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二級軍士長張新昌:少林寺走出來的「發明家」

二級軍士長張新昌:少林寺走出來的「發明家」

來源: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張靈雨??宋鵬超

他曾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6次;

他有100多項革新成果,可謂部隊里的「發明家」;

他獲得全軍士官人才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

他徒弟遍旅,基本每個營都有一名;

他就是帶領全組獲得陸軍「礪裝-2019」武漢賽區履帶裝備底盤修理班組賽第一名的來自第79集團軍炮兵某旅的二級軍士長張新昌。

在少林寺的那幾年,成了我進入部隊的敲門磚

26年前,15歲的張新昌,因體質不好,被父母送進了少林寺塔溝武校。武校的學費並不低,一年1200元。

1993年,1200元意味著什麼?

對於張新昌的家庭,意味著他們需要把多年來種地攢的錢全拿出來才夠交齊所有的學費。

在那個時候,張新昌的父母,可能僅僅只是想讓體質不好的小兒子能夠更健康些。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現在這個看似平凡的舉動為小兒子的未來帶來了什麼樣的巨大變化。

兩年半的少林生涯,張新昌身上發生了很大變化,除了身體素質的強健,改變更大的,是他的性格。

進少林寺之前,張新昌性格內向,不愛出門,每天喜歡在家裡待著。畢業後的他,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個外向、充滿了使命感責任感的張新昌。

作為套路二班的班長,張新昌「統領」著全班50多名同學。第一次做這麼多人的「小領導」,尚未明白何謂責任感的他,只是依稀懂得應該帶著他們好好鍛煉。於是每天早晨四點鐘,張新昌帶著全班同學起床跑步。

當時有個女孩子,名叫小鳳,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學員。晨跑時,因體力不支,跑著跑著掉隊了,因為當時是冬天,天氣有些冷,她就用兜里的火柴點燃松樹枝想取暖,結果著火面積有點大,驚動了校方。

很快,校方查出了「罪魁禍首」。作為班長的張新昌自然也逃脫不了干係——屁股被棍子打了十多下。還是半大少年的他硬是咬著牙扛了下來沒有哭。

這可能是張新昌第一次真正意識到什麼是沉重的責任感:自己作為班長,肩負著照顧好班上其他孩子的責任,受到處罰完全是應該的。

就這樣,小小的張新昌彷彿一夜之間從懵懂少年成長起來了。

畢業後回到家的張新昌,感覺在家裡待著毫無用武之地。他想當武警。

因為看了很多武打片,青春年少的張新昌心裡也有除暴安良的夢想。

從少林寺畢業的張新昌剛滿18歲,正是當兵好年華。本就是退伍軍人的父親張殿生也很是支持小兒子的選擇。

但是事與願違。來村裡徵兵的兵種中沒有武警,張新昌有點失落。不過也沒什麼關係,別的兵也是兵嘛。

接兵幹部是步兵,驗兵時讓張新昌做了一個「才藝表演」。說是表演,其實要求並不高,踢踢腿看看健不健康基本就可以。

張新昌現場表演了一個「少林單刀」。身材不再單薄的他,一舉一動都充滿了力量感。

毫無意外,接兵幹部見獵心喜,知曉張新昌想當武警,便告訴他:「你到部隊來,有很多練武的機會。」

就這樣,張新昌開始了自己的部隊生涯。

始於「被迫」,忠於熱愛,部隊里的「發明家」誕生了

讓張新昌和維修保障結緣的,竟然是一張處分表。

進入部隊之後,各方面素質比較強的張新昌被評為十佳新兵。那個時候,正趕上在部隊里配置自行火炮,履帶式。當年這種火炮是非常先進的,先進到什麼地步呢?連專業維修人員都還沒來得及培養出來。

旅里配備了這麼先進的裝備,沒有保障人員怎麼能保證它的戰鬥力?事情很嚴重,旅長很重視。直接簽字下了一個文件:把今年十佳新兵全部送去學維修。

當時正面臨提乾的張新昌直接就懵了。走還是不走?走的話,面臨的是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不走的話,旅長的白紙黑字在這擱著呢,能拒絕嗎?

想到營長為了培養他不知耗費多少心血,張新昌還是拒絕了。沒想到下一刻,前來接人的裝備部門領導直接拿出一張蓋了章的處分表:去不去?

半小時後,張新昌坐在了前去學習的車上。沒辦法,對一個下連不久的新兵來說,處分表的分量太重了。

雖然被迫「轉行」,學了一個星期的張新昌感覺這個東西很對自己胃口,他開始認真研究起維修保障這一行。八個月後,順利畢業的張新昌拿到了學員中唯一一個二級證書,直接去了旅里的軍械修理所。

到了軍械所,張新昌主動找所里經驗豐富的老志願兵學習相關維修知識。不過,思路這種東西,如果不是自己理解的,別人教你也白教,這點張新昌深有體會。他開始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自學、請教、摸索,沉迷其中無法自拔。深藏於大腦的「發明家」天分被張新昌漸漸挖掘出來。

2008年,張新昌獲得了第一個科技進步三等獎。這個發明是為了教學提供的,源起於當年部隊配發的自行火炮因科技含量高,而產生的維修困難問題。為了儘快地提高維修保障能力,必須通過教學培養出更多的維修尖子。

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出現了一個難題:如果用真實的裝備搞教學,內部的油路根本看不清楚,如何能讓大家學到該火炮液壓系統的油路走向以及故障排除這方面的知識?

