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些飲料絕對不能喝!後悔沒早點知道

這些飲料絕對不能喝!後悔沒早點知道


  來源: 醫學界內分泌頻道


  當地時間6月9日,ADA年會進行到了第三天。與以往「以吃為主」相比,「糖尿病相關飲食結構干預」中「」的部分在今年公布了多個成果。


  喝什麼容易發生糖尿病?喝什麼又能預防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好不要喝什麼?哈佛大學公共維生學院的兩位專家——Jean-Philippe Drouin-Chartier和Derrick Johnston Alperet 給我們帶來了答案。


  一


  遠離一切甜味飲料

  為了解決含糖飲料的問題,各大廠商推出了看似健康的「零度」「健怡」「無糖(但是甜)」的添加了人工甜味劑的飲品,而且因為解決了「糖」的問題而宣稱其「健康」。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人工甜味劑的危害也不小。在導致2型糖尿病的風險方面,幾乎是差不多的。



  如上圖所示,在Drouin-Chartier的報告中顯示,通過對數項大型隊列研究的分析,結果如下:左一欄顯示,日常的含糖飲料可增高28%的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而右是不含糖但含有人工甜味劑的飲料,增高糖尿病風險29%……


  中間是同樣身上貼著「健康」標籤的100%果汁,增加糖尿病風險10%。


  這是BMJ2016年發布的評估數據。為了驗證這個數據在動態變化中是否有效(換言之,他想要驗證的是:如果你增加飲用上述飲料或者減少飲用,得2型糖尿病的風險會不會變), Drouin-Chartier抽取了幾美國醫務人員資料庫來進行調查。



  上圖為試驗抽取的數據信息,分別來自美國護士健康研究、醫務人員隨訪研究、NHS II。入組人員數據分別是12萬多、5萬多、11萬多,時間跨度長從1978年到2018年。


  結果趨勢基本和BMJ的風險評估相同。


  這是含糖飲料的情況——


  圖中定義喝得多,為每天飲用超過8oz(226mL左右,一般的可樂是330mL一罐),喝的少為一周飲用低於8oz(即一周都喝不了一罐含糖飲料)。


  一直喝的少的風險設定為1。分析了前後4年的數據之後,他發現,從喝得少變成喝得多,糖尿病風險為1.15(也就是比基本不喝的人高15%);從喝得多變成喝得少,糖尿病風險為1.09;一直保持喝得多的話,糖尿病風險高,是1.23。


  可以看出,如果你現在還沒開始喝含糖飲料,不要開始,因為4年糖尿病風險就會上升15%;如果習慣喝,趕快住手,還能有救,1.09比1.23還是非常明顯的下降的。


  如果說含糖飲料的結果符合大家的預計,那麼接下來果汁和含人工甜味劑的無糖飲料的結果就比較殘酷了。


  還是和BMJ的評估方向一致,即便是100%純果汁,增加飲用,依然提升2型糖尿病風險。



  右邊是果汁的數據,每天多喝30mL以上,就能有效提高糖尿病風險。所以100%純果汁(不額外加糖的那種,市面上很多號稱「純果汁」的達不到這一標準,應歸類為含糖飲料),即使號稱「健康」,你現在不太喝的話(一周喝少於100mL),以後也別增加了……


  那麼BMJ評估中危害不輸給含糖飲料的人工甜味劑飲料呢?


同樣的,如果從基本不喝變成每天喝超過100mL,4年提高2型糖尿病風險20%。

同樣的,如果從基本不喝變成每天喝超過100mL,4年提高2型糖尿病風險20%。


  二


  我們到底該怎麼喝飲品?


  關於飲品攻略,Drouin-Chartier給了一張非常簡單明了的圖,圖中綠色方塊代表降低2型糖尿病風險的正確操作——



  簡單來說就是,用完全不含糖也不甜的飲品「白水」「咖啡(無甜味)」和「茶(無甜味,市面上的冰紅茶等等算含糖飲料)」來代替含糖或不含糖但是有甜味劑的飲品。


  說白了,遠離甜味。


  至於100%果汁怎麼辦,咱們待會兒再說。


  三


  為什麼不含糖的甜味飲料也這麼要命?

  同樣來自哈佛公共維生學院的Alperet在這個方向上也進行著研究,他的研究樣本是新加坡的青少年(高中生),在生活習慣和人種上,可以說和我們中國的人群特徵更為接近。


(Alperet的研究壁報展示)

(Alperet的研究壁報展示)


  在他的研究結果中,選擇多喝無糖但添加人工甜味劑的蘇打飲料的青少年,其2型糖尿病發生風險增高58%,甚至高於增量使用含糖飲料的青少年。而如果孕婦在孕期多喝甜味劑蘇 打,還會提高後代在兒童期超重或者肥胖的風險。


  針對這個結果,《醫學界》採訪了Alperet。


(Alperet接受採訪)

(Alperet接受採訪)


  《醫學界》


  你的研究顯示,無糖但添加人工甜味劑的蘇打比會提升糖尿病風險,而且比普通的含糖蘇打更加危險,為什麼會這樣?


