的存在。

推開小小的門進去,卻來到了一個時空,狹小的通道,被隔出若干個空間,連接成一條「時光隧道」。第一個空間,是一間古老的、具有法式風格的書房。

房間里傳來聲音,為我們講述著關於干邑釀造的種種故事,還沒反應過來,食客的身份已經逆轉。我們在不經意間,走進馬爹利干邑三百年的傳奇故事。這是一間聲音博物館,一段以聽覺開啟的另類好奇旅程。

我們就成了故事中的人。

我們被賦予了一個使命,根據一本神秘日記提供的線索,我們要去尋找五位主廚。這本神秘的日記記載著馬爹利1858年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的故事,並留下了令人魂牽夢繞的美食體驗。

這場關於食物的密室探險,就這樣開始了。手機上的小程序告訴我們,這是一場「尋廚之旅」探秘體驗,通過全感官、數字化體驗,透過視覺、聽覺、味覺等多種感官來探索四間密室,邂逅密室中的神秘角色。

推開下一個門,跌入了另一個時空中,一個充滿科技感的陳列室。信息提示,我們來到了廚師博物館。我們需要用AR去尋找隱藏在老照片中的秘密,當鳥雀從屏幕上幻化而出,我們便發現主廚們留下的第一道線索——主廚們選取食材的秘密。

下一站,有個聲音傳來,它說,主廚們正在閉關,不容打擾,如果能從密室兩側的燈盞中,找出主廚運用的各種香料,我們就能進入下一個環節。於是我們開始嗅著鼻子,分辨出種種尋找主廚的線索:甜甜的茉莉花、辛辣的生薑、微苦的巧克力……

之後,我們來到廚師的抽屜,尋找對應的主廚食材。

至此,完成了所有任務,一個全新的廚房世界即將為我們打開大門。

在最後一個房間里,之前所有線索匯聚出一組密碼,我們打通了一道全息投影的門,神秘的主廚終於現身。他正式邀請我們進入由八位主廚聯袂打造的美食世界。

人與食物,以如此美妙的方式相遇。

大門打開,穿過一條黑暗的通道,我們知道,好戲就在前方,一場彙集意境菜、川菜、閩菜、京菜、粵菜、淮揚菜六大菜系的美食盛宴,馬上要開席了。

感官全開的體驗

有別於一般網紅餐廳的浮誇和媚俗,好奇餐廳的風格收住了奢華,整個空間盡顯優雅,在幽藍的燈光下,更像是一個藝術現場。

第一道菜呈上來,餐具是鐵架弔掛的圓形玻璃器皿,青檸冰沙為基,小百花和鮮葉上,陳放晶瑩的蘋果啫喱,有如一件精巧的裝置藝術。

這是來自大董烤鴨創始人大董先生獨創的中國意境菜,食物入口,有滑嫩、清甜、酸爽之感,堪稱入境奇味。另外,與馬爹利干邑圓潤柔滑的酒體相配,更是相得益彰。中餐與洋酒,拉開了一個美妙的序幕。

接著,淮揚刀客侯新慶為我們呈上一盞雪絨豆腐,名曰芙蓉初雨。豆腐狀如縷縷髮絲,飽滿吸取雞湯之鮮美,以絨花之姿傲然綻放。當然,除了展現精湛的刀工,這道菜在擺盤上,也蘊藏一個巧妙的機關。打開小小的手電筒,原木砧板,藍盈盈的字體漸次浮現,主廚留給我們的密語,告訴我們這道菜的秘密和背後的藝術。

好奇餐廳的全感官體驗,也在接下來的菜品中,漸次展開。新京先鋒段譽的作品,「霧隱紅梢」,在AR技術下,霧氣從屏幕間迷漫開來,三朵紅花悠然綻開,是薄如紙片的山楂,裹挾鵝肝醬,如一盤春花,突顯東方藝術的味美與雅緻。

主廚告訴我們,這樣的菜品設計,來自於他的童年經歷,蘊含著他對老北京的思念,如今,在創新與技術下,懷舊與溫情,得以煥然一新。

閩海詩人吳嶸帶來的「紫海西施」,主角是海蚌,大膽融入東南亞菜式的調味技藝,有鮮鹹的海洋氣息。這時,我們可以聽見,海浪拍打岩石的聲音,宛若大海在舌尖掀起的層層浪花。

大海、沙灘、岩石、海螺,就這樣,主廚吳嶸把他故鄉的風情與詩意,帶入了我們的味蕾與耳畔。

廚林獵手黃景輝,追逐美味的同時,也是熱衷攀山涉水的背包客,這一回,他將山海野趣與美食之道合二為一,創作出粵菜新秀「山野海珍」。只不過,山海的魅力,鎖入一個迷宮盒,這是主廚跟食客玩的趣味遊戲,要享用它,請先揭開迷宮。

