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前行實修第八十五修法——思維貪慾之過患

前行實修第八十五修法——思維貪慾之過患

索達吉堪布引導

庚二、思維貪慾之過患: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思維貪慾有許多過患,諸如為積累、守護、增長財產而忙碌,增長不善業,與眾人爭論,有財仍不知足,增上慢心、慳吝,又擔憂財產用盡、被人拿去、被人掠奪、與盜賊等共同分享。雖然積累,可到死時必須放下、遠離一切,有多少財富就會有多少痛苦,痛苦總是多於安樂,並且與聞思修行、持戒等解脫法相違,受到諸聖者呵責。

之後於無生空性中安住。

後行:迴向善根。

第八十五修法終

每一入座,也都包括前行、正行和後行三部分。前行也分為前行的前行和真正的前行兩個階段。其中前行的前行階段,要擤好鼻涕,洗好臉,里里外外一切要辦的事務必完成,總之要保證在入座期間不需要中斷打坐而往外跑。隨後,坐在床上身心放鬆,稍加休息,接著立下誓言:我這一座期間,縱然是大恩大德的父親來到,我也絕不中斷入座而隨著迷亂所轉。指甲掐著肉發下堅定誓言:「寧死也不捨棄此誓願!」

真正的前行

1、身的要點作毗盧七法,也就是雙足金剛跏趺,雙手結定印,脊背好像銅錢般挺直,臂膀放鬆舒展,頸部稍稍向前屈,舌抵上顎,眼睛垂視鼻尖。

2、語的要點:(排除垢氣,左右鼻孔輪番排)三次,同時排三次,共排九次;或者,右鼻孔排一次,左鼻孔排一次,同時排一次,共三次;或者,左右鼻孔同時排三次。以上三種除垢氣法,做任何一種都可以。具體做法:左手握金剛拳,壓在大腿根兒上(即腹股溝的位置),右手以三股金剛印按住右鼻孔,從左鼻孔緩緩向內吸氣,囤積在臍下,觀想自己無始以來生生世世所積累的業、煩惱、罪障、破誓言、修行出現昏憒、沉陷、迷茫錯誤這一切都變成黑氣,向外排散,呼氣時就像青稞粒一樣,從小擴大,末了一下全然排出,這與洗滌器皿相仿。

3、心的要點:調整發心,觀察現在我修的這一座,是希求消除今生疾病等的救畏發心,還是牟取利養讚歎的善願發心。假設是這兩種發心,那就要像毒物一般予以拋棄。倘若是無記的發心,就要調整過來。小士道的發心是世間俗人的觀念,並不是入道者我所觀修的法,中士道的發心也是成辦一己私利的心態,因此也要予以斷除。而必須真正生起大士道的清淨髮心,也就是在心裡思維:為了一切有情遠離苦因及苦果,獲證圓滿佛果,觀修思維貪慾之過患。

接著祈禱上師:在自己的頭頂上清清楚楚明觀,十萬瓣白色蓮花的紅黃色花蕊上,獅子座層層疊放的柔軟綾羅墊上,自己的根本上師身穿出家法衣或者咒師裝束,懷著「上師是佛」 等五種了知,默默祈禱,念誦「三世諸佛……」或者念誦四種厭世心前後的那些祈禱文,滿懷感恩戴德的敬信之心深情祈禱,結果上師化光融入自身,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渾然成為一體,處在這種狀態中,不跟隨過去的分別念,不迎接未來的分別念,也不持續現在的分別念,儘可能入定安住。這以上是入座的前行。

前行:皈依、發心。

正行:思維貪慾有許多過患,諸如為積累、守護、增長財產而忙碌,增長不善業,與眾人爭論,有財仍不知足,增上慢心、慳吝,又擔憂財產用盡、被人拿去、被人掠奪、與盜賊等共同分享。雖然積累,可到死時必須放下、遠離一切,有多少財富就會有多少痛苦,痛苦總是多於安樂,並且與聞思修行、持戒等解脫法相違,受到諸聖者呵責。

之後於無生空性中安住。

一、思維貪慾有許多過患

1、為了積累守護增長財產,會有很多痛苦:

積累、守護、增長財產而忙碌,增長不善業,例如做生意,十不善業直接就造了八種,另外兩種間接也會造,與眾人爭論,有財仍不知足,增上慢心、慳吝,又擔憂財產用盡、被人拿去、被人掠奪、與盜賊等共同分享。

2、雖然積累,可到死時必須放下、遠離一切

財富積累得再多,到了死的那一天,也只能全部留在人間,就像酥油里拔出一根毛一樣,自己一點都帶不走。一輩子辛辛苦苦積累的財產,在這個過程中還造了很多惡業,但是,我們一生吃、住、用,真正能用到多少呢?到死的時候也用不上。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就知道,有財產就要上供下施。可以為來世延續財富,成為富貴之因。但很多人不懂因果規律,有了財產之後往往更加吝嗇,即生當中就感受餓鬼的痛苦,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用,最後存在銀行里的錢被銀行所佔有,或被自己的子孫、怨敵所擁有,自己辛辛苦苦造了很多惡業而積累的財產也帶不走,所以我們希求這麼多財產有什麼用呢?為它造那麼多惡業又何必呢?

3、有多少財富,就有多少痛苦,痛苦總是多於安樂

華智仁波切在《前行》中講:「一個人擁有多少財產,就會有與之同等的痛苦。」例如:擁有一匹馬的主人就會擔心它被怨敵搶走、被盜賊偷走、草料不足等等而整天顧慮重重,雖然只有一匹馬卻給自己增添許許多多的煩惱,假如沒有這匹馬就不用擔心那麼多。同樣的,多一幢房子、一輛車,就會為房子的保養花很多的時間與金錢,小到擁有一隻羊就會有一隻羊的苦楚,甚至僅僅有一條茶葉,也必定會有一條茶葉的痛苦。

所以說「無財之時離怨敵」,懂得這一點後,我們就過少欲知足的生活。特別是修行人,有得吃不餓肚,有得住能夠避風雨,有得穿不凍死,那麼所有的時間精力就會用在佛法方面,財產方面就不要特別的計較,隨緣受用,身心自在。有了財產,我們用它上供下施,沒有就過少欲知足的生活,這樣很好的,財產多了你就會花很多時間與精力為它操心。

4、貪執財產與聞思修行、守持戒律等解脫法相違

《前行》裡面講,積累財產的過程中,十不善業中八種都造了。本來我們有出離心、對上師有信心、對眾生有慈悲心,但在積累財產的過程中,往往自己的心很散亂,造很多惡業,戒律也沒辦法守持,自己出離心、菩提心都沒有了,甚至對三寶的信心都沒有了,最後在忙忙碌碌、極度的散亂中死去,最後墮惡趣,所以受到諸聖者呵責。

二、勉勵過少欲知足的生活

所以,我們在財富上、住處上,最好不要特別計較。不然,這方面越執著,自己離修行越遠。作為真正的修行人,基本的住處、飲食、穿著,沒有確實不行。但有了以後,也不要太貪了,自己真正知道,對我們今生來世真正有利益的是正法。所以,不要貪執這些,應把所有的時間、精力用來聞思修行佛法,過少欲知足的生活,使心安定下來,進入靜慮,最後在無生空性中安住一會兒……

後行:於無緣中迴向善根

(以上觀修內容,引用《大圓滿前行廣釋》《大圓滿心性休息》《前行備忘錄》摘錄,阿彌陀佛!)

第85修法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達瑪妙林 的精彩文章:

要努力培養一顆利他心
不容忽視的深法

TAG:達瑪妙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