  Alperet

  這有好幾種原因。


  第一,甜味劑沒有熱量,你喝下去之後身體沒有獲得能量,還是會繼續飢餓,那麼就要靠進食補充。


  第二,心理行為上的影響,因為它告訴你「沒有熱 量」「0卡」,你喝下去之後不像喝了高卡路里的含糖飲料一樣有負罪感的話,當然會比產生負罪感的情況吃更多東西。


  第三,甜味劑的甜度比真正的糖要高得多得多,這點很少有消費者注意到。這可能導致我們的大腦接受到強烈的刺激信號,在沒有進食糖分的時候,卻命令身體分泌出對應的激素,導致我們激素——尤其是糖尿病相關的激素,發生紊亂,提高T2D的風險。此外,CELL上有研究指出,人工甜味劑會擾亂腸道菌群,同樣會引發消化腺 體的錯亂,這可能是它導致糖尿病風險升高的生理機制。


  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因此應該去選擇含糖飲料——傷害少一點的有害飲食依然是有害飲食!


  有趣的是,我們發現在Alperet的研究中,未成年人飲用果汁是有好處的,可以讓他們在成年之後發生糖尿病的風險下降,這個結果的趨勢與Drouin-Chartier對成年人的研究結果相反。關於這一點,我們分別採訪了他倆。


(Drouin-Chartier接受採訪)

(Drouin-Chartier接受採訪)


  《醫學界》


  您的同事Derrick Johnston Alperet也做了飲品方面的研究,在他的研究中,果汁對青少年預防成年期糖尿病是有好處的,您怎麼看這點?

  Drouin-Chartier


  我想這件事的關鍵問題在於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區別。青少年時期人們的激素分泌情況和身體代謝情況與成年人——尤其是中老年人非常的不同,這可能是一個原因。但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青少年本身的水果進食情況比成年人更好,許多成年人直接用喝果汁代替吃水果,水果中的糖分攝入沒變少,卻並沒有攝入其中的食物纖維,而且,用果汁代替水果的話,會吃掉更多的糖。我想這就是差異發生的原因。


  《醫學界》


  為什麼在成年人當中果汁會增加糖尿病風險,而青少年中反而有利?


  Alperet


  這可能和果汁的成分有關。我採樣的青少年飲用的果汁來源中,學校分發的是主要來源。我認為這可能是由於學校選擇的榨汁水果含糖量更低,也可能學校的果汁同時保留了更多的纖維含量。而成年人多從市場上購買果汁——市場上為了讓果汁更好喝,銷路更好,會選擇糖分更多的水果增加口感。不過這只是我的推測,這個差異我們需要進一步的去研究,比如去分析樣本人群獲取的果汁成分。


  這個回答倒是也提示了我們一個道理:所有水果都是平等的,但是有些水果更平等……呃,更健康。


  四


  低脂乳製品可以多來點!


  看完上面的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是不是開始困擾人生還能喝點什麼了?可以喝酸奶啊 (低脂不含糖不含甜味劑的那種)!也可以來杯牛奶啊(低脂不含糖不含甜味劑的那種)!

  總的來說,多攝入乳製品,有利於低糖尿病的發病風險,而乳製品攝入不足,會導致發生糖尿病的風險增高……


  (以每周攝入226g乳製品的糖尿病風險為1,降低乳製品攝入至基本不吃的話,糖尿病發生風險會明顯增高)


  然而並不是所有乳製品的減少攝入帶來的危害都一樣,比如,減少攝入低脂肪乳製品,會提高糖尿病發生風險,但是高脂肪的就無所謂了,可能還會一定程度上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


 (左邊是低脂乳製品,減少攝入到基本不吃的話,可增加10%的糖尿病發生風險。右邊是高脂肪乳製品,無此風險)

(左邊是低脂乳製品,減少攝入到基本不吃的話,可增加10%的糖尿病發生風險。右邊是高脂肪乳製品,無此風險)


  低脂牛奶和全脂牛奶之間的差異與上圖的趨勢是一樣的。


  此外,不同的乳製品也有差異,比如酸奶(不含糖那種),從每周60g左右增量到每天60g以上的話,能明顯降低糖尿病發生風險。但是如果是芝士的話,增加攝取並不會降低糖尿病的發病風險,吃得多只會增加風險……



  (左邊是芝士,右邊是酸奶,可以看到酸奶增加之後發病風險走勢向下,而芝士往上走)


  說了這麼多,乳製品到底該怎麼攝取?Drouin-Chartier把乳製品的攝取訣竅也告訴我們了:

  多吃低脂乳製品,少吃高脂乳製品;


  多吃酸奶(不含糖不含甜味劑),少吃芝士;


  選擇低脂牛奶。


  總之就是,飲品方面不要甜的(人工甜味劑也不行),別用喝果汁代替吃水果,盡量選擇更健康的水果。而低脂牛奶和酸奶則有利於降低糖尿病的發生,可以養成習慣每天來一點。


  祝大家喝得健康!我先幹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中國火箭掌握髮射新姿勢!長征十一號完成海射首秀
IBM Watson 健康展示22項新科研成果 助力癌症治療

TAG:新浪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