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呂布刺殺董卓,原因你都了解?從董卓大將罵呂布,再探此事究竟

呂布刺殺董卓,原因你都了解?從董卓大將罵呂布,再探此事究竟

初平三年春,洛陽永寧宮前的太和廣場上,熙熙攘攘數千人士齊聚。這些人里,有百官公卿,有涼州將士和并州將士代表,也有各地應邀前來的名士。他們齊列兩旁,恭迎夾道,等候一人行登基大典。不一會兒,永寧門外鑼鼓齊鳴,人們朝門外望去,見旌旗如長龍般滋滋不斷,便知他們等的人,來了。

車馬隊行進許久,終於停了下來。停在永寧門中央的,是一輛深紫麾蓋鑾車,鑾車周邊,板甲鐵騎森立。少頃,鑾車後門打開,一位士兵上前,跪倒在地,背作階梯。車內一人,踏出一支肥足來,踩在那士兵背上,雙手扶著馬車門框,從車裡鑽了出來。

卻說此人,生得肥頭大耳,面目猙獰。龍袍之下,隱約見得一身鐵甲。此人,正是董卓,今日,是他的篡漢登基大典。董卓下車後,站在原地,睥睨一切的向前挺了挺胸脯,似乎在向天下炫耀他的威力。他傲慢地高揚起頭,側眸瞥了瞥兩邊恭迎的漢臣,見重臣們都賞臉而來,便心滿意足地點了點頭。突然,他開始大笑,那笑聲如狼嚎般粗鄙,身旁李儒問董卓道:「太師為何發笑?」董卓對李儒說:「今兒是咱家的登基大典,咱家是知道的,這些子亂臣賊子,心裡不服氣咱家,但咱家見他們還不是得乖乖聽話,前來恭賀?你說,他們怕咱家,咱家能不笑么!」話畢,又是一陣嚎笑。然後輕蔑地哼了一聲,甩著袖子大步進入永寧門。

董卓入門後,官員一齊向董卓施禮作揖,口中含糊其辭地說:「恭迎相國登基。」官員的聲音,瞬間被身後千餘涼州將士的呼喊聲吞沒,而一旁的并州將士們,卻如百官般,心不在焉地叫了幾句。董卓哪裡聽不出這聲音中的學問,但他無所謂這些,只要他數萬雍涼鐵騎坐鎮關中,便什麼都不怕。

但董卓走著走著,突然感到奇怪,這麼重大的日子,他卻沒見呂布,於是一邊走,一邊側頭聞李儒:「怎麼沒見奉先?」李儒道:「太師,方才我還見著呂將軍在您鑾車前邊兒走呢,這會兒怕是在布置安全事宜吧。」董卓聽後,甚是滿意地說:「嗯,我兒如此周祥,我還有何慮!」話畢,又狼嚎般大笑一通。

不一會兒,董卓已走到永寧宮前台階處。這台階有數百級,從下到上要走好一會兒,董卓看了看台階頂部的永寧宮,然後轉過身來,望了望百官和將士,嘴角滿足地向右一撇,微微點了點頭,然後轉回身,面朝台階,雙手輕提龍袍,邁出了第一步。旋即,董卓身後千餘涼州將士,已迫不及待地高呼「萬歲」,排山倒海,聲如轟雷。董卓一邊走,一邊任憑呼喊拜謁聲擁抱著他,心中之美,自不必說。

光輝到了極致,衰落就要來臨。董卓即將走上最後十幾級台階時,他的命運,悄悄發生了改變。突然,漢司徒王允,從永寧殿里走到台階口,面對董卓、百官和將士而立。董卓猛地抬頭,見王允從衣袖中抽出一道詔書,瀟洒地一展,念到:

大漢獻皇帝有詔曰:董賊禍國,荼毒天下,致使民不聊生,四方擾攘。今朕為天下計,著百官公卿,共除國賊,有功者,賞萬金,封十萬戶侯。其共誅之!

話畢,董卓大怒,罵王允道:「豎子乳兒,焉敢欺主!」正欲上前撕碎王允,卻見身邊甲士已開始向自己聚攏,董卓驚呼:「奉先何在啊!」聲音透出凄慘和無助,話音剛落,呂布應聲而出,董卓大喜曰:「奉先,快除逆賊!」呂布徑直衝向董卓,大吼:「尊義父旨!除逆賊!」說罷,照董卓老臉就是一戟,董卓應聲而倒,肥胖的身軀沿著台階滾下,一直到底。

呂布刺殺董卓,諸位並不陌生。但千百年來,不少人將刺殺緣由,歸因於呂布和董卓的個人矛盾,以及王允的利誘。

《呂布傳》說,董卓性格狹隘,自個兒不高興了,卻拿呂布出氣,呂佈於是對董卓很有意見。

(董)卓性剛而褊,忿不思難,嘗小失意,拔手戟擲(呂)布。(呂)布由是陰怨卓。——《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因為這事,後來呂布對王允說:「董卓幾見殺狀」,說明問題已相當嚴重。至少在呂布心裡,他認為董卓已經有了殺他的心思。當然,呂布這樣認為,董卓未必如此,但在當時,呂布之於董卓,是弱勢一方,而弱勢一方在心不自安時,往往扭曲現實,只需想想張邈因為擔心被曹操殺掉,都做了什麼,又到了何種程度,便知。

