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東方禪意的民宿設計,美

東方禪意的民宿設計,美

過雨看松色,

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

相對亦忘言。

[民宿一]

言?意

言?意位於雲南香格里拉獨克宗古城北門街,民宿歷時近兩年時間建造而成,建築群依坡而建。建造期間,設計師帶著助理配合駐場,進行了長達約一年之久的跟蹤,現場親自配合指導施工,讓設計無折扣的完美落地。

民宿的名字來自於唐代詩人劉長卿的作品《尋南溪常山道人隱居》「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尋隱者不遇,卻得到別的情趣,領悟到「禪意」之妙處。言意由此而來,旨在能讓人獲得精神愜意和心理的滿足。從幽溪深澗的陶冶中得到超悟,從搖曳的野花靜靜的觀照中,領略到恬靜的清趣,溶化於心靈深處是一種體察寧靜,蕩滌心胸的內省喜悅,自在恬然的心境與清幽靜謐的物象交融為一。希望所有人都能獲得乘興而來,興盡而返的愜意自得的感受。

言?意的建築由六棟小樓以及一棟老藏房組成,前廳大堂及餐廳所在的兩棟建築,視覺上猶如漂浮在空中,整個建築群高低起伏、相互交錯,樓與樓之間以走廊橋樑相連接。民宿共計15間客房,還設有大堂,餐廳和茶室。

入口設立在前廳大堂及餐廳的間隙中間,依梯而上,頗有古代山水畫的意境。遠遠看去,前廳大堂及餐廳所在的兩棟建築猶如漂浮在空中。

入口

其中一棟建築完整保留了原始藏式結構,徐老師提取了當地的藏式元素融進建築及室內設計中,窗的設計也採用借景的手法,客人在房間透過窗戶便能看到窗外美好的景緻,藍天白雲,日出日落,大自然饋贈的美景猶如掛畫一般,透過這些窗戶展現在眼前。

新代建築與老臧房的改造自然和諧,宛如天成;整個民宿體量雖不太,但精美別緻。空間功能分區布局巧妙,恰到好處。建築與周邊環境、民宿客棧完美融合,卻又出類拔萃,被當地委員會稱讚為香格里拉最美的民宿之一。

每間客房都設有入戶的獨特設計,展現出東方新禪意之美,同時也給客人帶來了私密的體驗。

窗的設計巧妙採用借景的手法,客人在房間透過窗戶便能看到窗外美好的景緻,藍天白雲,日出日落,大自然饋贈的美景猶如掛畫一般,透過這些窗戶展現在眼前。

大堂餐廳打破傳統設計,均採用下沉式體驗設計,窗外是禪意的枯山水,在這樣的餐廳里用餐實在是一種享受。

大堂餐廳

與民宿簡潔的外觀呼應,言·意的客房所體現的也是一種簡潔明快的風格。

客房

無舍

大理,大理想國。天地無邊,景舍無界,洱海近在咫尺,天際就在眼前。一群「不務正業」的設計師和朋友們在這裡建了一個理想主義的酒店。發獃、冥想、思考、創作,這裡住的是設計師的烏托邦理想。

在與Arthur的一次環洱海騎行之後,老K在大理定居下來,此後,越來越多懷有同樣烏托邦理想的設計師加入了進來。在兩年的籌備期里,有人短髮變長,有人由胖到瘦,有人的孩子慢慢長大;天南海北的夥伴們,有了從緊張忙碌的生活、工作中抽離,千里迢迢來大理相聚的理由。

大理的風花雪月,風排在第一位,這裡的風力強勁且多變。無舍所在的馬久邑村,背靠蒼山,面向洱海。冬天的早晨,成群的海鷗會乘風飛來這裡。老K的一位研究《易經》的朋友說,酒店的名字裡面一定要有水,老K就取了「無舍」,因為「無」字底下有四點水。老K開玩笑說,這個名字經常讓路過的客人誤以為這裡已經沒房了。

為無舍定義風格是沒有意義的,建築本身擁有雲南白族建築的基本特徵:自唐代延用至今的飛檐和七十公分厚的石牆。為了襯托出環境本身的美好,老K盡量把房間做得簡單,在保證功能性和舒適性的前提下,將多餘的裝飾去掉,因為窗外就是一幅天然畫卷。無論是就寢還是沐浴,都緊靠在浩渺的水邊。這裡適合喜歡安靜的人來住,發發獃、想想心事。

無舍的裝飾是非常簡潔現代的,卻時常從一些角度呈現出古典的美感。由於當地施工條件的限制,工藝的細節也許並沒有那麼完美無缺,但不那麼直的線條和不那麼平整的地面反而別有一番拙撲的韻味,這種無意為之的效果更能讓人放鬆,沒了拒人千里之外的「高冷范兒」。

