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失眠加速阿爾茨海默病進程

失眠加速阿爾茨海默病進程

撰文:克勞迪婭·沃利斯(Claudia Wallis)

翻譯:賈明月

當阿爾茨海默病開始侵佔一個人的大腦時,很多事情都會變得七零八落,其中就包括睡眠節律。這個問題對很多患者來說十分普遍。

通常,出現睡眠問題的時間往往明顯早於出現痴呆癥狀的時間。近年,關於這兩個問題的研究也在持續升溫:睡眠障礙可以作為可靠的早期警報,提示阿爾茨海默病已經出現,腦部已經發生改變了嗎?更激動人心的推測是:可以通過治療睡眠相關的問題,延緩阿爾茨海默病的發作和進展嗎?

在短暫失憶、意識混亂等癥狀出現之前的20年,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腦部可能已經發生了病理性改變。科學家認為,疾病發展中的決定性事件大概是這樣的:神經細胞產生的廢物(β澱粉樣蛋白)開始在腦細胞周圍的空間中堆積,最終形成阿爾茨海默病的標誌性斑塊。隨後,τ蛋白也在神經細胞內纏結堆積,形成有害物質。τ蛋白首先在內側顳葉堆積,然後擴散到其他區域。以上改變會使患者腦中的神經細胞死亡、突觸丟失、普遍萎縮,從而表現出認知和行為衰退。

事實證明,睡眠既會影響β澱粉樣蛋白又會影響τ蛋白。針對人類和小鼠的研究均表明,這兩種蛋白質的水平會在睡眠期間降低。睡眠質量不好的人,即便只有一晚睡得差,腦脊液中兩種蛋白的水平都會升高。更重要的是長期影響。PET掃描表明,有慢性睡眠問題的老年人,腦部堆積了更多β澱粉樣蛋白。今年年初在《科學》上發表的一項研究表明,在模擬阿爾茨海默病的一個小鼠模型中,缺乏睡眠會促進異常τ蛋白在某些腦部區域擴散。「如果長期存在睡眠障礙,患者可能會暴露在更高濃度的有害蛋白質中,從而增加阿爾茨海默病的患病風險。」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神經病學助理教授布蘭登·盧西(Brendan Lucey)說,他是論文的作者之一。

2018年的一項研究為「蛋白累積損傷論」提供了證據。美國衰老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n Aging, NIA)開展了一項長期研究,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亞當·斯派拉(Adam Spira)與NIA的研究人員一同分析了124名老年受試者的數據。研究中,聲稱「白天極度瞌睡」的受試者(平均年齡60歲)在16年後出現β澱粉樣斑塊的可能性比其他受試者高出2.75倍。

今年初,《科學·轉化醫學》還發表了盧西的另一項研究。他和同事分析了睡眠的哪個階段與阿爾茨海默病出現病理性改變最相關。他們發現,如果深度睡眠階段中慢波非快速眼動睡眠減少,τ蛋白就會增加,某種程度上,這個過程也與β澱粉樣蛋白增加有關。這個階段的睡眠正好對鞏固記憶十分重要。

沒人知道這些影響的前因後果,到底是多餘的β澱粉樣蛋白和τ蛋白影響了睡眠,還是睡眠障礙本身導致這些蛋白質堆積?主流的假設是,相互影響,類似惡性循環。盧西說,就像某人「出現了睡眠呼吸暫停、睡眠質量差,這會促進阿爾茨海默病的病理改變。反過來,病理改變又會讓他的睡眠更差,從而加快病理進程」。

改善這個循環有助於延緩痴呆嗎?現在還無法得出結論,但斯派拉說:「科學家對此非常感興趣,希望通過改善睡眠質量預防阿爾茨海默病。」不久前,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一個團隊發表了一項小型研究,為人們帶來了希望。他們研究了50名老年人,其中一部分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一部分有輕度認知問題,還有一部分認知正常。研究發現,相比不使用曲唑酮藥物輔助睡眠的25人,使用藥物的25人認知衰退速度更慢。有趣的是,曲唑酮可以增強慢波睡眠。

《環球科學》2019年6月刊現已上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它決定了宇宙的最終命運
《科學》:正常組織中也包含大量突變細胞

TAG:環球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