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雍正軼事 資助書生迷戀丹藥最早穿西服 有35副御用眼鏡

雍正軼事 資助書生迷戀丹藥最早穿西服 有35副御用眼鏡

清世宗愛新覺羅·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稱為納伊拉爾圖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

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貝勒;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胤禛被封為和碩雍親王。在二廢太子胤礽之後,胤禛積極經營爭奪儲位,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在北郊暢春園病逝,他繼承皇位,次年改年號雍正。雍正帝在位期做了一系列改革。為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統治,實行改土歸流。廢除賤籍制度,實行攤丁入畝,減輕了無地、少地農民的經濟負擔,促進了人口增長。並且大力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建立養廉銀制度等。雍正七年(1729年)出兵青海,平定羅卜藏丹津叛亂。在政治上,整頓吏治,創立密折制度監視臣民,設立軍機處以專一事權。而且改善秘密立儲制度,使得皇位繼承辦法制度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康熙帝晚年諸皇子互相傾軋的局面。雍正帝在位期間,勤於政事,自詡「以勤先天下」、「朝乾夕惕」。

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對於康乾盛世的連續具有關鍵性作用。雍正十三年(1735年)去世,終年58歲。廟號世宗,謚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葬清西陵之泰陵,傳位於第四子弘曆。

雍正帝軼事:

1、資助書生

雍正帝當皇子時喜歡微服出行,廣結俠義。某年到杭州,準備泛舟西湖遊玩一番,剛出涌金門,看到一個書生在賣字,筆法頗為精到,胤禛便讓他寫了一副對聯。其中有個「秋」字,書生卻將「火」字旁寫在了左邊。胤禛便問:「這個『秋』字你是不是寫錯了?」書生不以為然,說沒寫錯,然後拿出一本名帖,翻開讓胤禛比對。胤禛說:「你既然如此博學,為何不去博取個功名呢?幹嘛要在這賣字為生?」書生說:「我家裡窮,連老婆孩子都養不活,只能靠賣字為生,哪敢想什麼大富大貴呢!」胤禛於是慷慨解囊,說:「我這有錢,可以資助你博取個功名,到時候別忘了我就行。」書生萬分感謝,後來還真就考取功名,入了翰林。

此時胤禛也已登基,一日從名冊上看見書生的名字,想起那次杭州之行,於是便召其入內。胤禛隨手寫了一個「和」字,故意將「口」字邊寫在了左邊,然後讓人拿給書生看。書生不明所以,回答說這是個錯字。胤禛微笑不語。第二天,胤禛讓書生拿著詔書去浙江,浙江巡撫受詔,詔中說:命此書生在涌金門再賣字三年,再來供職。書生這才恍然大悟。

2、最早穿西服

在中國最早穿西服的是雍正帝,至今在故宮尚保留他的這一畫像。這位精力充沛的皇帝喜歡玩賞鐘錶等西洋事物,他穿西裝更多的是滿足追新求異的獵奇心理。

3、35副御用眼鏡

眼鏡最早出現於1289年的義大利佛羅倫薩,是歐洲人的一項重要發明。雍正帝很喜歡西洋眼鏡,倒不是雍正帝附庸風雅,確實是他已經眼花了,需要眼鏡的幫助。據不完全統計,造辦處為雍正帝專門製作的各式眼鏡達35副之多,如水晶、茶晶、墨晶、玻璃眼鏡等等。雍正帝把這些眼鏡隨處安放,每到一地,隨手可取。在雍正帝經常起居的大內與圓明園的宮殿里,甚至在他的鑾轎中,都放有專門的御用眼鏡。不僅如此,雍正帝還把眼鏡發放給潑灰處的工匠,作為一種實用的福利待遇。

4、迷戀丹藥

雍正帝對道教也頗有興趣,特別寵幸龍虎山駐京道士封婁近垣,封他為四品龍虎山提點、欽安殿住持,並加封為「妙正真人」。 雍正帝早在當皇子時,就對煉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時煉丹的主要目的是做給他父皇看,說明自己不謀求皇位,只一心煉丹。他還因此寫過一首題為《燒丹》的詩:「鉛砂和藥物,松柏繞雲壇。爐運陰陽火,功兼內外丹。雍正帝對丹藥的痴迷程度可謂是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位寵信道士迷戀丹藥的皇帝。

原創作品,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今獵奇 的精彩文章:

二戰德國三大名將結局 沙漠之狐自殺 閃電伯爵和裝甲怪傑被俘
「鐵娘子」撒切爾夫人軼事 永遠爭坐第一排若時光倒流將不再從政

TAG:古今獵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