木質的地板、天花和柜子顯現出的,是木頭本來的色澤,陽光自由穿行在寬敞通透的玻璃窗和天窗里,風來自海上,吹過水池,吹到了陽台上。老K說,自己經常一個人坐在陽台上看海,一看就看一個下午。太陽每天從東邊的洱海升起,又在西邊的蒼山那頭落下,蒼山和洱海之間光線的變化,是他每一天都想記錄下來的景象。

通透開放的格局,不僅讓風和陽光都可以自由出入,也讓無舍從室外到室內的過渡十分順暢,一切都是經過設計的安排,卻又看不見設計。從進門開始,每一扇窗戶外面,都是不一樣的風景。比如二樓的休息區,天光從落地窗探進來,蔓延到木質的牆壁與天花板上,窗框中心是雲朵、蒼山、洱海和那棵像倒置的閃電一樣的枯樹,有客人說他在這裡看到了生命的張力。

庭院里有一個下沉式水池,置身其中,視線所及之處,水面與洱海連成一片,藍天、白雲、青山倒映在上面,這裡幾乎是每個客人最喜愛的地方,站在上面照相,彷彿踩在水面上。

無舍是一群優秀設計師群策群力的成果,就連所有的花器、茶杯和茶壺都是獨家定製作品。在整個建造過程中,有四五道牆被推倒了四五次,經過一次又一次的重建和修改,無舍被打磨成了大家想要的模樣:無論是公共區域還是房間,都透露著溫暖而舒適的狀態。它就像一個張開的懷抱,讓人情不自禁地走過來。

裝飾質樸,硬體卻不「簡單」,無舍的舒適度絲毫不打折扣:大理冬季晝夜溫差大,所以室內都裝了地暖,蒼山飄雪,客人依然可以光腳踩在木地板上。床墊是金可兒,床品80支,在洱海邊睡個好覺很重要。

老K的理念和原則是先讓自己滿意。這樣才有底氣為客人傳遞一種住宿和生活的理念,而不僅僅是一個住宿空間。無舍過於寬闊的公共空間讓商業化的功能體現並不明顯,這個特點恰恰契合了大理的生活狀態和態度。在這裡,賺錢並不是第一位的。在無舍股東、設計師之一琚賓看來,人類最真實的震撼來自自然景觀,而非巨大恢弘的建築。無舍則最大限度地呈現著屬於大理的風、花、雪、月,當然,還有海。

[民宿三]

浥塵客舍

今夏和幾個朋友在大理玩,偶遇一處民宿名曰浥塵客舍,小住幾日,遂一見鍾情。此時的大理藍天白雲,山青水秀,觀洱海霞光萬丈,望蒼山風舒雲卷。至今念起,仍不禁心馳神往。

客棧的名字叫「浥塵客舍」,靈感來自於唐代詩人王維寫的那首詩「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如清晨一場如酥小雨,洗去了肩上的塵埃。在全國各地都被霧霾籠罩的當下,大理依然藍天白雲山青水秀,這裡是一個沒有霧霾的設計師家園。

大理浥塵客舍定位為高端私密的小型精品酒店,一期僅八間精緻客房,安靜舒適,有家的溫馨又不失高貴的設計感。設計一開始就圍繞一個內向的採光庭院展開,設計師把這個內庭用玻璃鋼構封閉成室內空間,成為一個充滿陽光的中庭,並以此為串聯其他室內空間。

設計師對光線的運用幾近極致,空間的轉折迂迴,起承轉合,每一處都會有不期而遇的光影。不管是入口的庭院,樓梯空間,還是露台,休閑空間都被設計得光影流轉,隨著時間的流逝,空間的美妙就在這多變的空間中默默地發生,傳達出設計師追求恬淡寧靜的意境。

浥塵客舍是由一棟老樓改造而成,其中地下室的空間拓展,和一個下沉庭院的布局是設計妙筆。為了讓每一個空間都各有特色,設計師甚至待在工地,感知空間形態以及每一道光線,然後利用直覺做設計。一角斜陽照來,在空間中能感覺到一種隱約的「侘寂」之美,空間被賦予了自然、平和、質樸的氣質。

傢具陳設完全按設計師的標準來營造和設置,在後期主人更是親力親為。陳設布置、日用器皿、傢具質地色彩等都經過嚴格的篩選和考量,力圖創造「家」的溫馨磁場。陳設的藝術品中包括美國著名攝影師阿諾· 拉斐爾·閔奇恩的攝影作品、新生代藝術家林于思的東方意境的繪畫作品,這些藝術家的作品豐富了空間的質地和內涵。

文章來源於新微設計,轉載請聯繫首發平台。

·END·

歡迎關注私家庭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私家庭院 的精彩文章:

可食地景·花園式菜園的設計妙招

TAG:私家庭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