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代名相遭崇禎長期拘禁,竟是皇太極反間計被魏忠賢徒子徒孫利用

一代名相遭崇禎長期拘禁,竟是皇太極反間計被魏忠賢徒子徒孫利用

向敬之

1

袁崇煥死於磔殺,也死於此前疏奏裁撤驛站導致李自成失業的御史毛羽健的彈劾「崇煥議以五年滅敵,乃反議款,乞上問之」(計六奇《明季北略》卷五《袁崇煥通敵射滿桂》)。毛御史卻不想到,袁崇煥下獄時,工部主事陸澄源一紙劾章,將他描述為崇煥黨人,被革職遣還,憂憤而卒。

袁崇煥死於有口難辯,而奉旨出任武經略、統率京衛武裝的滿桂,也死於傷重不愈。

皇太極終因突襲獲利、目標達到,但明軍迅速集結,金軍實力不濟,被迫撤退。

在今人主編的《清代全史》第一卷中,卻闡釋為:皇太極即位伊始,就在謀求與明對等的議和,而此次長途奔襲戰,導致京師及畿輔地區財產和經濟受到巨大損失。雖然大學士孫承宗及時組織祖大壽等將領反攻,大敗金軍殿後統帥、二貝勒阿敏,收復永平等地,但「從戰略上看,從此金軍幾乎可以隨時進出內地,明方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陷入被動」(第四章第三節《明金間的戰爭與雙方實力的消長》之一《金兵之北京突襲戰與袁崇煥之死》)。當時,明軍的被動,不完全是此戰的導致,而是關內此消彼長的農民軍運動,以及明廷統治集團內部纏鬥不休,已讓明軍在應對遼東問題上倉皇應對。

一代名相遭崇禎長期拘禁,竟是皇太極反間計被魏忠賢徒子徒孫利用

袁崇煥劇照

袁崇煥的「五年滅寇」「五年覆遼」計劃,是遠大理想,是書生報國,更是書生意氣。

他以為手下敗將皇太極尋求謀和,只是求取他的不進攻,殊不知皇太極尋求的是與崇禎帝的對等。

袁崇煥私自接受和議,是為明軍甚至明廷爭取了恢複發展的機會,但他沒有及時同崇禎帝商議,結果授人以柄,被皇太極認為明朝「君臣妄自尊大,自視如天上人,且卑視我」(《清太宗實錄》卷五,天聰三年十月辛巳),「崇禎君更肆欺陵,欲索還天畀我之土地,去我帝號國寶」(《清太宗實錄》卷五,天聰三年十二月辛酉)。

崇禎帝不知道袁氏所為,皇太極遷怒明廷「屢背盟誓」。

2

袁崇煥書生報國,要的不是書生意氣。

至少,袁崇煥明白,如果真刀真槍地與後金大軍廝殺,毛文龍、滿桂,都是很容易戰功赫赫。他們在天啟朝已是左都督,官居正一品,而袁崇煥雖然劫後餘生,受賞兵部尚書,卻只是正二品,不免心胸狹隘。

袁崇煥恃寵而驕,忘了底線,大誇海口,而容不了大將。

他的伯樂——內閣次輔錢龍錫——進位太子太保,改文淵閣大學士。他曾主持審理魏忠賢閹黨案,出力不少,也得罪了很多閹黨分子。他忠貞體國,一直力挺袁崇煥,主薦其為關寧軍統帥,卻在袁崇煥殺毛文龍後,被他看不起且壓制的御史史褷彈劾同謀之罪:「龍錫主張崇煥斬帥致兵,倡為款議,以信五年成功之說。賣國欺君,其罪莫逭。龍錫出都,以崇煥所畀重賄數萬,轉寄姻家,巧為營幹,致國法不伸。」(《明史·錢龍錫傳》)錢氏交結邊臣,受賄縱凶,崇禎大怒,命錦衣衛將其下詔獄。閹黨分子紛紛侵害,為其與袁崇煥羅織「逆黨案」:「崇煥為逆首,龍錫等為逆黨」,錢氏差點身首異處。幸有一批大臣為之辯誣,積極營救,崇禎也相信了他並無謀逆之舉,但將其長期拘禁監牢,最後發配戍守定海衛,使之蒼涼而老,看到了明朝最後的一輪夕陽。

一代名相遭崇禎長期拘禁,竟是皇太極反間計被魏忠賢徒子徒孫利用

唐國強版錢龍錫劇照

這樣的連帶悲劇,就是明末朝堂紛爭的血色宿命。

殘酷的黨同伐異,暗助皇太極設間扳倒明朝柱石。

是罪有應得,還是千古奇冤,或者是劫數難逃?

各執一詞。

3

被迫退回至遼東的後金天聰汗皇太極,威逼併不屈從自己的喀喇沁首領、明封朵顏三衛都督都指揮蘇布地出任金明停戰調和人,代金向明廷送去了議和書:「皇上若憫小民之苦,解邊臣之怨,交好滿洲,以罷師旅,則朝廷赤子獲享太平,而臣等邊防屬國亦得蒙恩矣……伏乞皇上推仁,急允和議罷兵。」(《清太宗實錄》卷六,天聰四年正月丙午)

皇太極先以寧錦一役的敗局,與袁崇煥接洽停戰,繼而冒險伐明,以己巳之變的不果,求崇禎帝「修好」,為的就是休養生息,積蓄力量,以圖復出。

一代名相遭崇禎長期拘禁,竟是皇太極反間計被魏忠賢徒子徒孫利用

唐國強版皇太極劇照

他是想以打促和,布局更大的陰謀。他將崇禎帝磔殺袁崇煥,視作自己的離間計奏效,同時在實錄中留下了請求蒙古貝勒蘇布地出面調停的憑據:「滿洲汗云:『我屢遺書修好,明國君不允。我將秣馬厲兵,以試一戰,安知天意之不終佑我也。』」皇太極稱「我」不稱「朕」,貌似「朕」只屬於崇禎皇帝;但,他不再將崇禎帝尊為「大皇帝」「天皇帝」,只是「明國君」,意圖謀求國家的對等。

皇太極費盡心思,欲與明朝修好,可是,崇禎帝並未接受他的城下之盟,錯過了和議良機。

謀和不成,但關內陝西大旱,明廷無力組織有效兵力反攻,還是出現了短暫休戰。

皇太極得以機會,在金國勢力範圍,大力推行文治,將其在天聰三年八月提出的政治主張「以武功戡禍亂,以文教佐太平」(《清太宗實錄》卷五,天聰三年八月乙亥)進行了有效的實施,一改太祖屠戮文人的政策,充分吸收、重任漢人士大夫進入權力中心,加速了女真社會封建化的進程。

而值得注意的是,大明王朝出現過兩次危及江山的「己巳之變」:一次是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瓦剌大舉入侵,明英宗成為了俘虜。于謙及時推出代宗,組織京師保衛戰,擊潰敵軍,休戰和議,尚為命續命幾近兩百年。再一次則是此次崇禎二年(1629)皇太極突襲京畿,雖然明廷也組織了京師保衛戰成功退敵,但距滅亡為時不遠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以禮觀書 的精彩文章:

鄔先生算中年羹堯等的厄運,有一人不聽規勸,卻獲雍正的最大富貴
皇太極步後塵突襲大明,為何有人提醒明帝早設防卻使成功?

TAG:以禮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