川府雙傑並稱的徐氏兄弟,性格迥異,一動,一靜,簡直冰火兩重天。但正是如此互補,讓他們天衣無縫地完成了「川焰燎氂」。玻璃器皿上,虛擬的炭火微微撩動,靈動鮮活,每一口,都是視覺和舌尖的雙重衝擊。

最後,是陶曉東打造的點心,「返璞歸真」,翡翠燒賣和香煎八寶飯組成的雙味拼盤。拼盤中間,是藍絲帶捲起的一封信,信中八位廚師全部列上。此刻的場景,讓人想起落幕的電影,滾動的屏幕上,明星演員漸次出現,一一被致敬。

食客攤開信件,送到嘴裡,懷著敬意和感謝,吃下了整封信。

是的,這是一種糯米做的美味信紙。

在好奇餐廳,廚師和廚師文化的存在感,無處不在,讓整個就餐體驗,變得更加溫馨、體貼,全方位勾起好奇心的餐廳,不只是滿足口腹之慾。吃什麼、怎樣吃,同樣重要。

這是一場食客與廚師的交流,廚師表達自己,食客在用心感受,共同完成一場實時的、深入的對話。

探尋根源之美

好奇餐廳不僅吸引了眾多食客,一些文化名人也循聲而來,以「懂生活」而出名的跨界創作者歐陽應霽;作家、《舌尖上的中國》總顧問沈宏非,紛紛對這場飲食文化盛事給出了期待和好評。

正如歐陽應霽所言,「飲食文化都是一直往前走的,我們並不需要停留在舊日的味覺記憶上。」

的確,這個時代,人們對食物的追求和審美,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進化。只有味覺還不夠,還需要打開視覺,觸覺甚至聽覺嗅覺。好奇餐廳,呈現的是一場通感式就餐體驗。

讓客人進入其中後,能夠忘卻掉門外紛擾的世界,彷彿置身於海洋、山野,一邊品嘗健康的美食,一邊愜意地徜徉,獲得徹底的放鬆。

在心理學上,個人精神完全投注於某種活動的感覺被定義為心流,心流產生時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忘記真實所處的世界。或許,這就是美食治癒人心的最高境界。

在好奇餐廳,每一道菜,每一個場面,每一次互動,都會讓食客忘乎所以。美食的奧妙從味覺延伸到聽覺、視覺……使感官全方位浸潤其中,欲罷不能。

好奇餐廳調動你的全部好奇心,讓你徜徉在一場全感官的另類旅程中。而食物是這種體驗的核心,其他感官享受源自食物,又被食物所滋養。

每一道菜品和獨家定製的解謎道具,都能幫助食客揭開隱藏在美食背後的神秘締造者——廚師的故事,背後展現出馬爹利對廚師和廚師文化的尊重。

好奇餐廳調動了味覺之外的其他感官,全方位的體驗每一道佳肴。去探索廚師文化背後的故事,揭秘大廚廚藝背後的根源之美,展現最為真實、立體的名廚故事,更深刻地發揚了中餐文化,將好奇之心,美妙滋味,入味生活。

馬爹利相信,每位出色的廚師不僅是味覺的締造者,更是了不起的生活家,所謂美食之味,一味烹飪,一味生活,正是他們雙味人生的真實寫照。而馬爹利所主張的「識廚解味,入味生活」,倡導全感官體驗,並不流於純粹的感官體驗,而是推動食客去發現,美食背後生動鮮活的根源之美:大廚們的味覺記憶、風土之行、文化積澱和審美喜好,如此種種,在共冶一爐的菜品中,無不成為一種具有風格化的味覺印記。

三百年來,馬爹利始終保持好奇於心,以創新的眼光和前瞻的視角開拓精緻美食的新境界。馬爹利「好奇餐廳」的誕生, 正是通過這樣一種別具特色的星廚活動,持續推廣和傳遞中餐之美,菜系之魅,推動公眾對於廚師文化認同與尊重。

這場盛宴以巡演的方式在全國七大城市開展,繼首站廣州、第二站北京之後,深圳站,即將在6月14日鳴鑼開張:

廣州場上線三天席位全面售罄,一票難求,吸引了各路老饕,不遠千里而來,齊齊入席。

北京場更是火爆,僅上線一天,席位票就全面售罄。

錯過了沒關係,馬爹利好奇餐廳第三站深圳,6月14日至 6月25日限時開啟。

馬爹利好奇餐廳

第三站深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水果貴到吃不起?商務部回應了
打不死的三個男人:任正非、龐青年、孫小果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