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以後不要再中日合制動畫了,撲街作品數不勝數,從期待變失望

以後不要再中日合制動畫了,撲街作品數不勝數,從期待變失望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有一部動畫叫大鬧天空,憑藉著精彩的劇情和優質的水墨色彩,起來全國人民的喜愛,遠在日本也有他的粉絲,比如宮崎駿和手塚治虫。這不嘆為觀止的藝術品,讓他們跟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也影響了他們日後的創作過程。時轉今日,中國動漫市場已經全方位落後,這種差距並不是一年一夕能夠改變的。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但且不提,我們需要的是現在追趕並如何超越過去。

在很多行業,手把手教一下,帶一下就很可能成為我們自己的經驗。師傅帶徒弟很容易做出成績,徒弟如果學的認真,學到師傅幾分精髓也不是不可能。然而在動漫領域,這種奢望就不要指望了。這種學習最典型的就是中日合制,美名其曰能夠幫助漫畫進入兩國市場,收穫更多的粉絲,幫助國漫成長。這不拾又之國出現以後,徹底斷絕了這個道路。

拾又之國原作的精彩劇情改的面目全非,要是日本編劇看不懂中國的劇情,還是漫畫劇情太過複雜,讓改編的路太大。在動畫劇情中順序錯位,人物性格設定不符合原作,動畫觀眾特別討厭主人公。不討論整個動畫劇情,動畫隨處崩壞的畫面讓人忍無可忍。在中方資本的注入下,很難說是經費不夠。由此我們也知道,是日方根本不可能用心的。面對其他國家的作品,可以說從心底就根本不會在意,敷衍的態度也就造成了這部動畫的崩壞。

在此之前並不是沒有教訓,國漫中最精彩的一部一人之下,動畫製作過程中也同樣出現問題。漫畫原作中的精彩對話,人物描寫和畫面鏡頭不弱於日本的頂尖漫畫。但在交給日本製作組之後,動畫畫面的敷衍和人物的崩壞,還好靠中方製作組的努力挽回了一些聲譽,那粉絲們心中的不滿減輕了一些。最好的漫畫交給日方,還能製作成垃圾。我普通的漫畫交給他們就能夠製作的很好嗎?

其實我們早就知道了答案,在文化領域,如果沒有自己班底,全靠不了解自身優秀內容的製作組來支撐,根本不可能發展的很好。中日合制本來是美好的願望,但核心的文化內容,根本不可能指望外人去理解他去用心製作它。如果想要國漫動畫市場正常的發展,是去要靠自己慢慢的學習,慢慢的發展自身才是最正確的道路,而不是指望日本能夠給你很好的完成,撲街如此多的動畫也應該吸足教訓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二次元突破 的精彩文章:

蔡少芬在張晉家受委屈?錄製節目被婆婆抱怨,網友:這才是一家人

TAG:二次元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