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姑姑的芳華:朝鮮戰場上的「王芳」志願軍文藝兵,三等甲級榮譽軍人

姑姑的芳華:朝鮮戰場上的「王芳」志願軍文藝兵,三等甲級榮譽軍人

我的四姑張懿媛,出生於1932年5月。祖籍江西省永新縣。出生於日本東京都(歸國華僑)。張家是一個大家庭,奶奶生育了十個子女,四姑在家庭女子中排行第四。圖為奶奶龍金玉在日本東京和十個子女合影照,奶奶手裡抱的是雙胞胎,前排右一是四姑,當年應該是三、四歲左右。

爺爺張清鑒(圖前排右一)早年留學日本,後在日本東京教會工作。1936年,由於日本發起了對華戰爭,爺爺張清鑒痛恨日本國這種侵略行為,帶著一家老小毅然決然回到中國,後在廣州中山大學教書。年幼的四姑也跟隨父母從日本回到江西老家。圖後排左二為四姑。

四姑於1948年9月就讀江西省南昌市女中高中。後來隨父母親遷往廣州定居,從小愛好文藝的四姑於1949年9月就讀廣州市市立藝術專科學校音樂系。1949年9月至1953年5月就讀於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音樂系。圖為學生時代的四姑。

四姑於1953年6月光榮的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後勤政治部文工團舞蹈隊,奔赴朝鮮戰場。1955年2月,在演出途中翻車受重傷,被評為「三等甲級榮譽軍人」。圖為穿著志願軍軍裝的四姑。

「1953年,當志願軍總後勤政治部文工團的團長到華南人民文學藝術學院來招演員的時候,我正在讀音樂系。以前一直都嚮往軍旅生活,這回總算能如願以償,而且又能用到自己的專長,甭提多激動了!」四姑向我們小輩兒介紹說。

「我自己主動要求去舞蹈隊,因為很喜歡!由於年齡偏大、沒學過,身段比較硬,所以,我每天五點多鐘就起來,在宿舍外面,將腿架在幾個汽車筒上練功。就這樣練了一個多月。」四姑說。圖為四姑在練功-劈腿。

四姑所在的文藝小分隊在朝鮮戰場上,表演任務很多,不分白天黑夜的演出。舞台都是在戰地山頭上。把乘坐的汽車兩邊的板子放下來,幾輛汽車一拼,就成了「舞台」。在這樣的「舞台」上跳舞,台板就一直搖個不停。圖為1954年初,團部派四姑帶領四名舞蹈演員到延邊歌舞團學習朝鮮歌舞表演,在一個月的學習期間由著名作曲家鄭律成(延安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的曲作者)等教員的輔導下,選學了五個舞蹈節目和四首朝鮮歌曲。

「剛到那裡聽到槍聲很害怕,後來就無所謂了。我們每個人都是抱著犧牲的心情上戰場的,生死的事看得比較開。有時演出的時候,也會碰到飛機的襲擊,很多文藝小分隊就這樣被炸了。」四姑說。圖為在朝鮮戰場上英姿颯爽的志願軍文藝兵張懿媛(我的四姑)。

朝鮮的冬天很冷,但即使是在零下20多攝氏度的天氣里,她們還是穿著寬袖子的綢質衣服跳新疆舞,手都凍腫了。所幸戰士們總是非常熱情,讓演員情緒也很高。  晚上太冷,不燒炕就睡不了覺。所有人都要上山去砍柴,當時的規定是:男同志3000斤,女同志1500斤。而美國鬼子在朝鮮的山頭丟了很多的風雷彈,像蝴蝶一樣四個葉子,一碰到葉子就爆炸。所以上山的時候要非常注意。圖為四姑在朝鮮前線表演舞蹈。

1955年2月22日,團里要為志願軍後勤部二分部召開的黨代會演出歌舞和曲藝節目。快到目的地時經過一個石橋,橋面結了冰,非常滑,沒有欄杆,再加上司機是新手,所以一不小心就翻車到了河裡。全車16個人,其他人都被蓋在了汽車下面,除了四姑張懿媛坐在車的最後面,被甩出車去五六米遠。事故中,四姑的左腿股骨斷了,右腿膝蓋摔了一個大血包,還有嚴重的腦震蕩。圖為四姑張懿媛。

