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食 > 為什麼西方人提出的「中餐館綜合症」僅針對了中國菜?

為什麼西方人提出的「中餐館綜合症」僅針對了中國菜?

中國菜講究豐富的味道,有酸甜苦辣咸一說,還有很多自然界本身不存在但中餐發明的味道,如麻辣和香辣,很多西方人在沒有接觸中國菜之前,根本不知道還有這兩種味道存在。

當然中國菜味道好其實原因不僅僅有這樣講究的味道口感,還和烹飪方式、調味料的使用有很大關係。但有趣的是很多西方人相信:中國菜味道好是因為味精!實際上味精最早的發明國是日本。

不得否認味精的確能為很多食物帶來鮮香感,但這並不是中國菜味道好的主要原因。在很多時候,別說西方人就連我們也發現不了放了味精和不放味精的中國菜有什麼區別。

事實上西方人認為「中國菜味道好是因為味精」不僅是一種錯誤認識,在一些方面還是一種偏見。因為一些西方人依然相信「中餐館綜合症」的存在。

「中餐館綜合症」是上個世紀一些西方人提出來的理論,當他們在中餐館吃完中國菜後會出現乏力、頭暈、嗜睡等癥狀,於是一些老外「分析得出」這是因為中國菜里放了大量味精(谷氨酸鈉)的原因。但是事實上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即使不吃味精依然存在於很多食物中,比如魚、玉米、大豆等等食物。

那麼為什麼「中餐館綜合症」僅僅針對了中國菜?而不是味精最早的發明者日本菜?其實這裡面的原因是令人捧腹的。

中國菜在國外的進展腳步並不是一帆風順,但值得自豪的是中餐味道豐富,菜肴眾多,並且相當廉價,這讓它在國外受到西方人的極大熱捧。但是在受到熱捧之餘的同時自然會有一些老外眼熱,因為無處不在的中餐館搶了他們的生意。

於是一些老外就捏造了「中餐館綜合症」這一詞,吃中國菜因為放了大量的味精會讓人身體出現不適等癥狀。實際上是因為他們羨慕中國菜帶來的經濟價值,觸碰了他們的利益。因為中國菜味道好又廉價,很多西方人都吃得起。

那麼為什麼吃完中國菜會嗜睡,或者頭暈了?其實這裡面的原因還是令人捧腹的。西方人平常沒有午睡的習慣,但是覺得吃完中國菜會瞌睡,一些人認為這是味精的作用,所以要避免中午吃中國菜。

其實不管任何食物吃得太多,都會出現嗜睡的情況。特別是中午,當人吃了大量的食物以後,體內的大量血液跑到了胃部,就會導致大腦缺血,就會覺得犯困,打瞌睡。

為什麼會吃的太多?還是因為中國菜味道太好,符合了老外的胃口,很多老外都喜歡吃忍不住多吃一口,但他們又沒有吃中餐米飯的習慣,吃了大量的菜,包括哪些迎合他們口味的中國菜,大量酸甜味和糖漿。

所以為什麼西方人提出的「中餐館綜合症」僅針對了中國菜?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菜的廉價搶走了一些老外的生意,他們才捏造了這樣一個話題。當他們正在慶祝勝利的時刻,中國菜在短短几年已經成為在世界各地容易找到的食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飲食部落 的精彩文章:

在中國吃飯什麼感覺?外國人:我意識到烏龜、河鰻不會吃壞我
為何中國人用這麼大的鍋?老外:中國人是對的,沒有炒鍋不能做的

TAG:飲食部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