另一方面,王允適時為呂布拋出的橄欖枝,也被認為是呂布刺殺董卓的主要原因之一。陳壽評價呂布「唯利是視」,非常準確。呂布跟著丁原,做的是「主簿」,這一官職,相比丁原當時的實力,和他在朝中的地位(何進眼裡的寶),實際微不足道。而董卓為兼并丁原,為呂布拋出的卻是「中郎將和都亭侯」這樣的饕餮大餐,作為地位低下的「并州輕俠」,呂布只要跟了董卓,他甚至不需要奮鬥,就已經成功了。而王允為他拋出的大餐,更加豐盛:「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封溫侯,共秉朝政。」這已是實權諸侯王加輔政大臣的尊榮了。呂布只要聽了王允,便不再是一位簡單的成功人士,更是帝室之胄了。

誠然,呂布刺殺董卓,有自己的心思,但如呂布這樣的「一方軍閥」,其言行決斷絕不會僅僅出於個人考量。呂布刺殺董卓,是涼州軍事集團和并州軍事集團矛盾激化的結果。

董卓手下的胡軫,曾說過一句話,能犀利地映射涼州和并州集團的矛盾:

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李賢注引《九州春秋》

胡軫是董卓手下一位地位尊崇的大將,是涼州軍事集團的主要人物之一,地位在我們熟知的李傕和郭汜之上。呂布歸順董卓後,董卓將胡軫拜為「大督」,呂布拜為「騎督」,漢末武職中,大督地位高於騎督,而胡軫這句話,就是此時所言。

關於這句話中「青綬」一詞:

董卓以呂布為騎都尉。——《後漢書·呂布傳》騎都尉「秩比二千石」。——《續漢書·百官志》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漢書·百官公卿表》

「青綬」,直指呂布。「當斬一青綬」,意為「應當殺了呂布」。胡軫此言,用帶著狂妄、鄙視、調侃和目中無人的、帶著對呂布徹頭徹尾的鄙視說了一句:「應當把你這小子除掉,那樣老子才能舒坦。」

胡軫侮辱呂布,呂布當然不快。但如前所述,這句話的價值,在於它映射出了涼州集團和并州集團的矛盾和恩怨。

為了說清兩個軍事集團的矛盾,我們首先剖析一下這兩個集團的情況。

涼州軍事集團,是一支以董卓為領袖,以胡軫、楊定、李傕、郭汜為骨幹,張濟、樊稠、李蒙、王方為爪牙,以湟中義從和秦胡兵為基礎的軍事力量。

所謂「湟中義從」,是對一類特色兵種的統稱,其性質類似公孫瓚的白馬義從。「湟中」是地名,東漢末年的湟中地區,位於現在青海省東北部,在當時毗鄰董卓所在的涼州。這支力量,主要由「月氏胡人」組成,是東漢末年的一支少數民族力量。

湟中月氏胡,其先大月氏之別也,舊在張掖、酒泉地,號曰「義從胡」。——《後漢書·西羌傳》

所謂「秦胡兵」,也是對當時西涼地界一類特色兵種的統稱。秦胡兵由漢族士兵和少數民族士兵組成,「秦」指漢族士兵,「胡」指少數民族士兵。

「湟中義從」和「秦胡兵」是如何成為董卓的軍事基礎的?史料中說,董卓曾被召為郡吏,職責是「監領盜賊」。當時涼州一帶,胡人侵犯百姓是家常便飯,隔三差五就要來一次,董卓這位郡吏,就是負責對付這些入侵的胡人,保境安民的。

郡召卓為吏,使監領盜賊。胡(人)嘗出鈔,多虜民人,涼州刺史成就辟(董)卓為從事,使領騎討捕,大破之,斬獲千計。——《三國志》裴松之注,注引《吳書》

董卓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三國志》裴松之注,注引《英雄記》

從上面兩則史料可以看出,董卓當時與涼州周邊的羌胡入寇,曾頻繁交戰。有時可斬獲數以千計敵軍,這其中,有被董卓部隊斬殺的,也有被活捉的。而這種交戰,僅董卓在「郡從事」這一職位上,就達上百次。

董卓參與的大規模圍剿,也是有的。永康元年(167年)冬,董卓曾與尹端合擊羌胡敵軍,這一次,收穫頗豐。

永康元年夏,東羌、先零五六千騎寇關中。冬,(張)奐遣司馬尹端、董卓並擊,大破之,斬其酋豪,首虜萬餘人,三州清定。——《後漢書·張奐傳》

董卓這次出擊,俘獲一萬多人,而且應以羌胡兵為主。當時這樣大規模的戰鬥還有不少,因此,董卓在這些戰鬥中俘獲的羌胡俘虜,是他後來涼州軍事集團的重要基礎之一。

董卓手下,也是有漢兵的。中平五年(188年),董卓曾與皇甫嵩合擊金城的邊章、韓遂,大破敵軍,而這一記載只是當時無數針對漢軍作戰的代表,這些戰鬥,使董卓逐漸積累起了手下的漢人軍團。