解決辦法只有一個:發明一個透明的模擬訓練器。

一個革新小組成立了。張新昌負責牽頭,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把難題攻關了,「液壓模擬訓練系統」由此誕生。

這個系統能讓所有的技術人員、修理工清楚地看到故障點發生在哪兒,油路的走向,還有野戰條件下容易出現的故障等等。為部隊的教學做出了很大貢獻,得到了首長的高度評價。

因專業技能過硬,2009年,集團軍組織的專業大比武中,張新昌獲得個人第一。2011年,原瀋陽軍區舉辦的「優秀四會教練員」大比武,他再次奪得桂冠。2012年,張新昌轉為二級軍士長,也是當時部隊中唯一一個二級軍士長。

張新昌獲得的獎章證書

入伍23年,張新昌榮立2次二等功,6次三等功,獲得全軍士官人才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在部隊研製了各類革新成果總計100多項,其中有兩項得到了全軍科技進步三等獎。

二十年如一日,支撐著張新昌保持著永不衰竭的鑽研動力的,是他對裝備維修的熱愛。

徒弟遍旅:技能與人品同樣重要

5月28日至6月4日,在武漢賽區舉辦的陸軍「礪裝-2019」比武競賽中,既是班長又擔任教練的張新昌帶領小組拿了履帶裝備底盤修理班組第一。

這個隊伍中,都是張新昌的徒弟,他們平時都親切地叫他「師父」。

仔細一問,這些徒弟分布很是奇妙,幾乎每個營區都有,可以算遍布整旅了。「每個營我都會挑至少一個,」張新昌答道,「因為每個營都有一個搶修班,教好一個徒弟就可以讓他在這個營發揮光和熱。」樸實的言語,真誠的目光,偉大的靈魂。

寧缺毋濫,這是張新昌挑徒弟的準則。雖然他打心底里願意教更多的徒弟,願意把自己的維修經驗、所思所想傾囊相授。但是,要選什麼樣的人做徒弟,這點很重要。

在他看來,除了技能之外,人品同樣重要。無償分享、善於表達,兩個因素缺一不可:作為維修技師,自己「吃獨食」怎麼能帶動整個營的發展?不愛表達不會說話怎麼能把自己的想法經驗完整正確地傳授他人?

第79集團軍炮兵某旅的火炮技師高峰,在履帶裝甲底盤制動不靈的單兵技能賽中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總共用時20分37秒,和第一名只差了8秒。緊隨高峰獲得第三名好成績的,是同樣來自該旅的王浩飛。他們都是張新昌的徒弟。

訓練上,張新昌對他們的嚴格自不必說。高峰告訴記者,每天早晨4點鐘,師父張新昌就要起床督促他們進行訓練。晚上也是如此,每天都要加班加點。累的時候可以休息嗎?不行,繼續練。張新昌在訓練方面不允許一絲含糊。

但是,真的累了,張新昌會主動給大家買水、協調醫療。既是師父,更像父親,王浩飛很是感慨。

張新昌很重視立人。更懂得以身作則的力量。

他自己做任何事從不會半途而廢。比如修炮,修不好從來不會放棄,「一個螺絲擰不緊就可能會影響整個戰鬥,別說一個沒修好的裝備了。」受他影響,徒弟們做事從來都是一絲不苟,認真嚴謹,有始有終。

師父張新昌的身上,有太多值得學習的地方,無論是令人敬佩的為人處世,還是碩果累累的發明革新,都值得王浩飛為之奮鬥拼搏。

拜師十多年以來,王浩飛見證了師父獲得一個個二等功、三等功,數量多得讓徒弟們很是羨慕,「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兵,」王浩飛認真地說,「這些獎項都是對我們的鼓勵。」

寫在最後:

入伍23年來,張新昌的大部分時間都奉獻給了軍營,算下來一年中只有兩個月的時間能回到家中。他感覺非常對不起自己的妻子孩子:家庭各方面的事務、孩子的培養全部是妻子一個人承擔。孩子十幾歲了,父子倆相處時間屈指可數,對他這個父親感情上並不親近。

不過,令他倍感欣慰的是,兒子非常像他,毅力都很強,中考時,班裡只有四個體育滿分,兒子就是其中一個。

父母是張新昌心裡的另一個痛點。他們都已經70多歲了,因年紀大腿腳不方便,只能常年待在老家,而張新昌更是忙得每年基本只有一周時間能到老家去照顧他們。張新昌既難過,更無奈。

顧了大家舍了小家,這是張新昌的軍旅人生,更是千千萬萬普通中國軍人的軍旅人生。

「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只不過有人替你負重前行。」這句話雖然流傳已久有些老套,但卻是他們的真實寫照啊!

(央廣軍事·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出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戰艦與水兵負責守衛安全,亞丁灣負責美
很生硬!美國要求土耳其取消採購俄羅斯S-400

TAG: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