戰地醫院的條件很差,沒有牽引床,只能五六個戰士幫忙,把四姑的腿拉直,然後醫生給打上石膏。一動不動地躺了五六個月,起來的時候頭暈得不得了,走路要從頭學起。圖為四姑張懿媛和志願軍(空軍)四弟張誠信。

後來,組織上決定將四姑和幾個重傷員送回國治療,四姑轉到了瀋陽陸軍總院骨科。結果醫生們發現她的腿根本沒有對好,而此時新骨頭已經長出來了。主治醫生想拉斷骨頭重新接上,但沒能拉開。最後,醫生決定用牽引床,但最終還是沒能完全拉直,所以四姑的左右腿長度相差五毫米,被評為了「三等甲級傷殘軍人」。圖為四姑張懿媛和四姑父懷抱二個年幼的兒子全家福。

1956年1月底由於腿部傷殘的影響從部隊轉業回到廣州,四姑還是想繼續搞專業文藝工作,因為左腿還未能完全康復,很難從事專業工作,組織上把四姑調到廣州市群眾藝術館工作,繼續做她喜歡的文藝工作。圖為廣州市一輕局文藝宣傳隊和日本外賓聯歡演出。

四姑從1956年4月到廣州市群眾藝術館工作直到退休從未更換過單位,她熱愛群眾文藝事業,對這項工作從未厭倦過。四姑通過這項工作,接觸到了千千萬萬的工、農、兵等各行各業的群眾,在他們身上感受到樸實無華的處事態度、從他們的臉上看到對文化藝術摯愛與追求,同時也體會到他們真誠對四姑的熱愛和歡迎!圖為前排左二的四姑張懿媛為工人宣傳隊輔導舞蹈。

四姑經常有機會參加每年的國慶節慶祝活動的組織工作,文藝遊行隊伍人數多的有700多人,少則70多人,每次都有十幾支隊伍,全部由四姑統一組織、輔導、安排。圖為四姑張懿媛為工人宣傳隊輔導舞蹈。

四姑先後擔任過市星海合唱團、市大學生合唱團、市紅領巾合唱團(後更名為:春燕合唱團)、友誼合唱團、市業餘合唱團等指揮工作,為專業文藝團體輸送了一大批優秀的藝術人材,如到中央樂團的王鐵,到廣州戰士歌舞團的何慧珊,到廣州樂團的劉小冬、張詠、呂良君等。圖為四姑張懿媛的學生為她慶祝生日。

1979年以來每年廣州市群眾藝術館和其他單位共同舉辦的全市性群眾獨唱、重唱、演奏、比賽基本都由四姑負責組織以及做評委、評審工作。同年,由群藝館發起聯合市教育局、團市委一起舉辦了「廣州市首屆少年兒童獨唱、奏比賽」和「廣州市首屆群眾獨唱、奏比賽」,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歌、樂手,四姑張懿媛參與了兩個活動,是主要的組織者和評委。圖為四姑張懿媛在舞台上表演劇照。

四姑在廣州市群眾藝術館主要是搞大量的組織和輔導工作,三十多年來四姑主要輔導過的單位和團隊(以唱歌和舞蹈為主)有:青年歌舞團、廣州市業餘合唱團、市教工歌舞團、工人歌舞團、星海舞蹈團、星海合唱團、大學生合唱團、友誼合唱團、紅領巾合唱團、春燕合唱團等各區少年之家合唱隊、舞蹈隊等。圖為四姑張懿媛。

為繁榮發展廣州市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四姑像一頭老黃牛默默無聞地為群眾文藝的發展和繁榮辛勤地耕耘著。四姑在我的心中的形象用這幾個詞來概括:美麗善良,溫柔體貼,剛強堅毅,永遠是一名堅強的女戰士!圖為四姑張懿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藝攝影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具人氣的間歇泉,200年始終如一按時噴發的老忠實泉
走進獨具魅力侗族村寨、感受名揚於世的「侗族大歌」

TAG:張藝攝影 |