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兩首昭君怨,劉克莊借牡丹托物寓懷,鄭域描寫梅花不同凡響

兩首昭君怨,劉克莊借牡丹托物寓懷,鄭域描寫梅花不同凡響

古詩詞中有很多種寫作方法,有些採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手法,有些化用典故和前人名句,有些則利用托物寓懷的表現方式。詩人通過描寫客觀事物進而抒發主觀的情感,通過淺顯的語言闡述一些深刻的道理。比如鄭板橋描寫竹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還有杜荀鶴筆端小松的「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等等。下面這兩首詞也是採用相同的方法,先一起欣賞!

昭君怨·牡丹

宋代:劉克莊

曾看洛陽舊譜,只許姚黃獨步。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舊日王侯園圃,今日荊榛狐兔。君莫說中州,怕花愁。

北宋末年徽欽二帝被擄北行,諸后妃相隨,淪落金邦。南宋愛國詩人念及此辱,無不憤慨感傷。劉克莊是一位生活在南宋末年的詞人,他痛感朝廷腐敗,國勢衰頹,報國無門,故托牡丹以發憤,寫下這首詞,抒其黍離之哀。

牡丹雍容華貴,國色天香,充滿富貴氣象,令無數文人墨客嘆賞不已。而劉克莊卻獨闢蹊徑,抒寫牡丹的不幸命運,從而寄託詞人憂國傷時之情。「姚黃獨步」,姚黃魏紫是當時牡丹中的名貴品種,詞人以姚黃指代名貴的牡丹花種。可是還沒等讀者感受到牡丹的高貴,作者就嘆息「若比廣陵花,太虧他。」

廣陵是古代的揚州,以種植芍藥而著名,因為揚州離杭州較近,遠離鐵蹄踐踏,而洛陽則陷入金國之手,作者以此與牡丹花進行對照,雖然都是名貴品種,但處境不同。作者同情牡丹花的境遇,也抒發了對南宋朝廷當政者的無比怨憤。

盛世繁華時姚黃魏紫,傾國傾城;山河破碎中,牡丹只能與荒煙衰草、荊榛狐兔相伴。 「君莫說中州,怕花愁」,結尾蘊含著複雜而深沉的情感,詞人迫切希望早日光復中州,也傳達出未能渡江驅敵的憤恨心情。 「怕花愁」,其實愁不堪忍,令人彷彿與牡丹相對,見其愁態,而不能無動於衷。全詞達意委婉,詞人感時傷世,寄情於花,令人讚歎!

昭君怨·梅花

宋代:鄭域

道是花來春未,道是雪來香異。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籬茅舍,富貴玉堂瓊榭。兩地不同栽,一般開。

鄭域也是南宋的一位詞人,淳熙11年進士,曾出使金國,著有燕谷剽聞二卷,記金國事甚詳。這是一首不同凡響的詠梅佳作,詞人詠嘆梅花的出類拔俗,春天雖然未到,梅花卻獨自沖寒而開,潔白似雪,幽香醉人。「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後兩句惋惜梅花的孤獨寂寞。它雖傲姿凌霜,暗香襲人,卻獨處僻鄉,無人欣賞。

下片贊梅,無論是把梅花栽在竹籬茅舍,還是把它養在玉堂瓊榭,它都不改初衷,兩地不同栽,一般開。詞人通過描繪梅花外貌,暗示其雖懷才不遇,卻不肯隨波逐流的情懷。通篇無一梅字,卻句句都在寫梅,構思巧妙,堪稱詠梅佳作。

對比這兩首詞,劉克莊借牡丹托物寓懷,雖然對南宋時政不提一字,卻清楚明白地透露出自己對偏安一隅的朝廷腐敗無能的痛恨。鄭域雖然名氣不如劉克莊,但全詞傳情達意,抒發了內心的深沉感慨,比興的寫作手法也讓讀者眼前一亮。這兩首昭君怨雖然都是詠物詞,寫法上也有相似的地方,劉克莊偏重於對國家前途的憂慮,鄭域則更關注於對自身命運的感慨,所以無論從藝術價值還是現實意義,劉克莊都毫無懸念地勝出了很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九首青門的古詩詞,青門弄煙柳,紫閣舞雲松
端午節快要來了,送上三首好詩詞,給大家過節助興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