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沙中建島:從南海戈壁到海上家園

西沙中建島:從南海戈壁到海上家園

巫瑞孔:「我一上來驚呆了,我不知道中建島這麼小、這麼寸草不生,什麼都沒有,交通極度困難,怎麼說呢,都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說話的這位老兵名叫巫瑞孔,是海軍中建島守備部隊成立時的首批隊員。在他的回憶中,那時的中建島上除了一棟剛剛蓋好的主樓,就是茫茫白沙灘。

巫瑞孔:「氣溫普遍都40℃、50℃高溫,幾個月拉來一次水,沒有青菜吃,靠維生素維持身體,非常難受。」

中建島是西沙群島的西南門戶,面積不足1.2平方公里,是一個由珊瑚沙和貝殼殘骸堆積而成的荒灘,素有「荒島」、「火島」、「風島」和「南海戈壁」之稱,自然環境惡劣,戰略地位卻十分重要。能有機會到中建島蹲點調研,我既興奮而又期待。可是,讓我沒有想到的是,上中建島要經過那麼多的周折,會那麼不容易!

記者:「船晃得特別厲害,上下左右搖擺毫無規律,如坐大海過山車一般,很多記者都出現了暈船嘔吐的反應。」

在西沙守島官兵中,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沒有七分英雄膽,休上中建白沙灘」,這似乎也是我上島交通難的真實體驗。從北京飛海口,再從海口飛三沙市永興島,接著換乘補給船,又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海上航行和翻江倒海的暈船折磨之後,我終於抵達了中建島。

聽了我的上島經歷後,迎接我們的中建守備營營長范期宏卻微笑著說,現在三沙市每天都有直達海口的航班,往返於三亞和西沙的游輪,也可以為駐島官兵提供服務,比起以前,人員上下島的交通時間已經縮減了一多半。

范期宏:「我們曾經有個戰士希望帶點小鴨過來養,在三亞等交通等了20天。到了永興到琛航,又因為天氣的變化又等了30天,琛航到這邊20天,他買的小雛鴨都下蛋了!」

前些年交通不便,影響最大的就是物資補給。所以採訪的第一站,我選擇來到中建島最有名的菜地,它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海角田園」,在一代代守島官兵背土上島開墾種植的努力下,如今它已初具規模。

記者:「菜地的面積有多大呀?」

譚玉金:「370平方米。」

記者:「種了多少種蔬菜呢?」

譚玉金:「現在天氣炎熱,是種菜的淡季,大概有十個品種。」

在菜地里,下士譚玉金正和幾名新兵割韭菜,他說今天晚上,食堂要包餃子,韭菜雞蛋餡兒的。

譚玉金:「現在種的有辣椒、有韭菜、有絲瓜、還有莧菜。我們現在每天都能收穫自己種的新鮮蔬菜。」

離開菜地,來到食堂。炊事班正忙碌著準備午飯,凍庫、冷庫里雞鴨魚肉海鮮青菜一應俱全。按照范營長的話說,當年就著醬油、維生素下飯的日子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范營長:「以前長期的都是吃的老三樣,腐竹、粉絲和海帶,(後來)我們建了冷藏庫,建立了凍庫,便於我們的新鮮蔬菜長期儲存,我們才改變了官兵的餐桌,對我們來說已經非常知足了。」

談話間,我隨著范營長來到了官兵宿舍樓,房間里涼爽的空調風迅速把我從高溫炎熱中解救出來。據范營長介紹,2000年之後,大功率發電機和海水淡化機相繼上島,改變了中建島官兵用電難,淡水短缺的歷史。

范營長:「從建隊以來一直到2000年前後,我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能夠在上面生存下去。我們官兵剛開始是定量分水,官兵每人每天有一臉盆的水,到後期水不夠了,一人就一牙缸的水,真的是守著大海沒有水喝,淡水貴如油。2012年我們島上上來了海水淡化機,徹底告別了缺水的狀態。其次就是電的變化,之前沒有電,一到晚上整個島上沒有燈光,到後期配上了柴油電機,剛開始總裝機容量就40千瓦,後來總裝機容量到了300、400,1000,到2005年過後我們開始全時發電。」

電力的全時保障,讓電視和光碟機走進了守島官兵的生活,徹底改變了夜幕降臨後,官兵們只能圍坐在碼頭數星星的單調時光,外界的訊息可以第一時間傳到小島上了。四級軍士長郭丹陽駐守中建島已經16年了,他回憶說,那時候每天晚上大家圍坐在電視機前看新聞,扮演電視劇里的經典人物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郭丹陽:「一看電視特別熱鬧,就一個電視還是衛星波的那種。有的時候沒有信號,就看光碟,翻來覆去地看,所以有時候裡邊的經典語句看多了自己都能複述了。」

從遙不可及到「觸手可及」

班長邱華吟誦詩歌:「你是海,用無限的寬廣,愛著我,也愛著小島。只因為,你最親的愛人我,駐守在小島上。」

這是三級軍士長邱華十年前寫的一首詩,名叫《島戀》,表達了他對遠方妻子的思念。邱華說,寫這首詩的時候,島上已經有了一部電話可以和家人聯繫,但由於距離實在遙遠,信號不穩定,每個人每次打電話只有三分鐘,幾句寒暄下來報個平安,就再沒有時間訴說思念,只能將感情寄託於一封封往來的家書中。

邱華:「那時候一天給我妻子寫一封信,補給船25天來一次,我就寫了25封,一次性讓補給船幫我帶到大陸去。我老婆那邊也是一樣,到我們島上,你不捨得一次全看了,一天看一封。在情感上那時候就感覺島上很孤獨,因為沒有手機,對外界只能靠想像。」

邱華說,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到2008年手機2G信號上島,那一天島上的官兵歡呼雀躍,他們向親朋好友撥去電話廣而告之。隨後,2012年小島開通了3G,2014年4G信號上島,視頻電話一下子讓守島官兵與家的距離變得「觸手可及」。

邱華:「開通了4G信號,我們把它比喻成里程碑事件,因為有一個很強烈的衝擊性,很直觀。家裡人給我們視頻一看家鄉又有變化了,在心理上就覺得距離很接近,這種寂寞孤獨的狀態大大緩解了。」

與邱華班長交談時,正好是晚飯過後,這也是他每天固定跟家人視頻通話的時間,我決定中斷採訪,讓他把這一天中最珍貴的時間留給家人。

漫步在夕陽西下的中建島上,我不禁感慨,40多年來,中建島早已不是當年的模樣。最近兩年,一座藏書1萬4千多冊的圖書館和一個專業健身房也在小島相繼落成。營長范期宏說,他們從中建島的每一點變化中,都能感受到祖國和人民對中建島的關心和牽掛,他們決心,一定要為祖國和人民守護好這片美麗的海上家園。

范期宏:「雖然我們遠離大陸,但是我們這裡和大陸是一樣的,我們的心和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完全是同頻共振的。」

(中國之聲國防時空·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火箭軍某旅「導彈發射先鋒營」:練,就要練到極致!
國防教育課永遠沒有「下課鈴」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