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孫權鄭重提醒,諸葛亮卻聽不進去,最終釀成大禍

孫權鄭重提醒,諸葛亮卻聽不進去,最終釀成大禍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一百零二回,發生在費禕出使江東之際,相關人物分別為諸葛亮、費禕和孫權。原文如下:

權拆視之,書略曰:「漢室不幸,王綱失紀,曹賊篡逆,蔓延及今。亮受昭烈皇帝寄託之重,敢不竭力盡忠:今大兵已會於祁山,狂寇將亡於渭水。伏望陛下念同盟之義,命將北征,共取中原,同分天下。書不盡言,萬希聖聽!」權覽畢,大喜,乃謂費禕曰:「朕久欲興兵,未得會合孔明。今既有書到,即日朕自親征,入居巢門,取魏新城;再令陸遜、諸葛瑾等屯兵於江夏、沔口取襄陽;孫韶、張承等出兵廣陵取淮陽等處:三處一齊進軍,共三十萬,克日興師。」

費禕拜謝曰:「誠如此,則中原不日自破矣!」權設宴款待費禕。飲宴間,權問曰:「丞相軍前,用誰當先破敵?」禕曰:「魏延為首。」權笑曰:「此人勇有餘。而心不正。若一朝無孔明,彼必為禍。孔明豈未知耶?」禕曰:「陛下之言極當!臣今歸去,即當以此言告孔明。」遂拜辭孫權,回到祁山,見了孔明,具言吳主起大兵三十萬,御駕親征,兵分三路而進。孔明又問曰:「吳主別有所言否?」費禕將論魏延之語告之。孔明嘆曰:「真聰明之主也!吾非不知此人。為惜其勇,故用之耳。」

按照小說的情節發展,諸葛亮再度出兵北伐,卻在北原一役中被司馬懿擊敗。為了減輕戰場壓力,諸葛亮派費禕出使江東,希望東吳能在淮南一線發動進攻,牽制曹魏的兵力。孫權滿口應允,答應派遣諸葛瑾、陸遜等人出兵。在與費禕的交談之中,孫權指出,魏延心術不正,日後必定生亂。回到前線後,費禕將孫權此言轉告給諸葛亮。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是這個在給孫權的信中提到的「竭力盡忠」,意為用盡氣力,竭盡忠誠。這句成語的最早出處是屈原《卜居》中的「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

小說中提到的諸葛亮在北原遭曹魏大軍擊敗之事,是真實的歷史事件。據《三國志?郭淮傳》載:「青龍二年,諸葛亮出斜谷,並田於蘭坑。是時司馬宣王屯渭南;淮策亮必爭北原,宜先據之……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塹壘未成,蜀兵大至,淮逆擊之。」此戰也令諸葛亮戰前制定的北進戰略破產,只得固守五丈原,與司馬懿形成了長期對峙。

至於小說中提到的費禕出使東吳的故事情節,在歷史上也曾發生過。《三國志?費禕傳》載:「亮以初從南歸,以禕為昭信校尉使吳。孫權性既滑稽,嘲啁無方,諸葛恪、羊等才博果辯,論難鋒至,禕辭順義篤,據理以答,終不能屈。權甚器之。」當時,陪同費禕一起出使的還有蜀漢宣信中郎董恢。也正是在這次出使期間,孫權提到了魏延和楊儀。

據《三國志?董允傳》注引《襄陽記》載:「孫權嘗大醉問禕曰:『楊儀、魏延,牧豎小人也。雖嘗有鳴吠之益於時務,然既已任之,勢不得輕,若一朝無諸葛亮,必為禍亂矣。諸君憒憒,曾不知防慮於此,豈所謂貽厥孫謀乎?』」

對於孫權的這番言論,費禕錯愕不已,一時不知如何回答。幸好董恢及時出言化解。董恢告訴孫權,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只是私怨,並非有野心。「今方掃除強賊,混一區夏,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若舍此不任,防其後患,是猶備有風波而逆廢舟楫,非長計也。」孫權聽了董恢的這番解釋,一笑而過。

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對於魏延和楊儀的矛盾,孫權一清二楚。孫權防患於未然,儘早解決,否則後患無窮。等費禕和董恢回到蜀漢後,將此事告訴了諸葛亮。只可惜諸葛亮沒有聽從孫權的建議,在魏延和楊儀的問題上猶豫不決。等到諸葛亮病逝後,魏延與楊儀的矛盾激化,終於釀成大禍,最終以魏延被殺、楊儀自盡的悲劇告終。如果諸葛亮當初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及早解決魏延和楊儀之間的矛盾,這樣的悲劇就可以完全避免。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一次糧草運輸延誤事件,沒有令劉禪心生懷疑,卻使一位重臣被廢
諸葛亮重點培養小吏姜維,為何忽略西北猛將馬岱,原因一目了然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