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宰相兒子考了第三,皇帝祝賀,宰相忙擺手:家族醜事,不值得炫耀

宰相兒子考了第三,皇帝祝賀,宰相忙擺手:家族醜事,不值得炫耀

有些時候,人的關注點不同,考慮事情的角度不同,對於一件事情便會有不同的看法。當然,有些想法對於人們而言,是很難理解的,比如在清朝的時候便發生了一件奇怪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為宰相張廷玉和皇帝雍正。

張廷玉是清朝歷史上著名的官員之一,此人為安徽桐城人,字衡臣,號研齋,是大學士張英之子。張廷玉是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重臣,曾擔任《明史》總纂官,死後配享太廟。

在康熙在位時期,張廷玉並未獲得皇帝太多的關注,僅僅官至刑部左侍郎,雖然官位不小,但與日後相比算不得神秘。而雍正帝即位後,張廷玉的才能得到了充分發揮,他歷任禮部尚書、戶部尚書、吏部尚書,拜保和殿大學士(內閣首輔)、首席軍機大臣等職,完善了軍機處制度。

?

?

不過,等到乾隆帝即位後,張廷玉卻又與乾隆漸生嫌疑,晚景凄涼,致仕歸家。到了乾隆二十年(1755年)之時,張廷玉卒於家中,年八十四,謚號「文和」,配享太廟,是整個清朝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張廷玉這輩子都在為清朝考慮,也在為皇帝考慮,而這也是為何他為雍正如此重視的原因。有些時候,倘若遇到一些私事與國事有關的時候,張廷玉考慮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站在了朝廷的角度。

據說在雍正十一年之時,便發生了一件讓張廷玉覺得是家族醜事的事情,而對於他人而言,這絕對是一件喜事。在這一年的殿試之時,張廷玉的兒子張若靄考了第三名,雍正賞賜玉如意。

遇到這樣的事情,人們定然是會欣喜的,這是家族的榮譽。然而,當雍正將張廷玉找來,想要跟他分享這個喜事的時候,張廷玉卻說:「這雖是喜事,但也可能是家族醜事,請皇上憐惜微臣名節,速將犬子降到二甲!」

雍正對此自然是不理解,於是便問張廷玉其中的緣由。張廷玉又說:「首先,自古科舉,是寒門子弟的晉陞之路,我張家受兩代皇恩,已非寒門,犬子不宜和寒門子弟爭奪鼎甲。其次,臣和鄂爾泰兄弟同僚多年,如今犬子在他門下中了鼎甲,天下何人不疑我張廷玉!恐怕到放榜時,老臣顧不得慶祝兒子高中,已名節盡毀,遭天下讀書人唾罵,好事變成了醜事。」

由此不難看出張廷玉的立場,他知道自己兒子的能力,也知道兒子的品德,但是有些時候,事實並不代表會為世人所接受。因此張廷玉的想法也是沒有錯的,況且他知道自己家族已經足夠風光,再有一個能人的出現,不過是錦上添花,但是科舉對於大多數寒門子弟而言,確實雪中送炭之事,而這,對於國家的發展也是有利的,所以他選擇了讓步。

參考資料:《清史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無風起念 的精彩文章:

宋朝有位皇帝,仁厚愛人,非常受尊敬,他死後,連敵國都舉國哀悼

TAG:無風起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