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日本武士道被打臉最嚴重的一次,數千日軍主動投降

日本武士道被打臉最嚴重的一次,數千日軍主動投降

二戰時日本打遍東亞東南亞,以至於還和美國人在太平洋幹上了,除了膨脹的野心也得益於對軍隊的自信,二戰時日本軍隊的軍事素質是數一數二的,這就不得不提到他們所仰仗的武士道了。武士道這一詞最早出現在日本幕府時代,為了鞏固幕府的統治而規範武士的一種行為,其核心就是視死如歸。到了近代的日本軍國主義就把這種精神繼承得很『完美』,甚至為整個軍隊注入了靈魂。

從史料和影視劇中都可以看到不管是中國戰場或是其他戰場,很少有日本士兵主動放下武器,即使走投無路,日本軍人也會選擇『玉碎』,但就在這場戰役中卻有數千日軍舉手投降,狠狠的打了『武士道精神』一巴掌。這場戰役就是日本和美國在太平洋戰場的最後一戰,沖繩戰役。沖繩可以說是太平洋戰場最慘烈的一次戰役,不僅日本方面全軍覆沒,美軍也在沖繩島碰了一鼻子灰,電影【血戰鋼鋸嶺】就是沖繩戰役的一次縮影,看過這個影片的朋友應該對裡面的鏡頭印象深刻,那片懸崖似乎成了通往地獄的大門。

真實的沖繩戰役比影片中的還要慘烈,沖繩戰役的爆發是在硫磺島戰役之後,而沖繩也是日本在太平洋上的唯一據點。經過硫磺島一役美軍也領教了日本人的瘋狂,也料到日本人在沖繩勢必殊死一搏。此役美軍集結了近1300艘艦艇和二十餘萬部隊進攻沖繩,日本人也在做最後的抵抗,12萬軍民死守沖繩,指揮官就是牛島滿。這個人不簡單,日本帝國的最後一個陸軍大將,在武漢會戰讓中國軍民吃盡苦頭,美國陸軍對他的評價甚至超過了粟林忠道。

整個戰役中美軍佔盡優勢,海軍力量對比1300和16,空軍力量日本幾乎為零,面對美軍的堅船利炮日本人只能躲在掩體。猛烈的炮火幾乎把整個島的表面翻了過來,但美軍就是啃不下這塊骨頭,想要終結日本人還要靠登陸部隊。而美國人最怕的就是和日本陸軍交鋒,面對躲在掩體的日軍美國人用盡了手段,噴火器更是日本人的噩夢。失去理智的日軍更是拿島上民眾充當肉盾抵擋美軍的進攻。走到絕路的日本人連自己人也不放過,被逼剖腹、服毒、跳崖、互相殘殺者不計其數。除了戰死和被逼自盡的士兵,在整個沖繩戰役有接近7000多名日軍放下武器,走出戰壕向美軍投降。

這種情況是極其少見的,日本在投入最多兵力的中國戰場幾乎沒有這樣的現象,如松山戰役、騰衝戰役,日本人更是戰至全軍覆沒,寧死不屈。這也是一個重要的信號,日本人挺不住了。面對沖繩的敗局更多日本軍人選擇了活命,完全把武士道精神拋諸腦後,也是二戰時日本武士道精神被打臉最嚴重的一次。都說日本軍人憑著武士道精神刀槍不入,但美國人就用炮火給日本上了一課,也把武士道的醜陋狠狠揭開。這也讓小編想起來了抗戰劇中的一句台詞:什麼武士道?老子打的就是武士道!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史 的精彩文章:

新中國成立後打的一場無形戰爭,戰果等同於朝鮮戰爭
鬼子在戰爭前期白刃戰很兇猛,為何到了後期就不行了?

TAG:解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