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揭示了神秘的五夸克亞原子粒子的內部結構

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揭示了神秘的五夸克亞原子粒子的內部結構

最新的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證實,神秘的五夸克亞原子粒子——幾年前才被發現——實際上是由兩組夸克組成的類分子粒子。


一組夸克形成介子——一種含有夸克和反夸克對的粒子;另一組有三個夸克組成重子——構成宇宙中大部分正常物質的亞原子粒子,包括質子和電子。


這證實了夸克不僅是像離散的彈珠一樣擠在一起,而且結構更像是質子和中子在原子核中的結合方式——研究人員稱之為「類分子」態。

以前,我們對這些短壽命粒子的認知,主要是基於大型強子對撞機(LHC)在首次觀測期間所收集到的數據。當時,粒子物理學家第首次觀察到2種五夸克粒子,Pc(4450)+和Pc(4380)+。


粒子名稱中的數字是以兆電子伏為單位換算出的質量,它們無疑是碩大的亞原子粒子,其質量超過質子質量的四倍。反覆研究之後,團隊只能得出它們是由五個夸克組成的粒子。


關於夸克

夸克是一種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互相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粒子,叫強子,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由於一種叫「夸克禁閉」的現象,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夠在強子裡面找到夸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所有的重子都是由三個夸克組成的,比如質子,中子;反重子則是由三個相應的反夸克組成的。質子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中子是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

我們知道夸克有六種,夸克的種類被稱為「味」,它們是上、下、粲、奇、底及頂。上及下夸克的質量是所有夸克中最低的。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個叫粒子衰變的過程,來迅速地變成上或下夸克。粒子衰變是一個從高質量態變成低質量態的過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上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所以它們在宇宙中很常見,而奇、粲、頂及底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例如宇宙射線及粒子加速器)。

今年早些時候我們又發現了一種新型的五夸克粒子。


現在,隨著LHC的第二次實驗運行完成,該團隊收穫的碰撞數據量是第一次的9倍。


在其中,他們不僅僅新發現了五夸克粒子Pc(4312)+ ,還發現與Pc(4450)+在結構上相似但又獨立的五夸克粒子:Pc(4440)+和Pc(4457)+ 。


因此,總共產生了4個五夸克粒子,Pc(4312)+、Pc(4440)+、Pc(4457)+和Pc(4380)+。考慮到將粒子結合在一起時所需的能量,前三個粒子的夸克團與介子—重子的配對結構相互一致。

當然,還存在一種可能性就是,它們的結構其實並非如此,結構關係表現出的相似性純粹是出於巧合;但這種可能性較小。


五夸克「分子態」可能也不是這些顆粒的唯一結構,或許存在更奇怪的分子態尚待發現。


當然,更多的研究和數據將有助於解開謎團。例如,一支獨立的物理學家團隊已經確定,分子態意味著存在4種尚未發現的五夸克粒子結構——也許更多的碰撞數據可以幫助找到它們。


該研究發表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本文譯自 sciencealert,由譯者 majer 基於創作共用協議(BY-NC)發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煎蛋 的精彩文章:

復古可樂將重回貨架
只得了五張選票的印度候選人

TAG:煎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