中平五年,圍陳倉,乃拜董卓前將軍,與左將軍皇甫嵩擊破之。——《後漢書·董卓傳》

董卓涼州軍事集團的兵力,就是由這些少數民族士兵和漢族士兵組成的。這些兵力,是他後期霸佔洛陽以西的支柱。

董卓手下的一批將領,則是他涼州軍事集團的骨幹,軍事集團的高效運作,離不開這些將領。比如前文說到的胡軫,在董卓軍中就享有二把手的威望。胡軫是「西涼大人」,所謂「大人」,就是豪傑,就是在當地德高望重的人物。從董卓後來對胡軫的敕封(大督),也能看出胡軫在涼州集團中的地位。

胡文才(胡軫),涼州大人。——《三國志·魏書·董卓傳》注引《九州春秋》。大人,謂豪傑也。——《後漢書·馬援傳》

至於李傕和郭汜,大家耳熟能詳了。李傕在涼州集團中任校尉一職,呂布刺殺董卓後,李傕更是成為了涼州集團的領袖;郭汜也任校尉。二位都是董卓手下的大將。

董卓手下的爪牙也不少,像張濟、樊稠、李蒙、王方之輩,皆是董卓手下帶兵作戰的將軍。

說完了涼州軍事集團,我們再看并州軍事集團。

并州軍事集團,是一支以丁原為領袖,以呂布、張遼、張楊為爪牙,以西羌少數民族戰士和漢族戰士為基礎的軍事力量。這支力量在呂布刺殺丁原後,歸併董卓,因此,呂布、張遼等人,自然成了董卓手下。

東漢末年,二州緊鄰,都為邊羌騷擾,大環境完全一樣,無須贅述。并州軍事集團的基礎,自然也和涼州相同。實際上,當時涼州和并州的士兵,常被統稱「並涼勁旅」。

并州軍事集團領袖,自然是丁原。丁原當時是并州刺史。

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三國志·魏書·呂布傳》

并州軍事集團的三位骨幹,呂布、張遼和張楊,都是親手為丁原發現並提拔的。

(呂布)以驍武給并州,刺史丁原……以(呂)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三國志·魏書·呂布傳》并州刺史丁原以(張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三國志·魏書·張遼傳》(張楊)以武勇給并州,為武猛從事。……并州刺史丁原遣張楊將兵詣蹇碩,為假司馬。——《三國志·魏書·張楊傳》

呂布刺殺丁原後,歸順了董卓,於是,情況變成了這樣:首先,呂布這一行為,引發了并州軍事集團中「親丁原人士」的敵意。第二,呂布此時在名義和實際上,都成為并州軍事集團暫時的「代表」——無論這位代表,多麼的不得人心。第三,呂布和董卓,不是平等合作關係,而是歸屬關係,呂布從此成為了董卓「手下」,並認董卓作了「義父」。第四,張遼和張楊這兩位并州集團的「老人」,自然成為了董卓手下的「新人」。

這四點,蘊含並醞釀了涼州軍事集團和并州軍事集團的矛盾。而呂布刺殺董卓,只是加速並最終引爆了這一矛盾,是這一矛盾的必然結果。

呂布歸順董卓後,他的角色,實際上是涼州軍事集團和并州軍事集團的樞紐,但他的地位,卻與角色不配。

從董卓本人看,論公,他封呂布為「騎督」,封自己的「老人」胡軫為「大督」,鑒於呂布捉襟見肘的智慧,這隻能導致他的不滿,而他的不滿,就是身後一干并州將士的不滿。論私,他和呂布有隙。

從董卓下屬看,呂布也非常「不討好」。前面說過,董家二把手胡軫,公開表態要「殺呂布」,這是明明白白已經不把呂布當人看了,毫無尊重可言。而領導的態度,也直接影響著士卒,比如,呂布就曾因胡軫看不起他,而激起了一次軍亂。

胡軫宣言:「今此行也,要當斬一青綬,乃整齊耳。(呂)布等惡之,宣言相警雲『賊至』,軍眾大亂奔走。——李賢注引《九州春秋》

看到「宣言」和呂布後面的「等」字了吧,胡軫恨不能向三軍通報他對呂布(當然也就是整個并州集團)的鄙視,而呂布這邊,也自然不只他一人不滿,是整個集團的不滿。而兩個集團代表的矛盾,直接導致「軍眾大亂奔走」。只怕這個「奔走」,不是因為「賊至」,而是「心有不爽」吧?

因此,呂布歸順董卓,醞釀了兩個集團的矛盾;董卓及其手下輕視呂布,升溫了兩個集團的矛盾;王允等人對這一矛盾精準地預估,是矛盾引爆的導火索;呂布刺殺董卓,是矛盾的高潮;而矛盾引爆的餘波,則是涼州集團和并州集團的火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田君良 的精彩文章:

TAG:田君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