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人們對基礎研究仍有偏見?丘成桐認為,「重視」不該停在口頭

人們對基礎研究仍有偏見?丘成桐認為,「重視」不該停在口頭

上世紀七十年代,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一書中,提出了耐人尋味的「李約瑟難題」——古典時期的中國對人類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那麼,為何近代科學沒有誕生於中國呢?李約瑟本人對「李約瑟難題」也進行了多年的研究,認為三個關鍵因素導致「李約瑟難題」的產生:1.中國的「自然觀」不適宜於近代科學的誕生和發展;2.中國人過於注重「實用主義」,使得眾多開創性的發現僅僅停留在經驗階段;3.中國的科舉制度扼殺了中國人對自然規律的興趣,人們的頭腦束縛於「權」、「利」和「名」上。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王貽芳教授贊同李約瑟的觀點,他認為過於講究「實用主義」的中國人比較急功近利,對於科研成果無法直接利用、經濟效益無法直接轉化的基礎研究領域,一直是興味索然。從歷史的層面而言,中國曾經吃了基礎研究匱乏的大虧,於19世紀末期至20世紀初期,幾乎到了瀕臨崩潰的邊緣,如此沉痛的教訓,應該激起人們對基礎研究領域的重視,但實際的情況並不樂觀。近日,第八屆世界華人數學家大會(簡稱「ICCM」)隆重舉辦,美籍華人數學家丘成桐認為,一些機構和企業對「基礎研究」這一領域存有偏見,他們常常說重視基礎研究,可關注的焦點僅僅是一些實際問題的解決、一些研究成果的應用和轉化而已,這樣的「重視」徒有其表。

物理學家對電磁學的鑽研,旨在搞清楚「電」和「磁」之間的關係;天文學家對引力波的探索,旨在驗證愛因斯坦的理論和揭曉宇宙的奧秘……這些基礎研究領域的科學家們,他們更熱衷於「自然現象」本身、以及自然現象中的規律和意義,而不是為了經濟、技術等等「服務」。丘成桐認為,數學家與兢兢業業的科學家們一樣,他們痴迷於數學,對「數學」這一門學科充滿了敬意,只想一心一意的把數學做好,若讓數學家為了某幾家公司的技術進步而「服務」,那麼數學家做不好數學、也做不出什麼重要的貢獻。唯有一門心思的鑽研數學,才可以打牢科研的基礎。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數學教授朱歆文也認為,嚴格意義上的數學家都渴望一種純粹的思索,並不希望外界的關注和干擾,人們對「數學」的敬而遠之也是一種好事,可以讓數學家們心無旁騖的鑽研數學。「數學」是一門需要深耕細作的學科,極為忌諱心浮氣躁和急功近利,一旦犯了「大忌」,根本就做不出任何原創性的成果了。也就是說,「數學」本身的重要性並不需要它的應用潛力和功效來證明,並不是替某某公司、某某行業、某某領域解決了什麼問題而變得重要,「數學」本身就極為重要。

難道數學家們不該為現實世界中的種種問題諫言獻策嗎?丘成桐認為,一部分數學家走向某些機構和企業、為各個領域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是無可厚非的,但相關機構有必要讓一小部分從事基礎數學研究的「純數學家」們全神貫注的工作,為他們無條件的提供研究經費,即便是數百人的「純數學家」群體,也會夯實整個基礎研究領域的根基。讓丘成桐感到惋惜的是,大多數人對數學、以及整個基礎研究領域存有偏見,他們只在乎GDP的增量。

小考題:你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否不利於科研工作?歡迎你留言討論。

(本號專註於科技前沿、歷史拾遺、奇聞異事和人物品鑒,還望你的關注和訂閱,萬分感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讀百卷 的精彩文章:

蒙娜麗莎的微笑是一種假笑?研究人員認為它不符合「杜徹尼微笑」

TAG:品讀百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