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多圖,高古玉視覺衝擊—神秘的紅山文化

多圖,高古玉視覺衝擊—神秘的紅山文化

上世紀80年代,遼寧牛河梁一帶發現了大規模的祭壇、女神廟和積石冢群,出土了大批玉器、雕塑。牛河梁遺址規模宏大,文物組合齊全,表明紅山文化已是複雜社會,進入了「古國」時代。此後,遼河流域又經歷方國時代,最終匯入統一多民族的秦漢帝國。

遼河流域文明起源與發展歷程,是中華文明起源多源性的生動體現。以遼寧大凌河與西遼河上游流域活動的部落創造的紅山文化,是距今五、六千年間農業文化的典範之一,因其最早發現於現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郊的紅山後遺址而得名。

紅山文化,是我國境內新石器時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 它距今、大約5000一6000年,並主要分布在我國內蒙古東南部、遼寧西部、以及河北北部、吉林西北部,等地區。

解放前的1935年、考古工作者,即對內蒙赤峰、紅山地區的遺址,進行了初步的發掘。

解放後,中國考古學家』尹達』先生、出版了《中國新石器文化》一書,該書由中國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梁思永』先生作序。尹達先生認為:紅山文化是北方細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結合,兩位專家學者、共同論述了這一文化現象,並提出、將其初步命名為「紅山文化」《八十年代初期正式定名》。

20世紀70年代,在內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意外出土和發現了一件、直徑為26厘米的半園型碧玉雕龍。從此人們開始意識到,中國的玉雕文化源頭、可能發生在紅山文化時代的、西遼河流域。而該碧玉C型雕龍,也成為了中國迄今發現最早、保存最完好的「中華第一龍」。該碧玉雕龍,現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山古玩 的精彩文章:

中國收藏最系統的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館藏的宋代瓷器賞析
王世襄愛而未得的宣德蛐蛐罐,在嘉德春拍八百萬成交

TAG:半山古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