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習《乙瑛碑》的字勢舒展
書畫
06-10
《乙瑛碑》是來堂里學習書法的同學接觸到的第一本碑帖,此碑法度嚴謹,乃漢隸典型作品。初學者由此碑入手,便於掌握隸書的結構、用筆。在學習《乙瑛碑》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寫出其端莊沉穩之感,在字形結構上,又要避免哪些問題,本期的課稿,就為大家略做分析。
《乙瑛碑》臨習要點:字勢舒展
《乙瑛碑》在字形結構上有兩大特點,其一:字勢舒展。
局部A:
初學隸書的同學有一個比較容易出現的習慣:見到橫畫就要寫雁尾。在漢隸中,字形古樸,結字基本遵循「雁不雙飛」的原則,即同一個字中,避免出現多筆雁尾。「米」這個字中,已經有了捺畫,那麼寫橫畫的時候,就可以不用再出現燕尾。
局部B:
初寫此字的同學較易出現的問題是:撇、捺是接在一起的,這樣字形就會顯得不佳。在書寫的時候,這兩筆要分開,穩定中心,否則在寫餘下的筆劃時容易粘在一起,使得整個字不精神。
《乙瑛碑》臨習要點:向背分明
此碑在字形結構上另一個特點是:向背分明。即點畫在書寫時有明確的方向關係,故在臨寫時,要注意到每一筆走向。
局部A:
《乙瑛碑》中,米字的兩個點畫方向並不一致,而是背的關係。
局部B:
折勾處的弧度比較不容易把握,這一筆的弧度並非是一個方向的,而是有兩個方向的轉換。需要特別注意這一筆的走勢。
局部C:
初學者經常會出現的問題是,整體寫得太扁,中間交叉的兩筆的方向是縱向的,而不是橫向的,兩筆交叉形成的三角部分不要太扁。


TAG:書畫相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