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孫德勝被圍,李雲龍為啥不救?看看殲滅一個騎兵聯隊需要多少人吧

孫德勝被圍,李雲龍為啥不救?看看殲滅一個騎兵聯隊需要多少人吧

1943年,日軍動用12個師團對華北地區發動大掃蕩,史稱「秋季大掃蕩」。從9月開始,日軍深入晉察冀邊區,見人便殺,逢村便燒,八路軍化整為零逐步撤至山區,以連排為單位進行反掃蕩戰鬥。《亮劍》中騎兵連的最後一戰便是發生在這種背景下。為了掩護李雲龍和主力部隊突圍,騎兵連被日軍黑島騎兵聯隊纏住,最後全軍覆沒,沒有等來獨立團一兵一卒的支援。

李雲龍聲稱「不會丟下一個弟兄」,但這次只能眼睜睜看著騎兵連全軍覆沒。抗戰期間,騎兵在地形有利的情況下對步兵仍然有碾壓之力,火力單薄的八路軍是無法阻擋騎兵的平原衝鋒的。正因如此,日本是二戰所有參戰國中保留騎兵最多的國家。西方軍隊建制中雖然也保留著騎兵編製,但大多時候作為「龍騎兵」使用,僅用於長途機動或代替汽車運送物資。整個抗戰期間,活動在中國戰場上的日軍獨立騎兵單位達68個。

與步兵編製不同,騎兵編製人數較少。一個完整的騎兵聯隊只有1500人馬,少的只有1000人馬,編製最大的騎兵旅團也不過4000人馬規模,與一個四單位制步兵聯隊相當。抗戰前期,每個師團都配屬一個騎兵聯隊或騎兵大隊,甲種師團配屬聯隊,乙種師團配屬大隊,裝備馬匹、馬鞍、馬具、步槍、手槍、馬刀、彈藥盒和步槍行囊,還有少量輕重機槍和曲射炮,攻防兼具,戰鬥力十分強勁。

那麼,抗戰史上有沒有完整殲滅日軍騎兵聯隊的戰例呢?還真有。抗戰期間,日軍騎兵的主力大部分在蒙古地區,這裡一馬平川,適合騎兵發揮,因此日軍駐蒙軍中有一個騎兵集團,下轄兩個騎兵旅團,每個旅團下轄兩個騎兵聯隊,常年駐紮在包頭。1939年冬,該集團一個騎兵旅團被調往河南,傅作義將軍抓住戰機,集結第35軍、騎兵第7師和馬占山游擊隊等3萬餘人突襲包頭,殲滅日軍小島林兵聯隊900餘人,幾乎將其全殲。

這是抗戰史上唯一一次全殲日軍騎兵聯隊的紀錄,共動用了3個主力步兵師、1個騎兵師以及若干民兵武裝,最後由101步兵師設伏攔截,迫使小林騎兵聯隊下馬作戰,又派兵迂迴襲擊了日軍馬群,然後趁亂掩殺,才有了殲敵900餘人的輝煌戰績。《亮劍》中李雲龍的部隊不過兩個連,能逃出包圍圈已是萬幸,根本無力支援被圍的騎兵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空軍之翼 的精彩文章:

最悲壯的一具骸骨:帶著203項故障升空,出發前就知道必死無疑
俄羅斯計劃修一座跨海大橋溝通白令海峽,美國:想都別想!

TAG:空軍之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