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上海將推19條措施促進金融服務民企,「擴大開放100條」涉金融舉措95%已落地

上海將推19條措施促進金融服務民企,「擴大開放100條」涉金融舉措95%已落地

6月10日,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就第十一屆陸家嘴論壇舉辦新聞發布會。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局長鄭楊介紹,市金融局和「一行兩局」制定了上海市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實施方案,共有19條措施。

鄭楊表示,為有效緩解民營企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營造上海優良誠信安全的金融發展環境,上海做了五方面工作——

一是支持上海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的運營,並將它的資本金從50億增加到100億,推動建立新型銀擔合作機制,構建政策性再擔保體系。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市金融局和「一行兩局」制定了本市金融服務民營企業實施方案,共有19條措施,繼續實施信貸風險補償和獎勵機制,設立科創母基金、創投引導基金等引導創業投資和股權投資機構的集聚。

三是加強小微金融機構的體系建設,繼續推進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鼓勵銀行設立小微專營支行和科技支行。

四是推動小微金融服務創新,開展投貸聯動融資服務模式的創新,健全履約貸款的保證保險機制,創新保險產品等。

五是優化小微企業發展環境,上線了上海市企業服務雲,逐步實現商業銀行、小微企業信貸產品的「一站可查」服務。

在擴大開放方面,鄭楊透露,2018年4月,上海出台了「擴大開放100條」,涉及到金融的有6項任務,32條舉措,其中95%已經落地實施。上海先後向國務院、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上報了三批31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項目,目前已有17個項目落地,近期上海又將上報第四批8個項目。同時,深化自貿試驗區金融開放創新,進一步拓展了自由貿易賬戶的適用範圍,自貿區成立五年,發布了九批110個金融創新的案例。推動了全球資產管理中心的建設,吸引40家國際知名的對沖基金和資產管理機構參與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全球排名前二十名的資產管理機構已有十家落戶。此外上海加快了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積極引入境外機構參與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債券、外匯等市場的發展,擴大了人民幣跨境使用,原油期貨、銅期權、兩年期國債期貨、紙漿期貨等重要的金融創新產品接連上市交易。

銀保監會辦公廳副主任綦相也介紹,銀保監會大力支持並積極推動金融對外開放措施在上海的落地實施。一方面是積極推動外資的銀行保險機構在上海落戶。截至一季度末,有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227家營業性外資銀行機構在上海落地,這個數量是2001年的4倍多,2001年只有52家;各類外資保險法人以及省級分公司在上海有49家,這跟2001年相比,是當時的3.5倍。從業務規模來看,上海外資銀行總資產有1.35萬億元,比2001年增長6倍;外資保險業務規模280億元,較2001年增長11倍,成效非常顯著。另一方面是引導外資銀行保險機構,把自身的發展優勢跟本地的實際結合,發揮各自的長處,擴大對外開放的效應。2018年,上海轄內外資法人銀行與中資銀行新開展合作項目102項,涉及到境外債券發行、債券承銷、銀團貸款等等,金額近4000億元,這是2017年的4倍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觀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大媽給豬肉染紅色素」視頻熱傳,真相其實是……
因凡蒂諾為女足世界盃打廣告,然而總獎金比男足世界盃少3億美元,尷尬!

TAG:上觀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